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经方家:胡希恕、倪海厦、宋柏杉注解甘草泻心汤

I导读:最近在跟着宋老师学习《直击临床讲金匮》,因为我是针灸专业,自知经典基础薄弱,就把 胡希恕和倪海厦两位老师的金匮讲座一起拿来同参。本篇给大家分享的是狐惑病篇甘草 泻心汤的讲解。每位老师讲解侧重不同,也各有收获。

胡希恕、倪海厦、宋柏杉注解甘草泻心汤

作者/胡希恕、倪海厦、宋柏杉

一、《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

“喝(嘎,音sha)”就是嗓音变了,声音沙哑,甘草泻心汤主之。什么叫狐惑病呢?古人有多种说法:一般都说是“疳”,就是“病字头”里搁一个“甘”字,就是小孩子最容易得的,烧牙花子,小儿的牙病即“牙疳”,甚至于“穿腿”,古人认为这是虫子。为什么叫狐惑呢?古人也有他的道理,这个病发热无常,又没有一定的部位,而且反复发作;好了再犯,犯了再好,也就是如神灵似的,就是狐惑。

这个病的初起,也是恶寒发热,像太阳伤寒,所以他说:“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但是这个病已经形成后,就没有这个症状了,就不发热恶寒了。“默默欲眠”,默默就是没有精神,“目不得闭”,睡觉还不能睡实,“卧起不安”,烦躁;“蚀于喉为惑”,它主要讲是有蚀疮,蚀疮要是在喉,古人取名为“惑”,“蚀于阴为狐”,阴指的是下阴,指的前阴说的;“不欲饮食”,这是固定的症状,说明这个病还是与肠胃有关系,“恶闻食臭”,就是闻着食臭就恶心;面目呢,由于蚀疮进退的过程中,常有不同的颜色,有时候“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为惑,口腔这一带,声音沙哑,声音有变化,当然的,尤其是喉,这一带有变化的时候更是声音沙哑。狐惑病蚀于上的这一部分,用甘草泻心汤主之。这个方子很好使,我有试验。

展开剩余85%

底下这个病,初得也是状如伤寒,默默不欲饮食,恶心等类乎 小柴胡汤证,可是它没有柴胡,没有那么大的热。我遇到一个女病人,上面一点儿不错(病状没有),开始的时候像重感,我就给她吃甘草泻心汤,吃过好了。我们以后,现在临床遇到的口腔溃疡,用这个方子也好使,有时候偏于热的,口咽较干,可以加石膏;有时候烦得厉害,可以加生地。我用这种方法治这种病,还没遇见过不好的。

甘草泻心汤,在《伤寒论》里头是胃生疾患,《伤寒论》里是这样说的,主要病因是胃虚,看这个方子的用药也是的:它用人参、甘草干姜汤,这些都是治胃的,加人参、甘草、大枣这些甘温的药物。因为《伤寒论》里说这个病主要是胃虚,客气邪热都往胃里来,所以胃、心下痞,痞硬;邪气都往这里来,有水气,再(加)有热,它就要呕吐;同时,经过胃肠,它有肠鸣。《伤寒论》里头说,心下痞硬,呕而肠鸣下利,用甘草泻心汤。可见它是胃肠里面的一个问题,就属于神经系统,他也是由于胃神经的关系。那么看这个病人啊,他搁到“狐惑”里头,也有精神因素方面的关系,但它起烦、卧起不安,就起黄芩、黄连的作用,它烦,热都跑到胃里头了,所以烦。这是说“惑”,口腔溃疡,我们一般用这个方子加减都可以(治)好的。

二、倪海厦注《金匮》

狐惑病,就是寄生虫引起的病。这种虫,有的时候可能是血丝虫,可能是肠子里面的蛔虫,有的时候可能是性病的毒。我们中医不管它是什么病毒,我们只管如何辨证。

“状如伤寒”就是看起来很像伤寒,看起来像麻黄汤证,病人会恶寒发热。“默默欲眠”就是想睡觉目又不得闭,眼不得闭是因为病毒跑到肝脏里面去了。“卧起不安”如果跑到喉咙上面就会“蚀于喉”,张仲景称为“惑”。“蚀于阴”就是阴部长了性病,会看到阴部破损掉了,这些就是西医讲的性病。蚀于阴叫做狐病。吃东西吃不下,“恶闻食臭”,闻到食物味道胃里面就难过。

