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 徽 知 识 大 全(二)
国 徽 知 识 大 全(二)
国徽,代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是国之徽、民之魂。
但新中国成立逾70年,国徽图案颁布逾6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颁布逾28年,仍然有很多人对国徽问题知之甚少。有为数不少的读者在各类媒体发问:新中国什么时候开始悬挂国徽?开国大典天安门城楼有没有悬挂国徽?国徽什么时间诞生?国徽图案代表什么?国徽是什么颜色?国徽何时开始立法 ?……
本专辑一网打尽有关国徽的所有问题,划分“国徽图案专区”、“国徽浮雕专区”、“国徽法专区”,分门别类以一问一答方式加以述评。您想知道的国徽问题,在此都有答案。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浮雕专区
17问:新中国什么时间开始悬挂国徽?
答:1950年10月1日。
新中国成立,国徽设计这项工作由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周总理在开国大典后指示:“必须让国徽在国庆一周年之时挂上天安门城楼”。
1950年10月1日是新中国的第一个国庆日,也是庄严、富丽、凝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向全国、全世界首秀身姿喜庆日子。这一天,天安门、政务院、怀仁堂、外交部和北京市、上海市以及全国六大行政区(军政委员会)同时悬挂国徽,国外各驻外领、使馆也在这一刻,悬挂代表主权国家标志和象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18问:全国大规模制作和悬挂国徽时间安排?
答:1950年10 月23日中央安排大规模制作国徽,要求1951年1月1日全国省、市、县各级政府机关必须悬挂国徽。
建国一周年庆典,由于时间仓促,制作的国徽浮雕只能保证天安门、政务院、怀仁堂、外交部、北京市、上海市以及全国六大行政区(军政委员会)和国外各驻外领、使馆悬挂,其它需悬挂国徽的机构和场所未能顾及。
1950年10 月23日,《余心清关于大规模制作国徽分发给省、市、县各级政府机关悬挂问题的报告》经周恩来批复后,全国拟制作中号(80厘米)国徽52座,小号(60厘米)国徽2150座,供各级政府悬挂。
1950年10 月25日,《中央人民政府中央委员会关于省、市、县各级政府悬挂的国徽有各大行政区制造致东北人民政府、华东、华南、西北、西南军政委员会函》要求:“函到之后,即请指定负责人员研究制作,期能于一九五O年年底以前制出分发到各级政府机构,于一九五一年元旦同时悬挂。”
1951年1 月1日,除极边远地区外,全国应悬挂国徽的机构和场所大部悬挂国徽,庆祝元旦。
19问:1951年1月1日悬挂的国徽制作工艺和材质?
答:木模翻砂浇铸,铸铝为主,极少量铸铜,有否木质的不详。
1950年建国一周年庆典,全国六大行政区(军政委员会)以及北京市、上海市悬挂的国徽,是上海木模翻砂浇铸的直径100厘米铜质国徽。
1950年10 月23日,《余心清关于大规模制作国徽分发给省、市、县各级政府机关悬挂问题的报告》注明:“制法用木刻浮雕翻砂浇铸。”
1950年10 月25日,《中央人民政府中央委员会关于省、市、县各级政府悬挂的国徽有各大行政区制造致东北人民政府、华东、华南、西北、西南军政委员会函》要求:“为求坚固耐用,凡是在建筑物上悬挂的以不用木质的为宜,可用铜或铝制作。铜与铝相较又以铝质的为好,因铝较铜轻,需要的材料少,用费低。”
为什么不采用“钢模轧制法”?一是钢模短时间无法完成,二是当时的工艺技术尚无法保证。
20问:开国大典天安门城楼有没有悬挂国徽?
答:没有。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开国大典,在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声乐中,毛泽东主席亲手升起了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但当天在本应悬挂国徽的位置并没有国徽悬挂,代之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横幅。
21问:开国大典天安门城楼为什么没有悬挂国徽?
答:因为国徽图案的方案未能选定。
1949年7月4日,负责拟定国徽、国旗及国歌的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常委会第六小组,决定发布国徽、国旗图案及国歌辞谱征集启事。9月25日晚,在中南海丰泽园由毛泽东和周恩来主持的国徽、国旗及国歌座谈会上,由于与会者对国徽图案意见很不统一。毛泽东感到马上拿出国徽方案很不现实,他最后决定:“原小组继续存在,再去设计。”
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了“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通过了《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由于国徽图案还没有落实,国徽方案没能列入议案讨论。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天安门城楼没有悬挂国徽。
22问:天安门城楼什么时候开始悬挂国徽?
答:1950年10月1日。
1950年10月1日建国一周年庆典,天安门城楼首次悬挂国徽。首次悬挂的国徽,是国庆一周年前临时赶制的木质国徽。
23问:天安门城楼一共悬挂过几枚国徽?
