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字行草书该怎么写!高手告诉你

颉江泊 甘肃 245x126cm 《文心雕龙》一则

创作手记:余书自二王入,于《集字圣教序》及二王手札用功颇多,然未有大进,故退而习南宫,又入偃师求学月余,受教于当代书界前辈,后于故宫见东坡、玄宰、觉斯真迹,似有所悟。临习元章之际,又间以宋人手札,临习之作先后入新人展、行书展、楷书展、青年展,但多以小字面世。丁酉末,为备个展之需,始临六朝碑版、摩崖一类文字,又获诸师友指点鼓励,于大字学习有加,后又入大字展等展览。十二届国展截稿之际,精选文章辞赋,翻及诸典,终以《文心雕龙》为理想文本。其文辞似于大字书写相称,以期文书合一。行书八尺白宣,书写五十余字。结体以二王、南宫为主,加以平原体势,参《石门铭》颂笔意,加碑版墓志体势,录《文心雕龙》之正纬篇以成此作。

王道国 广东 245x114cm 《仰节堂集·孔子手书赞》

创作手记:近读四库全书曹于汴撰《仰节堂集》在卷九《孔子手书赞》结尾“心正笔正”处作重点批注,这个话题在当下应如何诠释?我决定在十二届国展作品中做些探索。此次作品力求立意鲜明、取法正宗,采用八尺仿古素绢,作五行大字行书中堂,将过去文人的书斋情愫与当代展厅视觉审美相结合,以宋人意趣融合魏晋风骨,对传统经典进行打散重构,表现出气象正大、宽厚沉雄、素朴端庄、不激不厉的时代特征。用“手法”表现“心法”,师古出新,迥异时风。

王笑 河北 248x101cm 晏殊《蝶恋花·南雁依稀回侧阵》

创作手记:本次国展作品我采用八尺素纸两条竖式拼接的形式,以宋人笔意为基,融明清大字的章法墨韵,择宋代晏殊词《蝶恋花》为内容,以气象宏大且不失韵味的笔墨意趣,来彰显当代青年朝气蓬勃的精神。作为在读的书法专业大学生,我深知此次入展离不开各位恩师的悉心指导,离不开这个伟大的时代。这将是自己专业生涯的全新起点,读书写字,艺文兼修,吾将穷其一生孜孜以求。

赵爱群 河北 236x100cm 阮籍《咏怀诗》一首

创作手记:四年一届的书法大展,对于我这个年龄(今年五十五岁)来讲,机会难得。参考学习了十一届国展、单项展、重要商业展优秀作品,最终确定了适合自己特点的创作形式和内容的作品。体会如下:一。好的学习平台,优秀的导师非常重要。路子正,少走弯路;二。勤奋很重要,但悟性更重要;三。在创作上,把准自己的脉搏,适合写谁,适合什么样的形式,你想要表达的是么?我这次入展作品是在八尺绢上写的五十个字的咏怀诗。探索把米芾的东西放大写,单字二十公分大小。虽然难度很大,但效果不错。

王志立 河南 246x125cm 杜牧《怀钟陵旧游》

创作手记:平时尤擅大字行草书,一则符合时代精神,二则亦应展览之倡导。此幅作品以八尺整张生宣为之,以杜牧《怀钟陵旧游诗》为创作内容,诗意气格雄健,韵逸神远,与我书写风格契合,创作灵感激发。书以颜鲁公为根基,参以二王之结构,篆隶之线质,又融苏轼、米芾、倪元璐、陆俨少之意韵。作品力图通篇气势酣畅,雄秀劲健,空间布构疏朗,字势开张,线条坚实挺拔,碑帖结合得当。用墨自然,浓、淡、干、湿浑然天成,所谓“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薛梅杰 河南 240x122cm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一则

创作手记:这次入展作品是以倪鸿宝笔意为主基调,后又上追了些颜书朴实的字形,在八尺整张白宣上录了一则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在章法上调整较难,因为字数较多,如果做不好满盘皆输。第一行总领,第二行摆动,第三行整篇主体部分,“新”字统领,第四行摇摆呼应前面,并在最后几个字轴线向左偏,为后面制造矛盾,第五行和两行小款轴线向右靠拢。“一字管两字,两字管三字,如此管一行,一行管两行,两行管三行,如此管一纸。”

蔡克能 湖北 244x100cm 李白诗一首

创作手记:当下学书宗法二王多,但是真正深入却很难且少,我在构思十二届国展作品创作风格、面貌时,定下了以“二王”阁帖为基调,主动融入颜真卿行书的体势与篆籀笔法,在遒劲中增添几分厚实与雄浑,并参以国画的墨法及黑白意识。在创作时尽量追求自然书写,不去想手下所作就是投稿作品,心态反而轻松。最终的投稿作品就是从平时众多“草稿”中挑选的。学书贵在思考,贵在勤奋,我将以“二王”为主,兼攻颜真卿,辅以国画笔墨元素,努力、坚定的走好今后的每一步。

