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腾驰//咸 阳 biáng biáng面

咸 阳 biáng biáng面(散文)

· 马腾驰

看完这个题目,外地人肯定很费解,biángbiáng面?这是什么面呀,还要用拼音字母来代替了?没办法,这个biáng字笔画繁多,字典里没有,电脑里打不出来,只能用拼音字母来代替了。

咸阳人是万分遗憾的!多好,多有文化的一个“biáng”字,只能刻在biángbiáng面馆的招牌上,只能用手写出来。打印稿、各类出版物中,只能用拼音字母“biáng”生硬地来代替了。用拼音字母代替,就了无意趣,就没有了看到那个字时的谄和劲,没有了那个亲切美好的感觉。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就看哪一位高人在哪一天,能将这一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美妙多姿的汉字,收录于字典与电脑之中。收录此字,会丰富了汉字字库,功莫大焉,谁收录此字,谁将会被咸阳人,被关中道上的人永远记住。

biáng属于文化造字,笔画繁多,是口语化的象声词。你听听,写这个字的童谣、口诀或者叫顺口溜,是怎么样连说带唱的:

一点飞上天,黄河两头弯。

八字大张口,言字朝上走。

左一扭,右一扭,

你一长,我一长。

中间加个马大王,

心字底,月字旁。

留个勾搭挂麻糖,

坐个车车逛咸阳。

还有这样的说法:

一点飞上天,

黄河两边宽。

八字张大口,

言字往里走。

左一扭,右一扭。

西一长,东一长。

中间搁个马大王,

心字底,月字旁。

留个勾搭挂麻花,

推了车车走咸阳。

写这个字,还有“穴言幺幺马长长,心月立刀走之旁。”等等十多种的童谣。

一开头先说了这么多,咸阳人,还有关中道上的人看到题目与童谣,他们早就笑开了:呵呵,biángbiáng面,biángbiáng面多香,多好吃呀!

外地人到咸阳,看到biángbiáng面馆上的biáng字,常常半张着嘴,惊讶地说:“哎哟哟,我的天!一个字竟然有42画,这么生僻难认的字,谁认识呀?”听到此话的咸阳人不乐意了,甚至有点小瞧人家,于是,就有了这样的话语:“啥生僻字?你到我咸阳的街道上去,随便拉住个娃娃,问他这个字叫啥字,你看他认识不认识?!”

千年流传,历史久远,留存着咸阳文化记忆而字典里电脑里查不出打不出的这个biáng字,咸阳人,从小就看到满街上的biángbiáng面招牌。对biáng字,岂能不认识?闭上眼睛,他们也能给你写出来。

biángbiáng面是有来历,是有源渊流长的故事的。该面选用关中道上出产的上好的冬小麦,磨成面粉,做biángbiáng时,舀面粉到盆里,给面中加适量的水和盐。水,不能倒得太急太猛,需徐徐地、缓缓地倒入,否则就成了伤水面,伤水面做成的面不但粘糊,还没有了筋丝,口感会大打折扣。

把面和好,先揉成一团,用锅案上用的湿布子盖严,放在案板上饧面。过半个小时左右,面饧到以后,反复揉搓,用力反复地揉搓。这一道工序甚是重要,面揉不好,把面粉里的筋丝没揉搓出来,做出来的面就稀软,就没有了嚼头。揉到揉好,面才会有了精神,才会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面揉好啦,在宽大的案板上,用擀杖,手工擀成又长又宽又厚,像裤带一样的面条。

擀面时,缠绕在擀杖上的面,落在案板上那种biángbiáng的声音。把擀好的面切成一寸多宽的长面条,两头拽住,用力在案板上biángbiáng地甩绊着,使面条更长,更有了力道。往锅里下面,面条入锅遇到翻滚沸腾的开水时,发出biáng biáng的声音。面从锅里捞出,在碗里搅拌时发出的biángbiáng声。还有吃面时,嘴里发出的biángbiáng声。

biáng,biáng,biángbiáng,就是因为制作过程中,吃这种面时,会连续发出biángbiáng的声响,于是,就将这声音带到面的名称上,biángbiáng面就这样叫开了。