有时候“乍赤、乍黑、乍白”,脸色常常在变化,这种就是属于性病之类的疾病。如果是蚀于上部,就是喉咙受到这种病毒侵害的时候,会连声音都变掉了,像有的梅毒病人到末期时连声音都改变了。

如果是这样子的话,第一个蚀在喉部时,我们要用甘草泻心汤。蚀在下部则咽干,用苦参汤洗之。如果是蚀在肛门的话,用雄黄来熏它。

甘草泻心汤,诸位过去都学过,有心下痞时就会用到甘草泻心汤,还有就是用在治疗性病时也会用到甘草泻心汤。上次我在美国,讲心脏动脉血管堵塞案例时,当时我第一眼看到他,就知道是甘草泻心汤证。诸位看甘草泻心汤的方子,炙甘草、黄芩、干姜、人参、半夏、黄连、大枣。这个处方里面没有大黄攻下的药,结果病人吃下去却上了五、六十次厕所。因为体内所有阻塞住的浊物完全被排出来,我们中医是辨证论治,只因为病人东西吃不下去,胃里面难过,而选用甘草泻心汤来治疗,没想到结果竟然如此。

三、宋柏杉《直击临床讲金匮》

我们这节课开始讲第十节,狐惑。

我们先来看看原文: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嘎),甘草泻心汤主之。

狐惑这个病,在我们古代,是一种专有的病名,究竟是什么样的病,我们后世争议很大。

尤在泾认为,狐惑是一种虫病,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里边,也说这是一种䘌病,是古代的一种寄生虫病。

我们在《医宗金鉴》里边,认为狐惑,是一种古代的疮的病名,又相当于牙疳,下疳等疮的病名。下疳即是狐,蚀烂肛阴,牙疳即是惑,叫蚀咽、腐龈、脱牙、穿腮、破唇,相当于化脓性牙周炎,重度感染,导致口腔肌肉粘膜都破坏了,这是一种说法。

那么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在《医说》里面说:古之论病,多取象取类,使人易晓(就是容易明白,容易知晓),以声嘎咽干,欲睡复不安眠为狐惑,以狐多疑故也.

我们看看几个注家的说法,都有道理,各有千秋。

那么我们要想知道,狐惑是什么病,我们就要回归原文,我们抓住原文描述的症状,来看看类似于什么病。

原文中说:“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但前阴后阴没说,那说的是阴,那也就指的是阴部。首先来说《医宗金鉴》的说法,说相当于牙疳,就是惑,下疳就是外阴肛门蚀烂,就说是狐。我们看看原文,似乎是说对了一部分。

那么我们再从症状上来看:“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那么这个状如伤寒,是什么意思?这句话的意思,就描写后边这些症状,狐惑病好像是伤寒里的少阴病,“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那么狐惑的患者表现出症状,就是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好像要睡,又闭不上眼睛;卧起不安,就是躺了一会儿,嗖又坐起来;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又像少阳证,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脸色还一会儿一变;蚀于上部则声嘎,就是声音嘎哑,或者声音变调,我们从这段文字上描写来看,仲景并没描述,蚀咽、腐龈、脱牙、 穿腮,并没描写这些,就不像牙疳,说是牙疳还有些勉强。

它更像精神系统的疾病,比如癔症,我个人理解,这个病很可能是一种热毒 或者寄生虫,上边一般来说热毒,腐蚀了咽喉,导致咽喉蚀烂,影响了人的情志的变化,蚀于下部的,往往类似于一些个寄生虫,性病、妇科病等等,而且是由于这些病,导致了人的精神情志,发生了变化。

在我们北方,承德附近,我们管这种病,叫招大白耳兔子、兔子精、兔子神了,在山东一带,说是让黄鼠狼子迷住了,我不知道其他省,怎么称呼这种病,我们以前,我亲历过很多这样的病例。