答:天安门城楼悬挂的国徽更换了三次,一共悬挂过四枚国徽。
1950年10月1日建国一周年庆典,天安门城楼首次悬挂国徽。这是天安门城楼悬挂的第一枚国徽。第一枚国徽服役时间7个月。
1951年5月1日,沈阳第一机器厂铸造的直径200厘米的铝合金国徽,替换原木刻国徽悬挂在天安门,这是天安门城楼悬挂的第二枚国徽。第二枚国徽服役时间约19年。
1969年国务院为了保护天安门城楼和保证安全使用,决定将病体沉疴的天安门城楼整体拆除,在原址按照原规格和原建筑形式重建一座全新的天安门城楼。重建后的天安门城楼没有沿用原来的铝合金国徽,而是用纯松木重新制作一枚木质新国徽,替换已服役19年的金属国徽。这是天安门城楼悬挂的第三枚国徽。第三枚国徽服役时间约49年。
2018年天安门城楼开始维护修缮,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修缮时对1970年重建后悬挂的国徽进行了检查,经古建专家和相关部门确认,该枚国徽历经49年的风吹日晒已经自然风化,不宜继续悬挂。因此,在维护修缮同时,按原悬挂国徽的材质、规格、尺寸、样式复制一枚更换。据报道,新国徽材料优选、工艺精湛,耐久年限超过原国徽,使用年限可达50年以上。这是天安门城楼悬挂的第四枚国徽,2019年开始服役。
24问:新中国第一枚国徽是哪里制作的?
答:北京市。
1950年8月18日,国徽的最终设计方案(清华大学雕塑教授高庄完成的国徽立体浮雕模型设计塑造)被采用后,为确保建国一周年当天悬挂国徽,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厅制定了完善的计划和紧密的部署。1950年9月3日,周总理批示“照办”的余心清、孙起孟报告内容称:“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怀仁堂、外交部所悬挂的国徽,一律用木刻,限于十月一日前作好挂上,由钟灵同志负责办理。”“各驻外大使馆的国徽,一律木刻,限十五日前作好,由王倬如同志与美术供应社接洽办理,然后由飞机分别送达。”
这批在北京制作的木刻国徽,是新中国第一批国徽,而第一枚国徽在9月15日前作好送达各驻外大使馆的国徽中产生。
25问:新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在哪里铸造?
答:上海市。
1950年9月15日林伯渠电告上海市长陈毅 :“国徽的制作,决定采用钢模轧制法,请你处负责交由上海厂商承作,并派专门技术人员监制。”“兹派办公厅科长丁洁如同志携带国徽石膏浮雕两面、方格墨线图、纵断面图以及使用办法制造说明等前往你处洽办”。
1950年9月17日周总理批示“照办”的余心清报告称:“制作的计划,拟第一批先制大号(1米)八个,中号的(八十公分)六十个,小号的(六十公分)八十个,并希望在10月1日国庆节前制作完毕。”
1950年9月23日梁蔼然、陈昭报告称:“(一)上海不能作钢模也没有压制一米大的浮雕机器,因此,已确定将国徽刻木型翻砂浇铜。(二)一米大的国徽铜片浮雕,在九月二十五日可先做出两只,以后按日制做两只,到二十八日八只国徽可全部完成。(三)二十五日做出的两只国徽拟先送西南、西北两地,第二批送中南、东北,第三批带回北京,最后一批留沪。”
1950年10月23日余心清报告称:八座“在上海制作的铜质国徽,业已送发给各大行政区(军政委员会)及上海市人民政府。另有一米大的两座又六十公分大的铝质国徽一座带回北京,均经送请总理看过。”
综上所述,第一批金属国徽铸造地为上海市,而第一枚金属国徽是9月25日做出送西南和西北两地的其中一枚。
26问:为什么说新中国第一枚国徽不是在沈阳诞生?
答:因为沈阳铸造的国徽完成时间,明显晚于北京制作的木刻国徽和上海铸造的金属国徽。
虽然见之媒体的报导众口一词认定:“新中国第一枚国徽在沈阳第一机器制造厂铸造诞生”,但文中“铸造完成时间约为1951年4月,悬挂时间是1951年5月1日。”的内容,却又自我否定了“新中国第一枚国徽在沈阳第一机器制造厂铸造诞生”。因为1950年10月1日新中国的第一个国庆节,天安门、政务院、怀仁堂、外交部和北京市、上海市以及六大行政区(军政委员会),还有国外各驻外领、使馆,已经在这一天同时悬挂国徽。其中天安门、政务院、怀仁堂、外交部和各驻外领、使馆悬挂的是木刻国徽,北京市、上海市以及六大行政区(军政委员会)悬挂的是铜质金属国徽。
有关沈阳第一机器制造厂铸造的新中国第一枚国徽的报导,悬挂时间是1951年5月1日,而实际上首批国徽悬挂时间为 1950年10月1日,对比整整推后了7个月。所以说,无论是新中国第一枚国徽,还是新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都不是在沈阳诞生。
2020年4月30日
注:诚挚邀请读者朋友提出新的问题,届时将设置“读者提出的国徽问题专区”,列举每位读者提出的问题并予以解答。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