呵呵,你不信试试,依着biáng字的童谣写下来,你的笔下就会出现一个高古雅致,结构复杂而又活灵活现的“biáng”字。这个看上去弯弯曲曲,如画出来一般的“biáng”字,绝对不是图案,而是一个妙曼多姿,充满着浓厚文化意味的专用字。正如武则天为自己起号造出曌字一样。曌,意为日月当空照,除了用在她的号上,在其它地方,这个字是没有用的。

滑光筋道的biángbiáng面在开水锅里煮熟啦,连同锅内下的青菜、白菜与豆芽,一起用大罩滤捞入碗里。要吃油泼的,给碗里的面上,挖一大勺优质线线辣子碾成的辣面,并放上适量的盐、味精,还有绿白相间,细碎的葱花。这时,端起一旁炒瓢里被烧得滚烫滚烫的菜子油,照着碗内面上放的辣子、盐、味精与葱花泼上去。

“嗞啦啦”,热油泼过,一团火从面上瞬间升起,旋即没有了影行,而香爽之气,“呼”地一下子就冲了出来。辣子的香辣味,葱花的爨味,被油泼了的盐与味精,也有了一种特殊的说不出来的香味。

用油去泼biángbiáng面的一瞬间,那简直是视觉、听觉与味觉的一次美好享受。

桌子上放有酱油、香醋、盐与油泼辣子罐。可根据个人不同的口味,自己去调。那些爱吃辣子的人,还嫌碗里的辣子不够多,又从辣子罐里再挖出几勺子调入碗里。biángbiáng面已被辣子染得红红的,白的是白菜,黄的是豆芽,绿的是青菜。红白黄绿都在碗里,看着,闻着都馋人,不由人要快速地端起大老碗,吸溜吸溜地吃开了。

没来咸阳,没有亲眼看过其制作过程,没有吃过biángbiáng面,是没有那个真切感觉的。真正到了咸阳,见证了这个制作过程并吃了这面,你才会发现,在咸阳吃biángbiáng面,原来是这样的一种享受!

不光是biángbiáng面,咸阳人知道,不管是吃棍棍面、扯面等等的干面,都要把面用筷子挑起来,搅拌,不断地搅拌。要让每一根面和空气充分地接触,要让每一根面都要见到调料。这样搅拌出来的面,才不会发粘发软,吃起来才香,才爽利筋道。

面搅好了,不说话了,开始吃面吧!吃一口面,咬一口生蒜,biángbiáng面加上辛辣提味的生蒜,是特有的那个香呀!

吃面的人,不吃剥过皮的蒜。每家面馆的每张桌子上,都有一个放大蒜的大碗。吃面人一边吃着面,一边剥着大蒜皮,时不时,端起热面汤喝上一口,而后会滋润地“哎一一”了一声,又低头去吃面。嘿嘿,不用问,那biángbiáng面的味道一定很好,看他们吃面时的那个欢喜劲与快活劲,你就知道了面的味道有多好。

说面是咸阳人吃食中的最爱,是他们的魂,一点也不为过。啥时候,都是他们吃面的黄金时间,顿顿吃面,绝不会厌了,烦了。一天不吃面,他们就好像少了点什么,几天不吃面,他们就会六神无主,就会手足无措,就嘟囔开了:“吃这吃那,几天不给人吃面,你看人受得了?晚上再别弄啥了,就吃面!!”这是他们给自己的老婆安排的晚饭,他们晚上要吃面。

吃biángbiáng面,老一辈咸阳人是很讲究的。城里甜水井里的水不用,要跑到城边的渭河里去挑水。他们说,井水是死水,河水是活水,用活的河水和面,下面,下出来的面更光

滑,更有筋性,比井水做出来的面好吃了许多。用河水做出来的面,也叫河水biángbiáng面,当年名头是很大的。如今街上,也有挂河水biángbiáng面招牌的,那仅仅只是挂了个名,河水受污染,多年没人再用河水做面了。

说起biángbiáng面,咸阳人自豪满满,这面,是从咸阳这块地面上走出去的风味名吃呀。说起这面的来历与传说来,他们的话就多了,故事就长了!你听听,他们是怎么样给外地来咸阳的朋友讲biángbiáng面的。

故事一:很久以前,一个穷困潦倒的秀才,从遥远偏僻的乡下,长途跋涉赶往咸阳。到了繁华的咸阳街上,饥肠辘辘,身无半文的他,漫无目的地在街上走着。街两边是雄伟高大的建筑,街上行人,个个衣服穿得光鲜齐整。突然,他听到街前方不远处传来biángbiáng的声音,好奇的他,拖着沉重的双腿,向发出biángbiáng声音的前方走去。

