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巫山信是阳云台——范成大巫山遭雨阻(2)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
关注我哟
☀ 在这里,你会更懂巫山!
将至巫山遇雨
峡行水落惟忧雨,通昔淋浪怨行旅。
千山万山生白烟,阳台那得云如许?
笺词腾告翠帷仙,丐我一晴翻手间。
放开十二峰头色,重赋碧丛高插天。
这是范成大在峡中横石溪一带遇雨后写的一首诗。描写在峡中行船之艰难,更怕下大雨。到处都是烟雾笼罩,根本就看不清峡江美景。诗人这时突然想到唐人李贺曾有“碧丛丛,高插天,大江翻澜神曳烟”(《巫山高》)的诗句,何不请“翠帷仙(这里指巫山神女)”帮忙,马上将天放晴,收去十二峰上的云雾,这样“我”岂不可以重新写一篇“碧丛高插天”之赋呢?表现出诗人浪漫、风趣的性格。
巫山县
借马巫山县,盘舟掉石滩。
梅肥朝雨细,茶老暮烟寒。
门对高唐起,江从滟滪难。
流堆三尺在,旅梦一枝安。
范成大到巫山的时间正是梅雨季节,阴雨连绵,江水暴涨,“流堆(今称流石)”只剩三尺就要全部淹完了。而这时上水行船十分艰难。所以当船行至“掉石(今称跳石,离县城七八千米)”滩,只好请人到巫山县衙借来马匹从岸上走。
自巫山遵陆以避黑石诸滩,大雨不可行,泊驿中一日,吏士自秭归陆行者亦会
巫山信是阳云台,客行五日云不开。
阴晴何常有朝暮,夜雨少休明复来。
今朝水长不知数,没尽山根苍石堆。
东矶西矶尽如削,大滩小滩俱若雷。
不知瞿唐复何似?想见万顷淙一杯。
祗今水剂已壮矣,闻道陆程尤艰哉。
摩围隘口石生角,蹋疯坡前泥似醅。
眼前安得故园路,江沙江草便青鞋。
范成大在巫山期间因连日阴雨,这给他的行程带来很大困难,人不留客天留客,只好继续待在巫山县城等待天气好转。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心里既感焦急又很觉无奈。巫山“阳云台”,传说是朝云暮雨,但怎么夜雨稍停了一下第二天又下个不停呢?也不知瞿塘峡怎么样,一定是波涛汹涌难以行船。尤其是黑石滩(在瞿塘峡内,黑石滩属巫山地界)更是天下至险,这个季节根本就无法过,听说陆路更艰难,隘口摩天,到处石角嶙峋,而蹋疯坡的稀泥像酒糟一样怎可行走!这怎能像我的故乡可以穿着青色布鞋在江边长着青草的路上散步闲玩?诗人身在巫山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雨终于住了,范成大离开巫山继续向瞿唐进发。他心里很高兴,在《离巫山好晴,午后入瞿塘关,憩高齐半日》一诗里我们可以看出。诗说:
一昨题诗诉苦霖,果然连夜卷曾阴。
尽收行雨瑶姬赐,不徇世情巫峡心。
喜鹊满枝朝日淡,哀猿何处宿云深?
水门山径高齐外,一枕清风屏万金。
他说感谢神女恩赐,将行雨尽收,天气放晴,才方便赶路。太阳终于出来,喜鹊在枝头跳来跳去,欢歌不停,那一缕缕清风吹拂着,让人感觉无比惬意,真比得了万两黄金。
大山如墙缺,小山如冢累。
众山直下看,方知此峰危。
木末见夔峡,一沟盎春泥。
中有天下险,造化真儿嬉。
峰顶不满笑,舟中鬓成丝。
登高尚超览,况乃绝俗姿。
这首诗题名《燕子坡》,诗人主要描写燕子坡周围的大小山形如“墙缺”“冢累”。站在这里可以看到天下至险的夔峡,但却根本看不到这里的山民有多少笑容,而峡江船里过往的客旅也愁白了鬓发。只是我觉得登上这坡顶倒还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地方,何况这里的景色真的很美不同一般。光绪《巫山县志·山川志》载:“燕子坡,县西北六十里,与乌飞岩相对。宋范成大有诗。”“乌飞岩,县西南60里,与燕子坡相对。王十朋诗“坡名燕子燕思归,岩曰乌飞乌倦飞。乌飞水经其下。”
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
瑶姬家山高插天,碧丛奇秀古未传。
向来题目经楚客,名字径度岷峨前。
是邪非邪莽谁识?乔林古庙常秋色。
暮去行雨朝行云,翠帷瑶席知何人?
