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变迁-枣庄

多图预警

中国上下五千年,多少城市兴盛又湮灭,从城市的变迁感受民族的兴衰,文明的传承。地图均出自《中国历史地图集》。

枣庄,是山东省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山东省重要的现代煤化工、能源、建材和机械制造基地,新兴科技创新基地,鲁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枣庄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山东南部,东接临沂、南邻徐州、西连济宁、北临微山湖。枣庄是中国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和“全国健身秧歌城市”,因铁道游击队和台儿庄大战而闻名中外。枣庄建市很晚,1961年才正式升格为省辖市。枣庄市政府驻地枣庄,在唐宋时形成村落,因多枣树而得名枣庄。明朝初年,朝廷允许民间开矿,鲁峄地区(现枣庄市中区范围)“乡民开山取石为磨、碾,挖井取煤作薪”。随着煤炭的开采,逐渐有移民迁徙到“峄北窑场”周围聚居。在各聚居点,人们或以姓氏、或以地物村志等取名作标。比较有名的村落有:金庄、三合庄、枣庄(因村头的一片枣林而得名)等。民国元年(1912年),《中兴公司章程》正式施行,其中说明:“本公司总矿在峄县城北枣庄”。至此,枣庄地名在社会上才开始逐渐出名。民国十七年(1928年)建枣庄镇,直属峄县。1958年11月峄县治所由峄城迁至枣庄。1960年1月撤销峄县建制,建立县级枣庄市。1961年10月枣庄市升格为省辖市,下辖齐村、峄城等4区。关于枣庄还有一个梗,那就是枣庄王高长恭,以及枣庄王破阵曲。其时并非兰陵改名枣庄,只是由兰陵郡,降为兰陵县,再到兰陵镇,兰陵代表的行政级别一降再降而已。目前的兰陵县是由临沂市苍山县改名而来,依据是兰陵镇隶属苍山县。但历史上,兰陵确实大部分在枣庄市境,而且兰陵的治所也长期在峄城,虽然枣庄的名字并非由兰陵改来,但兰陵的名字如今与枣庄失去联系,还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新石器时代

考古发掘了山亭区“东江遗址”时,发现了距今约15000年的细石器,是枣庄境内旧石器时代唯一的遗存。在距今7300年的新石器时代,枣庄市境域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遍布市境。北辛文化由于最早发现于江苏淮安青莲岗,考古界曾定名为青莲岗文化,后因该文化以滕州市官桥镇北辛遗址最为典型,遂重新定名为北辛文化。北辛文化得名于北辛遗址,,北辛遗址得名于官桥镇北辛村,北辛村地处于薛河故道南岸。薛河是古薛一带的母亲河,因此也就孕育了北辛文化,孕育了东方最早的农耕文明。经碳14测定为距今7300年~6300年左右,属于山东省新石器时代的最早时期,也是母系氏族社会最为繁盛阶段,比大汶口文化早一千多年。台儿庄马兰屯镇西兰城店村出土的大汶口文化时代的文物,邳庄镇赵村出土的岳石和龙山文化时代的文物以及龙山文化时代的晒米城遗址证明,枣庄地区是华夏族先祖重要的起源地之一。山亭、西集等地曾发现多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遗址。上古传说,黄帝有二十四子,赐土得姓者十四。其第十子封于滕,今滕州市。

夏时,今枣庄市南属鄫国,北和西部属滕和薛。鄫旧城在今枣庄市境东兰陵县境鄫城村,建姒姓子爵小国。鄫国(缯国)为源自夏代少康次子曲烈(烈曲)的封国,因始封地名为“鄫”而得国名。历夏、商、周,存世时间约2000年,于鲁襄公6年(前567年)灭于莒。故城遗址位于苍山县文峰山东部向城镇境内。鄫国灭后,太子巫逃至鲁,其后代为纪念故国以国名“鄫”为姓氏,后去邑旁(“阝”)为“曾”,成为“曾氏”的姓氏起源。夏时滕姓氏族部落成为部落小国,滕旧城在今滕县城西。夏初,车正立国于薛,薛旧城在今滕县张汪镇黄殿岗一带。薛国是古代黄河下游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夏禹在位时,奚仲被担任车正(相当于后世的交通部长)。后来因为发明车这种运输工具,而封地于薛,其爵位为侯爵。据《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帝俊生禺号,禺号生淫梁,淫梁生番禺,是始为舟。番禺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这个说法和后世称奚仲为舟车始祖是可以相印证的。《左传》载“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故后人称奚仲为中国造车鼻祖。另据《通志·氏族》称:“颛帝少子阳封于此,故以为姓,夏朝时期,阳的第十二世孙奚仲亦封于薛。”

