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真是仙人下凡吗?看杜甫这首“追星”诗,才明白诗仙的悲哀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 ◆ ◆

内容来源 | 杜甫
图片来源 | 网络(侵删)

◆ ◆ ◆

李白到底是个怎样的人?自古以来,人们把所有浪漫情怀都给了李白,他好酒,所以是酒仙,他的诗难以超越,所以是诗仙,老前辈贺知章见他第一面,就惊呼谪仙人,就连他的死,也是水中捞月,似乎李白从来就不是一个凡人,他是天仙下凡,来人间走一遭,顺便留下点传说。果真如此吗,看看小迷弟杜甫怎么说。
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起句一个“秋”字,隐隐有点悲哀的预感,屈原《离骚》一句“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自此之后,秋天就被注入了悲的意象。李白在唐玄宗三载被放还,还给了许多金银厚待,但这是李白想要的吗?
如果是,他做个翰林供奉,一辈子给皇帝当御用文人,或者带着皇帝赏赐的金银钱财,肆意挥霍,何乐而不为呢?可荣华富贵从来不是李白的追求,他是要建功立业,然后飘然而去,这是一个天才的理想人生,可你知道,太过理想化的东西,在现实中必然一次又一次被折辱。
李白理想的落空,是早已注定的,杜甫与李白相识,正是李白被赐金放还途中,李白的浪漫,让他不承认、或不愿意承认自己理想的落空,但杜甫是现实的,他对李白有着深深的理解,所以“秋来相顾尚飘蓬”,李白求仕失败,他的一切追求都如秋天的飘蓬,都随风而去,飘零落拓。
那你既然不能求仕,就去求隐嘛,“未就丹砂愧葛洪”,或仕或隐,你总得走一条路,从情感上来说,李白本就是个好道的人,他一直有对道家神仙的向往,后来也真的做了道士,他有诗云:“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但从理智上来讲,他比谁都清楚求道炼丹就是扯淡,否则也不可能写诗讽刺秦始皇说:“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古风》)
李白为什么会这么纠结呢?在古人心里,求隐和求仙往往是一体的,求隐不一定要求仙,如陶渊明,但求仙一定要隐起来,对尘世失望后,就把精神寄托在隐或仙上。李白抱着一腔热血去求仕,却被皇帝当成专门歌功颂德的御用文人,他该是多么失落,归来后就用求仙来超脱自己。
但他明明知道这是扯淡,又如何甘心于求仙问道呢,所以啊,李白是挣扎的,他对人世失望,所以求仙求隐,但他又做不到完全出世,心中始终抱有理想,“未就丹砂愧葛洪”一句,有人说是杜甫在规劝李白,其实杜甫是最懂李白的人,他看懂了李白的挣扎,以及挣扎之后的徒劳。
那么好,第一句写李白求仕,失败了,第二句写李白求隐,又失败了,怎么办呢?只好“痛饮狂歌空度日”。虽然只是初见,但杜甫真是太了解李白了,求仕不成功,求隐不甘心,如何才能解脱呢,只是“痛饮狂歌”,他除了痛饮狂歌还能做什么呢,可是痛饮狂歌就能解脱吗,并不能,所以“空度日”,这是何等沉痛的三个字啊,即使痛饮狂歌来麻痹自己,也只不过是暂时的逃避而已,理想的落空可以凭借痛饮狂歌来弥补吗,不可以。
最后“飞扬跋扈为谁雄”,读李白的诗,无论前面多落寞,到最后一定会扬起来的,杜甫写李白,也是如此,他比谁都了解李白,知道这位诗仙不会就此沉落,所以前三句写完所有的落空之后,最后扬起来了,飞扬跋扈是天才的狂放,为谁雄,是天才的寂寞。
就像李白一生爱以大鹏自比一样,他就是一只大鹏鸟,“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临路歌》),一生不羁的天才,最终寂寞地陨落。
杜甫真的是太了解李白了,闻一多先生说,李白和杜甫的相遇,就像太阳和月亮走在了一起,嘿嘿,日月同辉,也只有杜甫,才会如此了解李白啊!

————  / END /  ————

推荐阅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