峡船一息且千里,五两竿头见幡尾。
仰窥仙馆至今疑,行人问讯居人指。
千年遗恨何当申,阳台愁绝如荒村。
高唐赋里人如画,玉色頩颜元不嫁。
后来饥客眼长寒,浪传乐府吹复弹。
此事牵连到温洛,更怜尘袜有无间。
君不见天孙住在银涛许,尘间犹作儿女语。
公家春风锦瑟傍,莫为此图虚断肠。
这首诗的原题是:“韩无咎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息弥襟。余尝考宋玉谈朝云事,漫称先王时,本无据依,及襄王梦之,命玉为赋,但云‘頩颜怒以自持兮,曾不可乎犯干’后世弗察,一切溷以媟语(溷,hùn,通混;媟语,xiè yǔ,轻薄或淫秽的言词),曹子建赋宓妃,亦感此而用,此嘲谁当解者?辄用此意,次韵和呈,以资抚掌。”韩无咎即韩元吉(1118~1187),南宋词人。字无咎,号南涧。开封雍邱人。韩元吉词多抒发山林情趣,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是范成大的好友,彼此唱和颇多。范成大因为看到他的好友韩无咎写的一首题巫山图诗后,感触很深,便写了这首诗。他的原诗题很长,旗帜鲜明表明了自己对宋玉所写《高唐赋》《神女赋》的看法,以及对世人“一切溷以媟语”的愤慨。而诗作则围绕这种思想展开论述:神女瑶姬居住的地方,世人的误解,以至千年遗恨、阳台愁绝。
巫山古代有畬田耕作的风俗。畬田,是一种先放火烧荒,然后再在灰土中撒种的耕种方法。那么,这种古老的耕种方法究竟起自何时,我们尚无资料准确地给予界定。虽然古代反映畬田风俗的诗却很多,但往往只是只言片语,不足以说明问题。而诗人范成大当时把所闻所见写成《劳畬耕》一诗,为我们详尽地描绘了一幅巫山古代畬田图。诗说:
峡农生甚艰,斫畬大山巅。
赤埴无土膏,三刀财一田。
颇具穴居智,占雨先燎原。
雨来亟下种,不尔生不蕃。
麦穗黄剪剪,豆苗绿芊芊。
饼饵了长夏,更迟秋粟繁。
税亩不什一,遗秉得餍餐。
何曾识粳稻,扪腹尝果然。
我知吴农事,请为峡农言。
吴田黑壤腴,吴米玉粒鲜。
长腰匏犀瘦,齐头珠颗圆。
红莲胜雕胡,香子馥秋兰。
或收虞舜余,或自占城传。
早籼与晚罢,滥吹甑甗间。
不辞春养禾,但畏秋输官。
奸吏大雀鼠,盗胥众螟蝝。
掠剩增釜区,取盈折缗钱。
两钟致一斛,未免催租瘢。
重以私债迫,逃屋无炊烟。
晶晶云子饭,生世不下咽。
食者定游手,种者长充涎。
不如峡农饱,豆麦终残年。
更为可贵的是,范成大在作这首诗时,还有一段序把巫山的这种古老、原始粗放、因地制宜的畬田耕种方法,介绍得非常具体:“畬田,峡中刀耕火种之地也。春初斫山,众木尽蹶。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火之,借其灰以粪。明日雨作,乘热土下种,即苗盛倍收。无雨反是。山多硗确,地力薄,则一再斫烧始可蓺(yì,种的意思)。春种麦豆,作饼饵以度夏,秋则粟熟矣。官输甚微,巫山民以收粟三百斛为率,财用三四斛了二税。食三物以终年。虽平生不识杭稻,而未尝苦饥。余因记。吴中号多嘉谷,而公私之输顾重,田家得粒食者无几,峡农之不若也。作诗以劳之。”这无疑为我们研究古代三峡地区的一些生产生活方式,保留了一份十分宝贵的资料。
畬田,这种古老的耕作方法,事实上在三峡地区的今天,仍然可看到其影子。每当开种时,农民们便将一些树枝草皮架好堆上泥土,一层一层的,然后点燃,称之为“烧火土”,烧好的“火土”主要作为肥料用。毋庸质疑,古代三峡地区的“畬田”方法,在当时农业科技不发达,尚无“化肥”可资利用时,不失为一种因地制宜的好办法。但现在却不宜提倡而且应该禁止,因为此法虽然可以获得一些收成,但森林植被却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如果要算总账,确实是件弊多利少划不来的事情。
