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为何对历史和心理如此喜爱? 2024-08-06 21:39:06 可能有朋友早已注意到,文章尾部的介绍中我谈到自己酷爱历史和心理。这些书其实不关乎有用无用,它们最主要的是能让人在这繁忙的世界中找到一点属于自己的影子。为什么这么说呢?可能有朋友也注意到了,如今互联网上到处都有各种各样的资讯,时常弄得自己心神不定。举个例子,今天你在一篇新媒体文章上看到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去教育孩子,你觉得很有道理。明天另外一篇文章又让你觉得有道理。那你该如何去教育孩子呢?总不能一天一个方法吧!老子在《道德经》里有言:“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治理国家就像做小鱼小虾这样的菜,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随意去翻炒,因为次数多了容易弄坏。这样的例子,在近几十年就有,相信就不用多说了。同样的,对于孩子的教育,你今天一个说法,明天一个教法,那孩子没有发育成熟的大脑就蒙圈了,“到底应该听从哪个?”因此,我们说如今是信息过载也好,说信息不对称也行,反正就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很多人压根分不清孰是孰非。看到互联网上某种消息传出,定力不强的人就坐不住了,认为什么赚钱就去干什么。但却没有想过,消息传到你这里时,已经经过了多少人的手或口。等你想着去加入时,即便能赚钱,人家也已经赚得盆满钵满,准备清仓走人了。还有那些成功学、鸡汤文、情感文等等,完全正确的废话说了一大堆,但也没见着几个成功的人是因为这些文章所成功的。面对以上这些种种现象,其实历史和心理就已经给了我们答案。我们从中去看千人千面,用心理去解读历史,用历史的演变来佐证心理的论证。这样,或许我们才能真正培养起自己的一些定力。我们要读书,读那些名人传记,如《居里夫人》、《爱因斯坦》、《达芬奇》,王阳明、曾国藩、李嘉诚、柳传志、任正非、马云等;也要读《春秋》《史记》《诗经》《论语》《道德经》《了凡四训》等这些充满智慧的书籍。你会发现,之后很多的文章,大同小异,都是上面这些文章的改写或者翻版,只不过被弄得乌七八黑,也常常颠三倒四,让那些读者爽完就完了。然而书籍的价值或者说用途却不是用来这样的,而是人们通过阅读经典书籍,能从中汲取到一种向上向善向阳的力量,而且会让阅读者产生幸福的心流。这是那些能让人爽却有害的自媒体文章所不具备的。比如,有的人可能会在百度上或者浏览器上看那些推荐的自媒体文章,什么“出轨”、“离婚”、“家暴”、“某某成功人士披露”等等,看完一篇又一篇,看得还挺认真的。但是,当你关掉手机后,你问一下自己,收获了什么呢?基本没有,但是你的时间已经被占用了。更何况如今的大数据“杀熟”,也就是“投你所好式推荐”,你在某一篇关于出轨离婚的文章前停留几秒,之后给你推荐的都是与之相关的。这点,大家在那些娱乐、社交以及购物平台上早已经知道了。这些都是大数据杀熟。投你所好式推荐有什么坏处呢?它能让你长时间待在一个封闭的圈子里,时间长了就会陷入“信息的回音壁”中,让你以为你所看见的,就是真实的,其实不然。(参考阅读:待在“回音室”的人,正在丧失思考能力)就像《皇帝的新装》里面,周围的人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愚笨,皇帝也相信自己很聪明,结果就是一国的国君裸身在街上供市民观看,还自以为是新衣的漂亮才引来如此多的观众。曾经有一段时间,情绪低落,在某听歌软件上循环一首歌,之后它就一直给我推荐相关的歌曲,弄得我整个人都不好了,差点得抑郁症。最后,以卸载该软件而告终。高考毕业后也注册了微博,但已经有好久没去看过它是什么样子了。像什么微信朋友圈,很多APP的通知,我都关掉了。因为我开始知道,我所要知道的,我自会去查明;而那些新发生的,最终也会以某种方式进入我的眼球,我不必随时去关注。这样就不会浪费我很多的精力。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工作学习之余,留下更多的时间多用来沉淀自己和陪伴家人,这样且不更好。今年回到家,家中长辈亲戚都在问一个难得问答的问题,那就是说某某地方有个姑娘,要不要看一下。对于未来的另一半,我只有一条要求,或者说是标准:乐于接受新知,愿意去学习。至于其他的,一概不问。没技能,没高的学历、这些都可以通过不断学习获得,但是不愿意学习,那可就有点难以理解了。一个家庭的组建,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而是双方的砥砺加持。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从历史轴上的长期来看,组建家庭就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大的一笔投资,看的是未来成长。一个好的伴侣,是同学、也是征途驴友。更重要的是,一个学习成长型的人,不会固化自己,未来可期。就像去年的我中途放弃了备战半年的考研,可能失去了一种活法,但另一种也未必不好。不继续上学,并不意味着就不继续学习。当然,对于这些,我也一直在学习中,为成长。 赞 (0) 相关推荐 堪称“小辣椒”的2岁,到底有多可怕?