商,今枣庄市西北部为滕国、郳国和薛国,东北属鄫国,中部为蔇国,南部为逼阳。殷封蔇子翦于蔇,属大彭国,蔇旧城在今市境内西集附近。殷封求言于阳,属大彭国,阳旧城在今涧头集西南侯塘村。郳国即小邾国,属滕国附庸国,旧城在山亭一带。商朝中后期,商灭大彭国,并灭彭氏诸暨,但阳国犹存。薛国的范围乘势发展到今苏北、鲁南、豫东。仲虺,姓任姓,名莱朱,号中垒,是奚仲的第十二世孙,是继奚仲之后又一位杰出的薛国国君。在仲虺的带领下,薛国成为一个经济较为发达、实力较为强大的诸侯国 。而此时的夏王朝,已是江河日下、众叛亲离。仲虺高瞻远瞩,欣然加入商汤灭夏的行列中,成就了一番伟业 。他与伊尹并为商汤左、右相,辅佐商汤完成大业。《左传·定公元年》记载:“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奚仲迁于邳。仲虺居薛,以为汤左相”。可知仲虺为奚仲之后,商汤之左相,居于薛。

西周

西周,今枣庄市东部属鄫国,南部属逼阳,西属薛国,北属滕、郳(鲁国附庸国)二国。薛国当时辖二邑:一为奚邑(今奚村一带);一为常邑(今南常一带)。商朝末年仲虺后裔任成,又移国于挚(今河南汝南东南),周文王之父季历娶(任)成之女太任为妻,生下圣人文王。(《诗经·大明》: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乃及王季,维德之行。太任有身,生此文王)。武王伐纣后,周武王封其太外公(任)成的后裔任畛为薛侯,复国于薛,即是春秋时曾与滕国“争长”的薛国。周穆王时期,徐国崛起,台儿庄区境被纳入其版图。

春秋

春秋前期,今枣庄市东属郜国,南属阳国,西部属薛国,北部属滕国和小邾国。鲁桓公十七年(前695年),鲁占今枣庄市东部、中部,南部属宋国的阳,西部、北部属齐之滕国和小邾国。小邾国当时辖滥邑(今羊庄镇土城村)、互乡邑(今城头乡长巷一带)、孤骀(今木石)三邑。鲁襄公六年(前567年)莒国灭鄫国,晋、宋灭阳,宋改阳为傅阳,鲁国占鄫国置次邑(今兰陵)并伐小邾国取今滕县东部,齐国南进占领薛城,更名舒州。

战国

战国时期,今枣庄市东部为兰陵,南部为傅阳,西为齐之舒州,北部仍为齐之滕国。薛国历经夏、商、周三朝共传六十四代,到战国中期为齐国所灭。薛国灭亡后,子孙或继续沿用先祖姓氏“任”,或以国为姓,姓“薛”,古薛国成为任、薛、奚三姓的共同发源地,薛人自称任姓薛氏。齐相国田婴、田文曾先后受封于薛城,称薛公。田文在治薛期间,大规模地增筑薛城,使之成为周长二十八里,仅次于齐都临淄、曲阜的东方大城。鲁平公二十年(前309年),于滕东置灵邱邑(今陡城村),舒州改称薛国,辖奚、常二邑。是时小邾、傅阳、兰陵、滥邑皆属楚。楚考烈王九年(前254年),今枣庄市全境属于楚。

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台儿庄区境属泗水郡。秦灭六国后,于今滕境置滕县、薛县。今枣庄市境东为东海郡的兰陵县、鄫县,南部为泗水郡的傅阳县,西为薛郡的薛县、戚县,北部为滕县。