治疗这几类疾病,伴有神志变化的,我们就可以选用 甘草泻心汤来治疗。

第一个病叫梦魇

什么是梦魇?就是这个人睡觉,尤其中午睡觉,睡着睡着他睁开眼睛,胳膊腿哪都动不了,头也动不了,只能眼睛睁开,他想喊,喊不出来,想挣扎,身体又动不了,这种叫梦魇,我们可以用这张方子来治疗。

那么我们说的狐惑之病,还包括哪些?包括 梦游。如果有的人经常梦游,来找你治来了,你说我不会治,我们学了那么多的,中医内科、外科、妇科,没有梦游,我们怎么办?我们就归为狐惑病,用甘草泻心汤来治疗。

我们还可以治疗什么,就是那种咽喉炎, 反复的咽喉、扁桃体化脓,只要是胃有积热,热毒内盛,就可以用甘草泻心汤。

再有治疗性病, 外阴蚀烂的一些个性病,我们可以用到这个方子治疗。

第四个,我们可以治疗一些个 阴道炎,尤其什么霉菌性、滴虫性阴道炎,有一部分可以选用甘草泻心汤。

一部分的扁平苔藓,是甘草泻心汤证,但不完全都是,因为扁平苔藓这个病,是很难治的。

还有一部分,南方的 黄煌老师,说这甘草泻心汤,治疗 粘膜破损性疾病,非常好用,我们可以参考。

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一下,甘草泻心汤方:甘草四两 炙,黄芩、人参、干姜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 擘,半夏半升,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我们先看第一味药,甘草,炙,最大的剂量是甘草,我们常常以为炙甘草都是补心的,其实不是这样,我们炙甘草汤里面的炙甘草,也不是补心,它是泻心的,泻心之邪,以安心之神。我们在《辅行诀》里明确的写着:肝德在散,以辛补之,以酸泻之;心德在耎,以咸补之,以苦泻之;脾德在缓,以甘补之, 以辛泻之;肺德在收,以酸补之,以咸泻之;肾德在坚,以苦补之,以甘泻之。

可见我们的炙甘草是泻的,泻心之邪,另外,我们这里的几大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我们这泻心汤泻的部位,主要是心下,也就是胃的位置。

我们前面提到过,伤寒论里所说的胃,大部分是指肠,我们《伤寒论》用药特别有特点,我们在胸以上,脐以上,一般都用桂枝;脐以下都用白芍。

比如我们心臓有问题的时候,仲景往往都是,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或者是桂枝甘草汤,就不会用白芍。如果我们有腹中痛,我们都是加大白芍剂量,桂枝汤加大白芍的剂量,变成小建中,我们后面还有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等等,都是指腹部疾病。

我们经方里面认为苦就能泻,所以黄芩、黄连用于泻下,干姜和半夏都是辛开的,辛开苦泄,我们又用人参、大枣,来补人体的津液,或者是补胃液,因为大枣掰开之后煮,它就黏黏糊糊的,相当于人体的胃液,所以说我们在煮大枣的时候,一定要掰开,如果你大枣整个扔里边就煮,就不会这样,煮出的药汤就不会黏糊,枣还是枣,我们经方里面用人参,更多的是补人体的阴液和津液,而不是回阳。

我们去滓再煎的方子,就是几个泻心汤,还有小柴胡汤,是去滓再煎的,因为这几个方子有几个特点,它是寒热并用。

好我们接着往下看,看第十一节,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洗之,苦参汤方:苦参一升,以水一斗,煎取七升,去滓,熏洗,日三服。,这个倒是符合我们临床的。

妇科或者是前阴后阴,有问题的患者,往往都表现有咽干,从全息理论来说,人的阴部和咽喉是对应的部位,我们在前面经常讲,病在上者取之下,病在下者取之上,病在旁者中取之,上下同病调中焦,调中焦就是泻心汤类的方子,我们要灵活运用。

本文分别摘自《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倪海厦注金匮》、灵兰·宋柏杉《直击临床讲金匮》。

-完-

(0)

相关推荐

  • 伤寒论(26~50)

    ​第26 讲水气病. 大家好,我们上课. 我们上次课,在太阳变证中主要讲了心阳虚的一组证候,心阳虚,心脏失养,动力不足,如果出现"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的,那麽治疗用 ...