杨刚亮 山东 245x123cm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创作手记:此幅王维诗《积雨辋川庄作》作品,我以何绍基书法为基调,略掺颜真卿宽博、疏阔之气,及北朝碑刻的方刚、古朴之茂。通篇以中锋用笔为主,糅合篆籀、隶书笔意,以裹锋、绞转行草笔法贯穿气脉,追求一种清刚雄浑、正气博大的风貌。取法多元,贵在融合,违而不犯,和而不同。以点线面统摄章法,跌宕起伏,动静结合,畅心通神,独书性灵,聊以自娱耳。

孙鹏飞 山西 242x100cm 李白诗一首

创作手记:时常听到关于“展厅效应”的探讨,对其如何理解与实践众说纷纭,但大都言及创作时要关注作品与展示空间相契合所形成的整体视觉效果。书史中所有“作品”的出现,是多方面的影响,如书写姿势、家具、建筑、文房用品、制造工艺等,无论出于何种动机,我想书写者当时并未想到,若干年后,其书作会在什么场景下被“展示”。我们今天走进博物馆观摩学习古代经典,并不会单纯因为历史光环、尺幅形制、外部环境等因素影响而产生对自身的震撼,那么“震撼”来自于何,至少是我在平素学习中所忽视的……



【六行大字行书中堂

侯仁明 安徽 241x120cm 自作文《近墨堂学书杂记一则》

创作手记:本次展览的作品内容选自本人自作《近墨堂学书杂记》中的一段文字,主要考虑作品风貌内容相契合。本人平常以大字行书示人,格调以明清为主。明清的巨幅行草立轴中气势恢宏,正暗合当代展厅文化的需求。此次展览作品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我现阶段的创作水准。在创作中,竭力把潇洒灵动,提按顿挫,清晰地表现出来。行气上弱化了王铎行草的大幅度摆动,以相对温和处之。

刘后章 广东 244x125cm 晏殊《破阵子·春景》

创作手记:吾素以行草书和楷书见长,展赛多以行草书示人。在创作上,偏好基于传统的表现形式和自然书写的表达方式。此次入展的作品,以米芾大字行书呈现,选用八尺白色生宣整纸,白底黑字,素面朝天,投稿作品也未曾托底。

赵鸿昌 河北 240x120cm 赵构《翰墨志》节选

创作手记:近年来,侧重于对米芾手札的临习研究。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征稿开始后,想创作一幅大字行书参展。为强化笔力,加强了对颜鲁公书法的临写。意在吸取米芾跌宕起伏、纵横变化的基础上,加入颜书的雄厚宽博之气。期间,蒙挚友张同发先生抬爱,出示其珍藏何绍基、同龢、华世奎等大家作品,供学习欣赏。细观谋篇结字,运笔用墨,收益良多。临近截稿之时,略有所悟,展纸濡墨,遂成此幅,能够入展,实属侥幸。

彭昌盛 湖北 248x113cm 项穆《书法雅言》一则

创作手记:我练习书法虽有些年头,平日里喜欢买些与书法相关的各种书籍,得闲便翻阅、临习,对二王、孙过庭、赵孟頫、董其昌、王铎、傅山等经典碑帖都有所涉猎。最喜欢二王、怀素和颜真卿的作品,并深入地大量临摹,汲取了古朴、散淡、灵动、自然、宽博、厚重的精神风格。读明项穆《书法雅言》,所述内容正道出了我的心声,便以二王笔法融颜鲁公行书等,在八尺整张宣纸上书写其中章节片段,追求空灵、恬淡之势,以表达我学书历程中的一颗平常心。

张会元 湖北 248x125cm 《东坡题跋·书杜介求字》

创作手记:近年来潜心二王苏米及王铎诸家,总想在既要贴近传统又与时风拉开距离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六月十八日晚,气候宜人,心情舒畅。走进书房用八尺屏纸临习了几张王铎的大字条幅,感觉良好,于是趁势展八尺仿古蜡染宣,翻开案上《东坡题跋》,选了一则“书杜介求字”为内容,濡墨挥毫,心手双畅,一气呵成。此幅作品以行书作实,草书为虚,并注意了长线的留空与浓淡枯湿的呼应变化。书毕,想起孙过庭“五乖五合”之论,良有以也!