原来,是街边一家面馆做面发出来的声音。面馆里食客众多,有等着吃面的,也有正津津有味地吃着宽厚面条的。饿极的秀才直咽口水,此时的他,啥也不管了,壮着胆子大声喊道:“店家,给咱来一碗面!要大碗,辣子多放!”一大碗像裤带一样的面端上来了,他风卷残云一般地下了肚,那个香,那个美呀。

结账时,他据实给店家说,自己身上没有钱,店家大度,说:“没钱?算了,没钱就算了,一碗面算个啥嘛!谁还没有个难处?”秀才大为感动,心想,我不能白吃人家的面。他看店家门口没有招牌,就问起原由来。店家说,这面像裤带一样宽厚,人们叫biángbiáng面,叫了不知多少年,就是没有对应的一个字。

秀才被店家的厚憨与大气感动,想起自己经受过的苦楚,想到咸阳街上的繁华,想到店家的好,就从随身携带的搭链里取出笔,略加思索,就提起笔来边写边歌:“一点飞上天,黄河两头弯。八字大张口,言字朝上走。左一扭,右一扭。西一长,东一长。中间加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勾搭挂麻糖,坐个车车逛咸阳!”他写的这个“biáng”字,把咸阳的山川地理,把咸阳人的品行与生活都写了进去。

店家把秀才写的那个“biáng”字,刻成了biángbiáng面的招牌挂在店门口。街上卖biángbiáng面的,只有他家店门口挂着有字的招牌,生意一下子火爆起来。吃客们常说,要吃面,走,咱们去biángbiáng面那家,边欣赏那字边吃面,多好!从此以后,“biáng biáng面”从咸阳传遍了关中。

也有另外的故事。说,“biáng”字成型,是秦始皇的功劳。秦始皇建都咸阳以后,万事缠身、劳累过度的他,一连几天竟然毫无食欲。御厨做的山珍海味等等好吃好喝的,他动都不动一下,这下,可急坏了皇宫上下。急中生智的御厨,去街上买了一碗平民吃的裤带面,并端了一碗面汤回来。看到面中红的辣子绿的青菜黄的豆芽,秦始皇胃口大开,把一大碗面吃得干干净净,末了,把那一碗热面汤也喝了个底朝天。

吃完,抹了一下嘴巴的秦始皇,心满意足地问:“这是什么食物?如此美味上口?”御厨忙答:“皇上,这是biángbiáng面!”“biángbiáng面?这个biáng字怎么写?”御厨说:“biángbiáng面只是这么叫,还没有字,请皇上赐字!”秦始皇想了想,就把大秦帝国之追求,想要达到之目标写进去,御赐了一个字形复杂的“biáng”字。

民间种种的传说和附会很多,无从一一考证,但这些传说与故事,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已和“biángbiáng面”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也有人认为,这个biáng字,由多个文化元素组成,留存着咸阳人的文化记忆,传达出秦人有棱有角,大苦大乐的特有文化信息。诸如地理环境、心理品格、饮食习惯、审美追求与民族精神,等等。

biáng字中“宀”部,说明秦人有大房子住。“八”,是指由外向里,敞开的通向房子的通道。“言”是说,秦为统一天下,胸怀宽阔,广开言路,招贤纳士,揽天下英才于秦国。贤能之士来了,从“八”形敞开的通道被请进屋里,请,请坐,请上坐。

两个“糸”字,则充分说明秦地有足够多的棉花,可以纺成丝线织成布匹,冬有棉衣,夏有单衣。两个“长”,意为这里非常尊敬老人,尊敬长者。左边的“月”字,“月”字通“肉”,这块土地上有吃不完的牛羊肉,来这里的客人,任何时候都有鲜美的牛羊肉招待。也正是这牛羊肉增强了体质,使彪悍强健的秦人成为虎狼之师,统一了六国。

“马”,是出战的铁骑,也是出行的坐骑,代表了国力,也代表了财富。出战,有纵横奔驰、横扫天下的战马。出行,有马代步,相当于现在人开的车,方便快捷。“戈”则体现了秦人尚武、尚勇之精神,也是敌人来了有刀枪的一种硬汉气度。“心”,大大的心字底,传送出秦人心底宽长、忠厚朴诚与守信热忱的秉性。“车”,是秦将白起战胜赵奢后裔“马服诸侯王”,得胜回朝,坐车回咸阳的故事。