西汉

西汉,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全国设十三刺史部。今枣庄市北部属鲁国,后又属沛国,辖蕃县、滕县、薛县,戚县(今夏镇一带);南部为楚地。而后均属东海郡,辖合乡县、昌虑县、桃山县(今水泉乡一带)、新阳县(今北安阳)、孟壤县(今郭村西南)、建阳县(今半湖一带)、阴平县(今阴平一带)、氶县(今峄城西)、兰棋县(今兰城店一带)、傅阳县、建陵县(今南常一带)。

东汉

东汉,沿西汉制,大部属东海郡。西北属鲁国、沛国,东南部分属琅琊国、彭城国,西北部先后置蕃县、薛县(属鲁国)、公邱县、戚县(属沛国)、昌虑县、合乡县、桃山县(属东海郡),东南部置鄫县(属琅琊国),氶县、阴平县(属东海郡)、傅阳县(属彭城国)。

三国-魏

三国属魏。东部为东海郡,南部为彭城郡,隶徐州;西属沛郡,北属鲁郡,隶豫州。西置戚县,属沛郡;南置兰陵、阴平、氶县,属东海郡;傅阳县属彭城郡;北置蕃、薛、昌虑县,属鲁郡;公邱、合乡县属东海郡。

西晋

西晋,元康元年(291年),晋惠帝置兰陵郡,治所即在今峄城。今枣庄市北部初属鲁郡,后属兰陵郡,南属东海郡。北部先后置蕃县、薛县、公邱县、戚县,属鲁郡;南部先后置氶县、鄫县、阴平县、昌虑县、合乡县,属兰陵郡;傅阳县属彭城郡;兰陵县属东海郡。

北朝-魏

东晋区划袭西晋建制。东晋咸和二年(327年)今枣庄为后赵辖地。东晋太和元年(366年)为后燕辖地。太元七年(382年)属前秦。太元二十年(395年),今枣庄市薛城以南为东晋辖地,薛城以北为后燕辖地,时为晋与后燕在兖徐地区反复争战几十年。东晋义熙五年(409年),今枣庄全境属东晋,义熙七年(411年)今枣庄属东晋兰陵郡。东晋元熙二年(420年)撤销戚县,薛县并入蕃县,移兰陵县治昌虑城(今土城村),新置阳平县(治滕西王晁村),属高平郡。南北朝时期,南朝宋撤销广戚并入留县。北齐撤销永兴县,薛县并入蕃县;设兰陵郡,治所在今峄城。枣庄市北属鲁郡,辖蕃、永兴、昌虑;南属兰陵郡,辖氶、鄫、傅阳。梁时,今枣庄市北属蕃郡,辖蕃、永福、昌虑县;南属兰陵郡,辖氶县、鄫县、合乡县、阴平、傅阳县。北魏天安二年(467年),今枣庄市属北魏,新置永兴县,治临城,置永福县,治崮岘。东魏武定八年(550年)后废蕃郡留蕃县,废合乡、昌虑,永兴、永福、阳平等县建制。是时今枣庄境内只有氶、蕃两县建制,氶属兰陵郡,蕃属彭城郡。北齐天保八年(557年),北周灭北齐,政区未变,先属北周,后属北齐。

隋属彭城郡,郡治彭城县。文帝开皇三年(583年)罢兰陵郡。开皇六年(586年)改蕃县为滕县。开皇十六年(596年)改氶县为鄫州,设兰陵县(治旧氶城),升滕县为滕郡,旋复改为滕县。大业二年(602年)废鄫州,改兰陵县为氶县,不久改氶县为兰陵县。

唐,属河南道,分属徐州,沂州。北置滕县,南置兰陵县。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改兰陵为氶县,隶属沂州琅琊郡,州治临沂。滕县隶属徐州彭城郡,州治彭城。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曾被封于山东滕州故为滕王,且于滕州筑一阁楼名以“滕王阁”(已被毁),后滕王李元婴调任江南洪州(今江西南昌),因思念故地滕州修筑了“滕王阁”,这才有了王勃的《滕王阁序》。

