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京西古村落(4)斋堂灵岳寺·灵水村
作者:河蚌一号
周末秋游路线:
第一日:苹果园——三家店村——琉璃渠村——沿河城——爨底下
第二日:斋堂镇——灵岳寺——灵水村——回城
【斋堂与灵岳寺】
斋堂镇位于门头沟区的西部永定河畔,这里山高谷狭,沟壑纵横,东连京城,西通大漠,古往今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有“京西重镇”之称。斋堂村原是唐代古刹灵岳寺供僧侣和香客吃斋的地方,明代万历年间筑斋堂城于此,扼守古道通途,清嘉庆六年(1801年)因清水河山洪泛滥,冲毁南部城墙。1937年西城门被日军拆除。现仅存东城门,门外有一明代古戏台,保存完好。
(斋堂城东门·廓清门,拍摄于2005年,当时城台未经维修,保留了原始状态)
灵岳寺位于斋堂镇北部五公里的白铁山上,创建于唐贞观年间,辽代重建,历史早于斋堂镇。灵岳寺的寺院处于白铁山主峰前的平台上,坐北朝南,在中轴线上有山门、天王殿和释迦佛殿。寺的南部山门两侧为钟鼓楼遗址。其中天王殿为悬山式建筑,建筑设计极为巧妙,殿内供奉着四天王、韦陀及接引佛塑像。释迦佛殿为单檐庑殿顶调大脊式建筑,面积达100余平方米。
(灵岳寺大殿,始建于唐贞观年间,辽代称白铁山院,金时名灵岳寺,元朝曾进行大规模的修缮,终成京西名刹。清康熙年间,本地官员刘懋恒前来进香,见大殿出檐深远,恐日后倾圮,遂捐资在檐下加支撑立柱十六根,形成今日的独特外观。照片来自网络)
(修复后的灵岳寺,基本格局保存完好,山门后的天王殿为悬山结构,平常免费开放)
【灵水村与举人粥】
灵水村位于门头沟区斋堂镇,形成于辽金时代。古村群山环抱、附阴抱阳,藏风聚气,东进而西收,前罩髽鬏山,后靠莲花山,村依清泉而建,风水极佳。
(灵水村俯瞰,西侧高耸的为“莲花山”,“独山连花”是灵水八景之一)
(灵水村南海火龙庙,拍摄于2005年,当时寺院还未经修复)
(灵水村“灵泉”八角龙池旧貌,拍摄于2005年)
灵水村中,佛、道、儒、天主四教相融共存,形成独特宗教现象。村西莲花山下的灵泉禅寺,是灵水村最早寺庙,始建于汉代,是有文字记载北京地区最早的佛教寺院。此外还有娘娘庙、火龙王庙、文昌阁及魁星楼等庙宇,村外桑峪村还有一座建于元代的天主教堂。灵水村龙王庙前有八角龙池,曾是全村共用的水源,清康熙年间(1691年),村民共同订下村规“池内三禁:凶泼投跳,愚顽搅混,儿童汗溺。池台三禁:宰杀腥膻,饮畜作践,浆衣洗菜。”这块“三禁碑”也是北京地区最早的有关保护水源的物证。
(灵水村南海火龙庙,建于金代,古代灵水村水源充沛,故而供奉火龙王以求阴阳平衡。院内左侧为“柏抱榆”,右侧为“柏抱桑”,为寺院护法。图片左下方的“灵泉”已经加装了栏杆,灵水村因灵泉而得名。上世纪七十年代,村中开矿挖断了水脉,泉水因此干涸。)
(南海火龙庙院内的“柏抱桑”,柏树树龄很长,两棵古柏树龄已超过1800年。柏树年老后树干中空,从中生出桑树、榆树,如今桑榆已枯死,两颗古柏依然存活。)
(灵泉禅寺,拍摄于2005年,早年寺院改为小学校舍,现仅存山门)
自中国科举制度盛行以来,灵水人不断有人考取功名,据说此村共有22名举人,2名进士,特别是“名举”刘增广、刘懋衡,官职四品,德行双馨,影响了这方土地,产生了灵水村悠远流长的举人文化。
(举人刘懋恒旧宅,刘懋恒1631-1691,十六岁中举,康熙年间任山西汾州知府)
自明永乐八年(1375年)村中即有社学,村中现有多处举人故居宅院遗址,如刘懋恒、刘增广等故居。这些宅院多为三进和五进宅院,建有门楼、影壁、高台阶、大板门,过厅宽大,雕梁画柱,墙壁磨砖对缝,墙体厚实,砖雕简洁而讲究,花饰粗犷中含秀美,建筑风格具有“乡村士大夫”风范和文人风雅。
(刘增广故居,刘增广,1895年中举,历任山西左云、静乐县知县,民国后回乡兴办教育。抗战期间,随卫立煌部转战山西,1942年回乡。)
(刘增广宅前院,格局保存完好,大家可以在这儿歇歇脚、喝杯茶,和刘举人后代聊聊祖辈的故事。)
“共喝秋粥”是灵水村的传统风俗,清康熙七年(1668年)斋堂川水灾,斋堂川的百姓大多断粮断炊。举人刘懋恒和父亲刘应全商议救助灾民,他们在村中支起几口大锅,熬粥让灾民果腹充饥。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斋堂川又逢大旱,颗粒无收,刘家父子再次捐粮赈灾,帮助村民度荒。刘家父子前后共捐谷3700余石,挽救了近万人的生命。为了纪念刘懋恒父子荒年赈灾的义举,灵水人遂将立秋改为秋粥节。届时村民置办大锅,你出一把米,我出一把豆,大伙共喝“举人粥”。
(灵水秋粥节,每年立秋,灵水村民都会置办大锅,你出一把米,我出一把豆,大伙共喝“举人粥”。图片来自网上)
灵水村不仅有古民居、水系、古巷道、古树景观及其他有价值的古建筑,还保留了浓郁的民俗文化,是人们赏秋寻古的好去处。
(灵水村俯瞰,图中间的宅子就是举人刘懋恒的故宅)
下一篇:秋游榆林·榆林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