李其臻 湖南 248x129cm 纳兰性德《淡黄柳》

创作手记:我于书法一途,汲汲三十余年,多以小字行书示人。本次国展,拟挑战自我,以大字行书投展,没曾想作品寄出,佳音遥传。我写大字行书,以李北海为根,苏、米为干,王孟津为叶,本在一脉,无需藻饰,随性书来,自有氤氲之气。八尺大字,难在一气呵成。书写之前,细细研墨,慢慢展纸,一阙纳兰性德《淡黄柳》已了然于心。凝神提笔,浓淡相间、大小互杂。及成,张之于壁,尚可一现,钤印寄出。

徐福法 山东 246x126cm 杜甫《秋兴八首》其六

创作手记:创作手记:这次创作的行书作品,书写内容是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中一首诗。创作时主要考虑以下几点:一是体现传统性。中国书法要创作,必须要有古法,植根传统是关键。因此,我在创作作品时,对二王和米芾等碑帖进行了大量研读临摹,使其书法作品尽量与古人靠近。二是体现时代性。国展作品要求尺幅大,属于展厅艺术,所以在创作时为了注重整体效果,采用大字行书形式进行表现,在字的大小、粗细、宽窄、摇摆等之间构成对比,同时又融进自己的情性,从而形成强烈地视觉效果。

陈广军 陕西 244x103cm 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创作手记:已亥盛夏,一场雨后,驼城榆阳乍现清凉。晨起开窗,静静地享受着塞上美景和草木清香,顿觉心旷神怡。偶然读词,见李清照《念奴娇·春情》一篇融情入景,浑然天成,顿生书兴。遂展纸舔墨,快然而书。书写中,受词意之导引,文助书兴,颇为得意。写到“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句,吾情不自禁下,饱蘸浓墨,得笔墨淋漓之致。自“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始,随着词意境之转变,吾以明快之笔调从容收势。书毕审之,觉章法跌宕,多有可观处,吾心乐之。

贺强 陕西 245x105cm 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创作手记:作为一名书法挚爱者,潜心书学十余载。期间,每日坚持临古,虔诚之心从未动摇。书法已成生活,生活必定有书法。本次入展为大字行书,至于这样呈现,是深入思索之结果。以二王行书为根基,鲁公篆籀笔意为貌,通篇书写在自然、轻松中完成。寓意为,普通之中不乏亮点,序文用两行小字行书置于前方,又以小字行书落款,前后呼应以求整幅作品的协调与统一。

伍平 四川 236x111cm 刘光第诗二首

创作手记:刘光第先生是“戊戌六君子”之一,是我家乡富顺县赵化镇人,因仰慕先生人品风度,国展投稿我多次书写其诗歌,创作时偶有心手双畅之感,此件作品也是在练习后用绢一次完成的:作品从布局考虑,选了一长一短两首诗,用小字注诗名、正文后空一行落款的形式安排;创作上以米芾、王铎等为基调,关注整体和细节把握,增强了粗细、大小等对比,运用了“双柑”“身世未”等字组处理,适当加入“花影问”“僧去有苍松”等草书元素。

张惠民 天津 247x123cm 雍裕之诗四首

创作手记:项穆:“书有三要:第一要清整,第二要温润,第三要闲雅。”虽然是大字作品,但还是改变自己一贯喜欢的大开大合及墨色变化夸张风格,力争在格调上做到清雅、郎朗乾坤正大气象,正所谓大道至简!故仍然选用以往投稿用的八尺整张白色生宣纸,自家笔庄特制毛笔,以米芾为主掺与二王、王铎及碑的笔意自然书写以达到朴质自然清雅之芙,尽量做到书写状态与古人相吻合。能力有限,总唯尽人意,望众师友不吝赐教!


【多行大字行书中堂

吕程 甘肃 248x124cm 欧阳修《游大字院记》

创作手记:十二届国展免检入展,感动,兴奋。运气是有,创作思路、风格追求、审美定位的正确还是可以肯定的。本次创作,以颜鲁公形意为基调,在运笔、结体上适度夸张,以彰显格调厚重和大气,又融入二王笔法,适当借鉴明清成熟的墨法技巧,以增强作品的韵律感和层次感。浓淡、枯润、粗细、欹正、收放、断连、大小、疏密等元素渗入,追求一种既简约又丰富,既对立又统一,既古雅又现代的效果。

刘宗迪 湖南 237x121cm 元结《右溪记》

创作手记:已亥之夏,扶贫驻村乡间,酷暑正炎,夜读元结《右溪记》以遣怀。文中所记,恍若家乡风物。区区两百言,大美在焉。吾乡九龙池,湘中第一高峰,群耸峙,山高林密,溪涧幽深,大类“清流触石,洄悬激注”景致。吾家正处半山腰,临溪而居。素怀向往,有朝一回,亦“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如此“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矣,岂不乐哉。畅想之余,挥毫以助。为吾畅想作一先声,堪为乐事。

