疫情期间,特殊儿童居家康复经验分享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卢杏仪
单位 | 佛山市南海区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已打卡”、“我小孩晚上劈腿练站跟学汉字”、“(晚上十点)还在撑手”、“有些亲子互动游戏可以融入康复训练中”、“我想请教大家,单脚站怎么训练?”、“我之前向治疗师学习,把站的那个脚扶正,让孩子站直的时候,手可以玩玩具”……
2020年2月-4月,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儿康科的特殊患儿家长微信群里,每天都会出现这些分享交流家居康复的对话和信息。
为了让受疫情影响无法正常回归康复训练的特殊儿童可以保持康复训练积极性,降低特殊儿童家长因疫情无法回院康复焦虑情绪,南海妇幼医务社工部和“同心童行”、儿康科特殊儿童家长互助团体的理事会一起,在特殊儿童家长微信群发起了“防疫小英雄-家庭康复打卡行动”。
自活动开展以来,家长们每天都会在群里分享康复打卡的情况,交流互助气氛日益浓厚,家长们纷纷表示参与打卡活动之后,每天的生活和康复都变得更加充实、更有意义,原本计划开展1个月的打卡活动也在家长们的强烈要求下,一再延长,至今已经开展3期,持续了近3个月。
线上打卡只是一个激发大家训练积极性的简单方式,而家长们家居康复还面临着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家务和训练的时间安排、担心患儿康复退步等问题,为了让家长们更好调整心态,顺利开展家居康复训练,医务社工邀请了4名心态较好,家居康复安排较佳的家长,分别于2月14日和2月21日的下午,在微信群通过文字和语音的方式,和大家一起分享自身家居康复成功经验。
分享主题围绕着三大方面:
①自身特殊儿童现况及家庭康复安排计划;
②提升亲子关系技巧;
③保持积极心态。
4位分享家长细致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成功经验和处理的小技巧,鼓励大家学会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不同的事物,大家在互动过程中,总结出疫情居家康复期间,不仅孩子有进步,家长自身也有所成长。
医务社工也会明显看到,四位分享家长都有着自己独特心态和技巧去做好疫情期间的家具康复训练安排。
做力所能及的事,努力不会白费
A妈妈在家庭康复上,会根据孩子的作息时间而定,训练过程中,会让孩子做喜欢的事情的同时来进行相应的训练,例如:练习单腿站时,孩子喜欢敲鼓,而且敲鼓时注意力也比较集中,就让孩子在训练时边敲鼓边练站。每天坚持打卡,A妈妈发现自己能够更好掌握生活节奏,也变得更加自律了,而孩子随着锻炼,肌肉加强了,运动也有了一定的进步。A妈妈鼓励大家“要做力所能及的事,做了总比不做的好,这样也不会让自己觉得愧疚,努力是不会白费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A妈妈也跟大家分享,自己会看一些经典的励志电影,如《当幸福来敲门》和《肖申克的救赎》,也会观看董卿《朗读者》等节目,将喜欢的句子摘抄,当觉得迷失时,看看这些喜欢的句子,会找到温暖和力量。
先苦后甜,终有一天会达到目标
B妈妈因为康复经验比较多,自己会帮孩子制定近期康复目标和计划,安排好每天的训练内容,还会适当运用奖励机制来提升孩子参与的积极性。
B妈妈平常会主动找其他同路人家长聊天,看一些搞笑的综艺节目,有时也会种种花或者蔬菜,增加日常生活趣味,更好平衡自己的心态。
成为自己的光,不管美丑都是礼物
C妈妈表示“虽然因为疫情暂时不能回到医院,但我们也要把握这次机会,多给孩子做基础的训练”。正是这样的心态,让C妈妈坚持做好加强基础能力的训练,孩子的小进步也大大缓解了她的焦虑心态。她也提醒其他家长,自己的生活除了全身心照顾孩子外,也可以通过参与感兴趣的课程,练习瑜伽动作,去充实自己,找到更多的事去做,减少胡思乱想情况,康复之路漫漫,要学会找家人和同路人倾诉。
C妈妈在一本书中,找到一句自己很喜欢的话分享给大家:即使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也一定有一道光能把它照亮,你自己就是那道光,每件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无论美丑都是礼物。
家长也是孩子最好的康复师
D妈妈认为,在这次的居家抗疫中,其实让孩子和其他家人增加多了相处的时间,提升了孩子与他人的互动能力。在帮助孩子训练的过程,她会融入简单的亲子游戏,帮助孩子能配合家庭康复,达到训练的效果。
D妈妈觉得家长也是孩子最好的康复师,坚持家庭康复是必要的。在坚持家庭康复的过程中,也有为孩子不配合或没有进步而烦恼过,但烦恼不会无缘无故消失,需要我们找方法来转移负面的情绪,自己会找家人一起进行一些娱乐游戏,来调节心情。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四位家长耐心而细致的分享,让其他家长自觉收益匪浅,也激发大家在群里分享的热情,医务社工也趁机鼓励大家可以常在群里交流互动。
居家防疫期间,虽然同心童行家长互助团体无法在线下聚会,但他们的互助不止步于线下,还可以运用线上方式,将自己的成功经验分享给到更多的家长,一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积极面对生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社工客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