《吴船录》是范成大结束任四川制置使任职,由成都出发,在乘船返回故乡平江石湖的旅途中,萃其所见所闻而写成的日记式游记。其行文洗练简洁,生动活泼,声情并茂,既是一部十分难得的可读性极强的游记散文,也是一部极具研究价值的反映宋代尤其是三峡地区历史地理、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物产生计的历史传记。现将有关巫山的记录,节录于后以供资政之用。
石湖居士以淳熙丁酉岁五月二十九日戊辰离成都。……丙辰。泊夔州。丁巳。水长未已,辰、巳时,遂决解维。十五里,至瞿唐口,水平如席。……(以下在巫山境内,笔者注)
峡中两岸,高岩峻壁,斧凿之痕皴皴然,而黑石滩最号崄恶。两山束江骤起,水势不及平,两边高而中洼下,状如茶碾之槽,舟楫易以倾侧,谓之茶槽齐,万万不可行。余来,水势适平,免所谓茶槽者。又水大涨,渰没草木,谓之青草齐,则诸滩之上,水宽少浪,可以犯之而行。余之来,水未能尽漫草木,但名草根齐,法亦不可涉,然犯难以行,不可回首也。
十五里,至大溪口。水稍阔,山亦差远,夔峡之险纾矣。
七十里,至巫山县宿。县人云:“昨夕水大涨,滟滪恰在船底,故可下夔峡。至巫峡则不然,则须水退十丈乃可。”是夕,水骤退数丈,同行者皆有喜色。
戊午。乘水退下巫峡,滩泷稠险, 淖洄洑,其危又过夔峡。
三十五里,至神女庙。庙前滩尤汹怒,十二峰俱在北岸,前后蔽亏,不能足其数。最东一峰尤奇绝,其顶分两歧,如双玉 插半霄,最西一峰似之而差小。余峰皆郁嵂非常,但不如两峰之诡特。相传一峰之上,有文曰“巫”,不暇访寻。自县行半里,即入峡。时辰巳间,日未当午,峡间陡暗如昏暮,举头仅有天数尺耳。两壁皆是奇山,其可儗十二峰者甚多。烟云映发,应接不暇,如是者百余里,富哉其观山也。十二峰皆有名,不甚切,事不足录。
神女庙乃在诸峰对岸小冈之上,所谓阳云台、高唐观,人云在来鹤峰上,亦未必是。神女之事,据宋玉赋云以讽襄王,其词亦止乎礼义,如“玉色頩以赪颜”“羌不可兮犯干”之语,可以概见。后世不詧,一切以儿女子亵之。余尝作前后《巫山高》以辩。今庙中石刻引《墉城记》:瑶姬,西王母之女,称云华夫人,助禹驱鬼神,斩石疏波,有功见纪,今封妙用真人,庙额曰凝真观,从祀有白马将军,俗传所驱之神也。
巫峡山最嘉处,不问阴晴,常多云气,映带飘拂,不可绘画,余两过其下,所见皆然。岂余经过时偶如此,抑其地固然?“行云”之语,亦有所据依耶?世传巫山图,皆非是;虽夔府官廨中所画亦不类。余令画史以小舠泛中流摹写,始得形似。今好事者所藏,举不若余图之真也。
庙有驯鸦,客舟将来,则迓于数里之外,或直至县。下船过,亦送数里。人以饼饵掷空,鸦仰喙承取不失一。土人谓之神鸦,亦谓之迎船鸦。(以下已至巴东,不录)
在《吴船录》巫山段里,范成大描绘了黑石滩的险恶,行船的难易时间;巫峡的滩泷稠险, 淖洄洑;神女庙的具体位置,庙前滩涂汹怒及驯鸦迎客,剪刀峰的诡特;宋玉赋高唐、神女之本意;巫峡之最大特别处,图绘巫山十二峰之始末。
范成大在巫山的时间并不长,但他却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尤其是他的《畬田耕》《吴船录》对巫山的民风民俗、名胜古迹都作了最为详尽的记录。《吴船录》记录行程上万里,数十个州县,只有巫山占的篇幅最大,文字最多。对于我们研究古代三峡尤其是巫山文化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完)
点击红色标题可阅读《巫山信是阳云台——范成大巫山遭雨阻(1)》
如何关注
①复制本微信号“wsrwdl”,在“添加朋友”中粘贴并搜索号码、关注;
②点击微信右上角的“…”,会出现“添加朋友”,进入“查找公众号”,输入公众号名称“巫山人文地理”,即可找到、关注;
③用手机扫一扫下图或长按下图,选择“识别二维码”,然后关注。
主 编:刘庆芳
微信号:461269457
投 稿:cqwslqf@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