  • 【郭老答问集43】泻心汤系列 :急性胃肠炎方剂解析。

    郭生白 本能学堂 2021-08-02 [附子泻心汤除了心下痞之外是不还有四肢厥逆或者四肢冰凉?] 郭老:不是,它就是局部有点反应,局部的,那不叫恶寒.我们在临床上,你是医生不是?哪个医院的? [基层 ...

  • 《伤寒论》读书笔记166--下利、干呕、心烦的心下痞用甘草泻心汤。伤寒论中6个治疗心下痞的方子全部在...

    条文166: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 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 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 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 ...

  • 陈慎吾讲心肝脾肺肾的治疗基本方

    第2讲桂枝汤加减应用 第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 ...

  • 为什么读懂了《伤寒论》,很多病我们不用知...

    前一段时间在治疗新冠病毒时,一些不信中医的人讽刺中医说中医连病毒是什么都不知道,如何治好新冠病毒?但是结果让这些人很失望,治好新冠病毒的恰恰是不知道病毒面目的中医,而且治愈率高达97.5%,且无副作用 ...

  • 胡希恕、倪海厦、宋柏杉注解甘草泻心汤 – 经方派

    一.<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 "喝(嘎,音sha)"就是嗓音变了,声音沙哑,甘草泻心汤主之.什么叫狐惑病呢?古人有多种说法:一般都说是"疳",就是&q ...

  • 胡希恕、倪海厦、宋柏杉注解甘草泻心汤

    导读:小编最近在跟着宋老师学习<直击临床讲金匮>,因为我是针灸专业,自知经典基础薄弱,就把胡希恕和倪海厦两位老师的金匮讲座一起拿来同参.本篇给大家分享的是狐惑病篇甘草泻心汤的讲解.每位老师 ...

  • 听经方家胡希恕教授讲温病,有两大收获

    原题:胡希恕解惑温病 作者:冯世纶 时间:2020-07-09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4版 每当传染病如流感.SARS.H1N1.新冠状病毒肺炎等流行,中医界即有温病.伤寒之争.溯源经典,学习胡希恕先生对 ...

  • 著名经方家胡希恕的传奇一生

    胡希恕又名胡禧绪,1898年3月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北郊区东伍旗村.1915年至1919年就读于奉天省立第一中学.上中学时,喜爱踢足球,无论冬夏,每场皆要大汗.力疲方歇. 在其旁观看者常有其国文教师,此 ...

  • 经方家胡希恕:方证是辨证论治的尖端【一点资讯】

    温馨提示:文末有惊喜,千万别错过! 初跟随胡老抄方,常听胡老说:"这个哮喘病人是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证"."这个肝炎患者是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证",并见其 ...

  • 经方家胡希恕:方证是辨证论治的尖端

    初跟随胡老抄方,常听胡老说:"这个哮喘病人是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证"."这个肝炎患者是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证",并见其方总是原方原剂量,很少加减,疗效却很 ...

  • 经方家胡希恕:阑尾炎的治疗经验

    导读: 阑尾炎,相信您在生活中一定听说过! 阑尾就像胆囊,虽然都很娇小,但却是人体不可分割部分,只是很多人并不觉得阑尾在人体有多重要,因而在阑尾炎面前,很多人的选择都是一刀"切", ...

  • 【中医经方家胡希恕医案——双肾肿瘤内结石,解外化饮3剂愈】

    病例:李某,男,47岁.自感上腹有肿物已两月多,因无不适未曾检查治疗.近一月来因感到左上腹痛疼而来门诊,经内外科检查,怀疑是肿瘤而收住院治疗. 体查:上腹左右均可触及拳头大实性肿物,表面不光滑,轻度压 ...

  • 经方大师胡希恕三招制胜溃疡病

    近代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不仅积累了丰厚的临床经验,对仲景方也一直颇有研究,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对于溃疡病的治疗,胡老有自己独特的三个基本观点,每于临床,颇有效验. 胡希恕老师对肝病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