“坐个车车逛咸阳”这句话,就是为了说明,“biáng”这个字,是在大秦故都咸阳产生的。

一个biáng字,一碗biángbiáng面,有了这么丰厚的文化积淀,有了这么多的传奇故事,怎能不让咸阳人引以为傲?你说,在咸阳,端着像面盆一样的大老碗,有滋有味地吃着biángbiáng面,那该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感觉,那该是一件多么引人入胜的事情,是的,扩大而去,咸阳biángbiáng面,它不仅仅是一顿可以饱腹了的饭食啊!

2019年11月04日于驰风轩

作者简介:马腾驰,陕西礼泉人。出版有杂文集《跋涉者的足迹》,散文集《山的呼唤》,也获得报刊多种奖项,不值一提。喜爱文字,闲来写写一乐,而已,而已。

(0)

相关推荐

  • 文化怪字:biáng字,共56画,10句口诀搞懂它,你认识吗?

    导语:看到图片中的这个汉字,你是否记得在哪里见过?没错,它就是一种面条的专用汉字-(biángbiáng面),它更是陕西关中方言汉字.有人说它是个生僻字,但在我看来这个字堪称陕西的文化汉字,也有人夸张 ...

  • 丰阳玢子//“状元”就是那些干活干得好的人 ——读马腾驰《装门人》有感

    "状元"就是那些干活干得好的人 --读马腾驰<装门人>有感 · 丰阳玢子 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状元是谁?就是那些把"三十六行"的活儿干很有良心,干 ...

  • 马腾驰//老水井

    老      水      井(散文) ·马腾驰 儿时,在老家大张寨,村人吃水,都是从人工打的井里绞水. 水井,不是每家各户都有,一个巷子,也就那么几户人家有.老家的井深十几丈,打一口水井,不但要好吃 ...

  • 马腾驰//四畛地

    四    畛    地(散文) · 马腾驰 四畛地,在礼泉县与乾县交界处,是老家大张寨离村子最远的一块地.四畛地北边,紧挨乾县大墙乡赵家村最南端的地.西面,与同为大墙乡周南村最东头的地接壤.南边,和本 ...

  • 马腾驰//园爷

    园          爷(散文) ·马腾驰 园爷是我二祖父. 把二祖父叫园爷,是因为他们老弟兄们分家后,二祖父从老屋搬到园子去住(老家大张寨人,把空置的庄基地叫园子).大人们给我们说起二祖父,就有了你 ...

  • 马腾驰//我心目中的散文

    我 心 目 中 的 散 文 ·马腾驰 散文写作,专业教科书与名家大师们有很多的专论.那些专论,理论性强,而且是珍贵的经验之谈,具有指导意义,是散文写作入门的钥匙,是要走向高处的一个个台阶,值得认真学习 ...

  • 马腾驰//清明回乡祭祖

    清 明 回 乡 祭 祖(散文) ·马腾驰 清明节前几日,丝丝缕缕的春雨一直下个不停. 清明节,这个特殊的节日,在我的记忆里晴好天少,不是冷风嗖嗖地刮,就是雨刷刷地下.阴雨天,成为清明节的一个常态,一个 ...

  • 马腾驰//藏者

    藏             者 ·马腾驰 他是我多年的一位朋友,实诚厚道,良善谦逊,家在外地的一个县上.他和妻子,在县农贸市场里开了家干菜店,生意不淡不火. 他是一位真正的收藏爱好者.从年轻时开始,到 ...

  • 马腾驰//李立新这个人

    李 立 新 这 个 人(散文) ·马腾驰 如果仅仅说李立新是一个性情中人的话,那么,这个表达还不够准确,至少应该在"性情中人"前边加上"豪气的"3个字. 李立新 ...

  • 马腾驰//建陵游记

    建   陵   游   记(散文) ·马腾驰 游建陵那天,是这个春天最冷的一天.太阳虽在天上,但没有一丝的暖意.冷嗖嗖的风呼呼地刮着,路旁的草木,随着不断变换方向的风摇来摆去,清冷而孤寂. 建陵,位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