宋建隆元年(960年),今枣庄市滕县隶属京东西路徐州彭城郡,后改称滕阳军;氶县隶属京东东路沂州琅琊郡。

金,滕县隶属山东西路,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设滕阳州,州治滕县,后改滕县。贞祐四年(1216年),置峄州(因葛峄山而得名)领氶县,后划为邳州,邳州州治下邳县,明昌二年改兰陵县,隶属山东西路。

元属中书省,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路治益都县。北部置滕州下领滕县,南部置峄州下领兰陵县。

明属先属山东省济宁府,后济宁府改济宁州,洪武十八年(1385年),滕县、峄县改属兖州府,府治滋阳,今兖州市。市境北置滕县,南置峄州,洪武二年(1369年)峄州降为峄县。。

清沿明制,属山东省兖州府,北置滕县,东南置峄县。

(0)

相关推荐

  • 薛河流域及邻近地区历史沿革

    薛河流域及邻近地区历史悠久,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就是人口密集.文化发达的历史文化小区. 关于本区域夏代以前的历史,<国语·晋语四>中记载:"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 ...

  • 1538-1956年,老地图看尽保定城市历史变迁

    地图大概是平面时代最能够反映某个时期的城市地理.规划.社会状况的历史物证.地图的全面和所容纳储存的巨大信息量,比如区域的基本地理状况.那些走向与名称传承至今的街道还有那些历经岁月与动荡,城市是多层次. ...

  • 深耕十八载,见证一座城市的变迁

    当尘封的记忆渐渐被打开,你是否怀念旧时巷子里一同嬉戏的玩伴?当甚嚣尘上的网络热词迷雾,盖过油墨书香间的字字珠玑,又是否怀念昔时那些埋于图书馆的身影?俨然,时代变迁的速度已远超我们的想象力,当物是人非成 ...

  • 城市的变迁

    上下五千年,多少城市兴盛又湮灭,从城市的变迁感受民族的兴衰,文明的传承.地图均出自<历史地图集>. 淄博,简称"淄",是山东省地级市,批复确定的山东省区域性中心城市.现 ...

  • 宣城的这些桥,见证城市的变迁,能报全桥名的,绝对牛人~

    一座城市,因为水而有了灵气 一座有水的城市,因为桥梁而有了诗意 宣城,这座充满文化魅力和发展活力的城市 正是靠一座座桥梁搭起四通八达 也搭起了城市的现代化 (图片by 吕鑫) 一:东门大桥(济川桥) ...

  • 过去四十年地级城市名称变迁及合并一览

    hi,客官,欢迎光临"安安小小姐姐",一个专注于将生活中见闻感想用数据来展现的原创型自媒体. 从官方平台获取到的同一组数据中,有城市行政区划代码,也有城市名称.行政区划代码的变迁已 ...

  • 城市的变迁-济宁

    多图预警 中国上下五千年,多少城市兴盛又湮灭,从城市的变迁感受民族的兴衰,文明的传承.地图均出自<中国历史地图集>. 济宁,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之一.是历史文化名城.滨水生 ...

  • 城市的变迁-日照

    多图预警 中国上下五千年,多少城市兴盛又湮灭,从城市的变迁感受民族的兴衰,文明的传承.地图均出自<中国历史地图集>. 日照,山东省地级市,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日照 ...

  • 图说保定丨1538-1956年,老地图看尽保定城市历史变迁

    地图大概是平面时代最能够反映某个时期的城市地理.规划.社会状况的历史物证.地图的全面和所容纳储存的巨大信息量,比如区域的基本地理状况.那些走向与名称传承至今的街道还有那些历经岁月与动荡,城市是多层次. ...

  • 关注城市的变迁与艺术的发展——纽约派诗人诗选

    纽约派是活跃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重要诗歌流派,代表人物弗兰克·奥哈拉.肯尼斯·科克.约翰·阿胥伯莱.詹姆斯·斯凯勒相继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普利策奖和国家图书批评家协会奖等奖项,赢得了广泛的声誉.纽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