这一时期不管教很容易定性 大多数家长会发现孩子到了2岁后会变得特别倔强,相较于之前的呆萌,两岁大的孩子表现出了更强的个性特质.于是有不少父母把自家两岁大的孩子称作是"小辣椒",碰也碰不得,管也管不得.虽然两 ... 微博之论 -68 |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什么意思,如何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依我之见,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话没错.但,我们要厘清楚,怎么做才是真的很好做到,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父母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解答,是能帮助我们确立养育方向的.养育如走路,方向错了,再早出发,也 ... 这次,我给自己摁下了暂停键——学习《道德经的智慧与应用》(5) 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从小,我是一个爱阅读的好孩子,长大后,这个习惯一直没改变,受我的影响,孩子也同样地热爱阅读. 阅读使我爱上写作,至今为止,我写了三百多篇育儿文章.孩子从小到大,没有任何学 ... 江一:孩子的读写,要具体,更要抽象 孩子的读写,要具体,更要抽象 文/江一 "老师,您说要想写好文章,一定要读一些书,可是我没有时间读怎么办?"学生问. "这就是尴尬的情况了,文化哲学经典作品,如老庄的书籍 ... 给孩子报很多兴趣班,为何是“智商税”?这才是孩子必须要会的…… 关于对学历史的评价,中外名人都有过相同的见解: 著名哲学家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 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唐朝天子李世民说: ... 心理学书籍 健康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并首先受到预防医学界的重视.它是在医学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的形势下出现的.美国从节约医疗保健经费开支与降低发病率的目的出发 ... 姓氏文化学者冯志亮浅谈詹姓的历史发展 詹 詹姓是中国人常见的姓氏,在姓氏排行榜中列第一百二十七位,在广东.江西.湖北等地分布居多.当代詹姓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1%,总人口大约有147万. 得姓始祖詹文侯.西周时期,周武王历十世到周宣 ... 从“西域”到“西洋”,浅谈“西方”一词在历史上的观念变迁 在我国历史上,"西方"一词是一个含混不清的名称,它和历史上中西交通密切相关联,而这个名称也历经了千年的历史演变和发展. 要深入理解"西方"这个词,需要理解它在历 ... 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浅谈篆书发展的历史脉络和篆书的书写艺术性 原创松风阁书法日讲2019-04-18 22:12:53 小篆是在大篆的基础上发展来的,小篆是大篆的简写,我们要想说清楚篆书书写的难度,我们就必须从篆书产生的历史以及篆书的特点,这两个大方面进行讨论, ... 浅谈罗马中世纪的历史(1) 文/图/潘长宏 2021年8月18日 2000多年前,古代罗马国家曾吞并整个地中海地区,势力范围东至两河流域,西至不列颠,南抵北非撒哈拉沙漠,北至多瑙河,地跨欧亚非三大洲,成为古代世界屈指可数的大帝国 ... 浅谈罗马中世纪的历史(2) 公元1-2世纪,罗马帝国出现了一个最繁荣.富强的时代,即所谓的"黄金时代".但是,繁荣外表背后隐藏着可怕的衰落迹象:大土地所有者巧取豪夺侵吞小农的土地,造成意大利长期性土地危机:对 ... 浅谈'天线和通信历史' 学个Antenna是以天线仿真和调试为主,理论原理为辅的干货天线技术专栏,包括天线入门知识以及各类天线的原理简介.仿真软件建模.设计.调试过程及思路.如有想看到的内容或技术问题,可以在文尾写下留言. ... 浅谈班主任如何开展培智班级心理辅导 浅谈班主任如何开展培智班级心理辅导 郜欢欢 新安县特殊教育学校 青少年时期是学生身心发展最重要的时期,特殊儿童的心智还未成熟,人生经验更为不足,成长道路上会碰到许多社会适应性的问题.因为心理发展与生理 ... 浅谈罗马中世纪的历史(7) 拜占庭美术等 中世纪艺术一般指5-15世纪的西方美术.主要表现在建筑的高度发展,各种形式的大教堂,如拜占庭教堂.罗马式教堂.哥特式教堂在艺术上和工程设计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雕刻.镶嵌画.壁画.插图画 ... 浅谈罗马中世纪的历史(8) 从盎格鲁·撒克逊原始的步兵到拥有骑兵的汪达尔人和西哥特人 在罗马帝国晚期,有一个从军事上原始的步兵到骑兵武装的军事队伍.我们说中世纪早期,创造出重型装甲,以卡塔普拉特类型的战士作为骑兵,这是公元五世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