许彪 辽宁 248x129cm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创作手记:余入书坛三十载,自弱冠之年参加中国书协展览,兰亭、国展、单项展均有斩获,且未感不易,但此次十二届国展不比以往,自十一届国展中国书协倡导十六字方针“根植传统,鼓励创新,艺文兼备,多样包容”,加大了文字审读和文化考察力度,余倍感压力。待征稿启事一出便逐字逐句审读,精心准备。时逢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遂以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为创作内容,八尺整纸,白色素颜,未做装饰,大字裸写,精心打磨,以鲁公“二稿”为根基,将多年学书体会凝于笔端,求厚重与浑然,还书法于本真。

马建明 内蒙古 180x100cm 郑板桥《论画竹》选录

创作手记:十二届国展的创作冲动,主要源于对前几年自已入展作品的不满意,同时毕竟是四年一届大展,也期待检验一下自己。书写内容确定后,距离截稿日期十天左右的时间,用一刀八尺条皮纸练写。在熟悉内容的同时,过单字、练气息、思布局、谋章法,最后根据书写内容雅致的特点,用六尺整张纯白宣进行创作。经过两天反复创作调整,选出两张比较满意的作品,于截稿前一天择其一寄出。

王书峰 四川 248x129cm 苏辙文一则

创作手记:行书创作难点在于生动,做到气韵生动应具备以下三个特点:首先,行书本身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行书中应有楷书成分,也需草字滋养。其次,行书字势俏皮而险绝,后复归平正。此意包含字体大小、高矮、宽窄、面积的合理布局,蕴藏“纵有行,横无列”章法的行气处理,涵盖字与字之间相互丝连的精微穿插。再者,行书应做到篆籀气与书卷气相结合。

王堂兵 四川 248x124cm 苏轼《记与君谟论书》

创作手记:近来学书,尤以行书为重:以二王为源,下顺至宋,深为写意精神所感,并于“四家”外陆游处,得“我书我心、自然为上”之妙;遂心摹手追,颇为畅快。日常多作小字,曾于戊戊尝作大字参与“现状与理想,当前书法创作学术批评展”,由“小”作“大”之变,生硬自显。此次以陆游为造型之基,融变通之法,尝以颜、杨、苏、黄、米、王铎等诸家,或某一用笔、或某一结字、或某一形式构成来丰富整体。

杨晓刚 新疆 244x120cm 录李商隐诗二首

创作手记:本次展览创作,我首先用小字行书在粉彩纸上创作了数幅作品,觉得“摆放”痕迹过重、炫技亦明显,于是我决定用大字行书创作。“二王”行书是我近年创作的基调,此次创作我依然坚守了“二王”典雅、萧散的风规,在此基础上掺以颜真卿的开阔雄劲、内敛宽博,米芾的沉着痛快,糅以《鲜于璜》的方拙朴茂,用笔不计工拙,用墨追求自然生发,在八尺整张白宣上一气呵成,任情感在纸上倾泻,力求写出自己的面貌。

梁景堂 安徽 246x120cm 李颀七言古诗《送陈章甫》

创作手记:平常喜写大字作品,此件为八尺生宣。为保证书写内容的准确性,我特从1979中华书局出版的《唐诗三百首详析》中选定唐李颀126字七言古诗《送陈章甫》,诵读熟记后,设定一个最常见的中堂章法,小字书写一遍,重点斟酌一下不常写的字和连带关系。一日晚饭后,忽有书意,展纸濡墨,一挥而就,纯任自然。投稿前又书写几次,比较一下,有得有失,感觉还是第一稿自然有生气。想来也是,书法之所以成为艺术,因为创作时受多种因素影响,有孙过庭所说的“五乖五合”,有不可复制性。

白宇 湖南 241x125cm 祝允明诗五首

创作手记:余自幼酷爱书法,笔耕不辍,孜孜以求,数十年如一日,今获评委青睐而入展,实属幸运。分享喜悦之余,不禁反思:入展之实可谓放松的心态使然。不趋时风、不为迎合为我之一惯态度,故选画意诗情之文本,倾闲适宁静之情境展开创作。至于挥运徐疾,呼应错落,随意而变,随机生发。书毕观,笔墨性情尚可而虚实变化不足,虽未如意,且尽心矣。然技进乎道,吾辈仍须不断求索,至于入展之荣誉,且作砥砺前行之动力吧!

李炳筑 青海 248x124cm 《砚香阁论书》一则

创作手记:在学习颜真卿行书的路上持续了二十多年,起初比较模糊。又绕到二王,一时书艺大进。几年后又回来了,突然开窍,原来颜真卿行书如此美妙,终于学进去了。然面对展览,作品要拓大,颜真卿行书多稿书。此幅颜行是稿书改造而成,我书我心。近年,渐悟书法就一书写技巧,功夫还要在学问上。若要持续发展,须艺文兼备,以书美文,以文化人,弘书法教化之功。虽近天命之年,当努力践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