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史上的全才——苏轼(有视频讲解)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奇才、全才。诗、书、画三绝,天下文章宗师,唐宋八大家之一,《前赤壁赋》《后赤壁赋》无论文采还是思想,都是一座丰碑。
开宋词的豪放一派。“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卓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南宋俞文豹《吹剑录》
苏轼不仅是一位文人,他还有着中国文人士大夫的济世苍生、家国情怀。
黄州瘟疫爆发,死人无数,苏轼痛心疾首,却苦无良策,而此时巢谷用祖传秘方“圣散子”治好处于死亡边缘的百姓。由于祖训,巢谷不愿拿出秘方。苏轼久久相劝才勉强同意传于苏轼,但要苏轼于松江水发誓不得传于他人,苏轼怀着一颗博爱之心食言,传给名医庞安常,庞安常没有辜负苏轼,制药救济于瘟疫中的百姓。最后在他的著作《伤寒总病论》中附着此方,从此传于后世。
苏轼还是一位有血性有个性有真性情的人。他既有高雅之趣,又有烟火气。
东坡曰:“鲁直(黄庭坚字)近字虽清劲,而笔势有时太瘦,几如树梢挂蛇。”山谷曰:“公之字固不敢轻论,然间觉褊浅,亦甚似石压蛤蟆。”二公大笑,以为深中其病。
——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三
在黄州最为困顿之时,他发现了猪肉最好的吃法。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yǎn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诗作赏析
饮湖上初晴后雨一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首诗是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所作,当时苏轼36岁。因苏轼上书反对王安石变法,未被采纳,不容于朝廷,自请外调任杭州通判。
苏轼和朋友们在西湖上乘船游宴,边赏景边饮酒。刚开始西湖天气晴朗,阳光明丽,湖面波光闪烁,一派湖光山色令人赏心悦目。天有不测风云,不久下起了蒙蒙细雨。
西湖被烟雨缭绕,山色如蒙着一层薄纱,风姿绰约,这一奇景更有令人意想不到的美。苏轼等人在船上边饮酒边欣赏这难得的晴雨交错中的西湖景色。饱览了西湖上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生性喜好山水美景的苏轼被这奇丽情景所深深打动,不由为西湖美丽赞叹,挥笔写下了两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这首诗是其中的第二首。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一睛一雨,一好一奇,人的情绪不随外界而移,而是泰然处之,无论是睛还是雨,都能欣赏它的美,享受它的馈赠,一种开阔豁达的心胸展示出来。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施是春秋末期,吴国要灭越国,越王勾践送给吴王的美女,这是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成语“沉鱼落雁”是说她在河边浣纱时,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泳,渐渐地沉到河底。侧面烘托的手法。苏轼把西湖比作西施,可见西湖在他心中的那份美。
“淡妆”略施粉黛,西施就如出清水出芙蓉;“浓抹”画一个浓妆,更显得雍容华贵,气度不凡。
西湖在晴日是美丽的,在雨中也是妖娆的,所以是无论晴与雨总相宜。
体现苏轼离开京城到杭州任职的旷达心胸。
文化常识积累
1、《饮湖上初晴后雨》是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所作, 句表明是晴天, 句说明下了雨,可是无论是晴是雨,西湖都美的。后人用 句诗来形容事情做得得体。
2、苏轼的文学成就很高,他写赤壁的文章是《 》和《 》他写赤壁的词是《 》其中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3、苏轼不仅文学成就高,他的书法在整个宋朝也是被人尊崇的,所以人们概括宋朝四大书法家用他们的姓称为“ 、 、 、 ”。
4、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三大行书,其中一个是王羲之的《 》另一位是颜真卿的《祭侄季明文稿》是后一个是苏轼的《 》。
5、苏轼还是一位美食家,以他句子命名的美食你知道的有 , , 。
答案将在课堂上进行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