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苏轼行书放大来写,他在全国书法展3获最高奖,入展30余次
书法展览给很多喜爱书法的人带来成名的机会,虽然有些人并不生活在大都市,从事的工作也并不出奇,但因为喜爱书法,能在全国书法展赛上入展、获奖,一下成为全国闻名的书法家,进而为生活带来改变。
欧阳荷庚
江西宜春的青年书法家欧阳荷庚,就是通过在书法展览上取得的佳绩,逐步被人熟知的。欧阳荷庚的书法作品,在中国书协主办的大展中入展30余次,并3次获得包括11届国展在内的全国大展最高奖。
欧阳荷庚11届国展获奖作品
欧阳荷庚的书法,在当下书坛有着明显的个人风格。他是全国书法展中写“苏轼行书”的先行者,并且是将苏字放大来写,有别于原本只适合在尺牍上表现的小字,给人一种点画沉实、意态飘洒、气象雍容的美感。
只是,苏轼是书法史上说不完的话题,也是说不透、摹不成的文化现象。原因很简单:苏轼是文化的,不是技术的。欧阳荷庚的作品再次证明了这个定律。
欧阳荷庚书法
说欧阳荷庚纯粹学苏轼显然并不客观,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宋人意味,是以苏轼、黄庭坚为主,也兼有米芾的一些特征。
苏轼与黄庭坚在文学史上并称“苏黄”,二人的人生趣味、艺术追求颇多相似,黄庭坚的行书受苏轼影响至深,以至于许多书法爱好者难以区别。而黄庭坚的大字行楷则与苏轼拉开距离,长撇大捺、翼展宏大。
欧阳荷庚书法
宋人不太重视书法,尤其在科考当中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宋人的楷书成就显然远逊唐人,而以行书为人称道。实际上,宋人的行书也未必比得上唐人,只比楷书成就要强一些而已。
尽管如此,宋代的读书人却都有较为扎实的唐楷功底,如秦观学颜、黄庭坚学柳、苏轼学颜等。因此,宋人行书看似洒脱不羁,实则皆有楷书规模,故多沉着飘逸,耐人寻味。
欧阳荷庚的书法,透着对苏轼、黄庭坚书法临摹至深的功夫,用笔饱满、线条劲挺,行笔也干净利落、节奏明快。尤其是字的结体扁阔却又秀雅,让人一眼看上去就知道出自苏轼、黄庭坚。
欧阳荷庚书法
欧阳荷庚学习宋人,能够抓住临摹对象的主要特点,证明他在书法上的天分极好。这并不是说他是在忠实地临摹,而是能够把握住临摹对象的精神特征。临摹能够体现一个人的艺术感觉,有的人在临摹的时候,很不得每个笔画的长短、角度做到和原帖保持一致,但写出来的字却呆板、毫无生气,这就是属于没有艺术感觉的一类。
欧阳荷庚学的还不止苏黄两家,比如他将米芾的一些笔画特点融入自己笔下,让作品的细节看起来更丰富;再比如在章法上也吸收了米芾那种动态的写法,让作品更加灵动。
欧阳荷庚书法
但任何事物都是在比较中显现出高低优劣的。与苏轼相比,欧阳荷庚作品的凌乱与漂浮立刻会暴露无遗;与黄庭坚的大气相比,也显然要逊色多多。更是与苏轼的沉着稳重、笔力扛鼎、风格一致有巨大差距。
显然,信息过多,风格多样,而几家书风融合得不够自然是造成这个问题的主因。因此,风格的翻新融合应该是长期磨合的自然产物,而不是简单的技术嫁接。
欧阳荷庚书法
而欧阳荷庚的做法恰恰只是一种技术处理,这种技术已经表现出他在取舍上的某种天分,但艺术的规律是自然生长,而不是技术突击,这种自然生长当然也包括内心的成长,违背了这个规律,其不足甚至是失败便难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