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YO《我们为何怕接受“好”》
我们为何怕接受“好”
自打小学记事多点起,我就发现我周围的许多同学都不敢接受别人对他(她) 的赞美,现在我念了大学,竟觉得这一现象更甚。
前不久,我背着书包等着同一寝室的好友,准备一起到田径馆集合跑早操。由于比较晚了但她还在磨磨蹭蹭的,我便焦急地抱怨了一句“早上你比我起得早,怎么到最后你老是要我等呢?”没想到她仿佛大吃了一惊,尖着嗓子就问“我哪里起得早啦!?”本来我只是希望她能够反省一下自己的磨蹭,让她动作快一些,可真是没想到她会这样回答,因为我说的的确是事实——她每天都是我们寝室头一两个起床的。待她收拾完后我们赶赴操场,在下楼梯的时候,我问她起得早又不是什么罪过,干嘛要否定它呢?她只是又再三重复了几遍她并没有起早,但除了坚持她的观点,她也说不出个为什么来,害我好不憋屈。
从这件事中我又想起了其他例子,比如在学校的时候好多人会夸学霸学神们考得真好,真厉害。这时学霸学神们往往在第一时间回应说“哪有”,而后便举出为数不多的挂科经历,更有人借助于“幸运说”。但所有人都清楚地知道他们确是真材实料的学霸学神。再如一同学在拼命写作业,另一同学经过他(她)身边看到后夸一句“真刻苦”,那个被夸的同学便会说“这个还真没有,我在家尽玩呢”,实际上大家也都知道该同学不管在哪都是勤奋读书,刻苦学习的。这样的例子在学校里随处可见。我们知道有很多人是喜欢吹牛皮自夸自大的,但在这种现象里却是受到别人的夸奖,自己却自夸自小的。
身为学生中的一名,我对此已司空见惯。,甚至自己有时也是如此。现在细细想来,我找到了以下几个原因。第一,被赞者之所以“打死”也不承认自己的“好”,或许就是一种流传下来的“套路”,即一人夸奖,一人否定。至于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种“套路”,是因为称赞者褒义的赞美已经变异成为了一种贬义的意义。拿上面的例子来说,称赞者夸同学“你真刻苦”看似是感叹那位同学很勤奋吧,但其实在我们学生圈里它暗藏着的潜台词是“你个书呆子,整天就知道学习。”所以不管称赞者是否真心称赞,被赞者听到这话,第一反应会觉得称赞者是在调侃贬低自己。为了寻求安全感,他们便得尽量否认这一说法。第二,哲学上说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部环境固然会影响大家的反应,但不管怎么说,最主要的原因应该还是自身的原因。从这一角度来谈的话,这就要归结于被赞者的心理在作怪了。也许是被赞者不够自信,所以才表现得过度谦虚。比如有人说你厉害,你可能就会想这次是考好了,万一下次就考砸了,那不是显得自己太自大了吗?为了给不知道哪次会出现的失败找个台阶下,有人就会刻意贬低自己。也许是想显得自己很厉害,这就带有一种虚荣的意味。还是拿称赞者说“你真勤奋”进行分析,被赞者不承认自己勤奋,其实是在向同学暗示“我并不是因为勤奋才考好的,你看我整天玩就能考好。”
我不是心理专家,但从我就这一现象对自己及周围同学的观察来看,上述是让同学们不敢接受“好”的几大原因。中国学生的极端谦逊使我想到了西方国家勇于表现,是什么就是什么的耿直态度。以前在书上看到过在西方国家的公司应聘,考官问“你能够胜任这份工作吗”,如果你没有很肯定直接地回答“Yes”,他就会立即淘汰你。因为他们不了解你是否有实力,但既然你没说“Yes”,他们也就相信你确实没有能力去做这份工作。
要我说,自己有“好”绝不是一个罪过,没有必要把自己的“好”藏着掖着甚至有意抹灭它。虽然谦虚是一个美德,但过度谦虚以至于否认事实贬低自己则是一种病态的表现。当他人在实事求是地说我们的“好”的时候,我们可以笑一笑试着接受而不是费尽心思编造各种理由加以否认。而称赞者也应真心实意地说人家“好”才是,这也是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