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校园霸凌多发生在初中?

为何未成年欺凌现象屡禁不止

校园霸凌是全世界范围内的社会问题,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校园暴力和霸凌》报告,全球有32.5%的学生遭到过校园欺凌,其中,30%的人选择沉默,每年都有2.46亿学生因欺凌而痛苦。

2015 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了十个省市五千多名中小学生,32.5% 的中小学生表示“偶尔会被欺负”,6.1% 的中小学生表示“经常被高年级同学欺负”。

这种悲哀似乎很难改变,从之前的“北京中关村二小”,到如今各种事件出现,校园暴力本就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这种现象的固执存在,令人十分无奈。

2020年10月29日,陕西兴平市职教中心,6名未成年恶魔,向初二学生袁某索要钱财,遭到拒绝后,反复对袁某进行了殴打,侮辱,随后将其拖入宾馆再次进行殴打,最后袁某被活活打死。

2016年陕西某中学,一女生因为林某与其喜欢男生关系要好,遂带上朋友找到并胁迫林某(其中还有不少男生),将其衣服脱光,用手机拍视频,对其进行了长达四个多小时的侮辱与殴打。

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霸凌者

众所周知,人是社会中的人。但是,动物性是人的本性,社会性是为满足动物性需要的第二性。而霸凌行为是构建在不成熟的社会性之上的动物性的一种表现

在小学阶段,社会性尚不完善,高度依赖于成年人,老师和家长是绝对权威的体现。欺负他人更多是个人的行为。

在初中这个阶段,动物性被压制,但仍在寻求着释放的机会,而同时社会性赋予了未成年人们一些类似于等级结构的东西,抱团和彰显自己在团队中的重要性以及比别人等级更高显得更加重要

在多起案例中,我们都发现很多霸凌者在霸凌受害者时都将过程录制下来,并发到网上进行炫耀,显然,霸凌者本身就不认为霸凌有什么罪恶的,不仅不引以为耻,还引以为荣。

经过年龄层次的不断提高,经过中考和高考的筛选方式所以校园霸凌就慢慢地少了很多,一方面中考和高考杜绝了一部分人,另外一方面通过这种方式将志同道合的人相聚在一起。

其次,由于环境的杂乱与教育的缺乏,施暴者通过这种方式解决问题其实就相当于那个圈子的“强者”,再加上一些孩子的“慕强”行为。还有“叛逆”很酷的观念,可能会产生优越感,从而推崇。

很多家长当得知自己的孩子竟然霸凌别人后,都完全不能相信:“我的孩子怎么可能做出这种事”

这其中,当然有很多老师的“误诊”。孩子可能只是当时下手重了点,并非出自刻意。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善与恶的集合。孩子也一样。

儿童人格特质的培养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亲戚,尤其是父母,通常是孩子的第一关键。这类关键他人对儿童身心发展趋势至关重要。

孩子的言行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其父母的素质。

  • 孩子欺凌同学,那可能是父母平时行为独断专行;

  • 孩子易怒,可能与父母的情绪有关;

  • 孩子的暴力,可能是学父母的。

很少或根本不关心孩子的父母很可能会把他们的孩子变成霸凌犯罪者。

经常霸凌他人的孩子往往来自缺爱的家庭,常常有具有暴力倾向的家长。

因为霸凌是这样一种学习和训练的个人行为,霸凌人们通常有攻击的犯罪记录,而攻击来自模仿,这种模仿来自父母对孩子的态度

采用权威、谴责、惩罚和冷漠作为教学方法的父母会让他们的孩子感到自卑。

很多孩子在两岁的时候,就显露了愤怒与暴力的倾向,但家长忽视了或没有能力正确地引导。这些孩子用欺辱他人的方式得到他们亟需的关注,内心是软弱和充满恐惧的。

他们缺乏对他人的同理心,感受不到别的孩子的痛苦。他们害怕拒绝,假如全世界都忽视他们,他们会陷入深深的恐慌。

这种孩子失去了爱,甚至在家里被虐待,很容易给别人带来痛苦,并借此机会发泄他们的想法或得到爱。

相对而言,采用开明、关爱、宽容和温暖的教学方法的家长对孩子有更积极的心理状态,更不容易导致个人行为错误。

另外,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如今的学生生活条件相较于之前都很不错,导致生长发育提前,身体发育可能比十年20年前学生要好很多。

越来越早熟怕是很多学生的写照,早熟没有错,如果只是身体上的早熟,但是,心里的成熟度远远跟不上的时候,身心成长不同步,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时,就会很容易产生暴力现象。

千万不要轻视校园霸凌现象

对于学校、警察、或家长来说,只要学生不是被打得头破血流、手残脚断,那么几个耳光、几脚飞踹的事就根本不叫事。

但是对于受害者,心灵上的创伤要远远高于身体受到的伤害。有的人因为遭受校园暴力而变胆小、内向,甚至会出现抑郁、精神失常等现象

这种校园暴力的“后遗症”只能由受害者独自承受。搞不好真的会变成挥之不去的阴影,成为伴随一生的恶梦。

澳大利亚心理学家里格比研究(2001)显示, 受到霸凌的孩子常常会在霸凌结束三年后显示出焦虑,抑郁,社交恐惧和躯体障碍。

瑞典心理学家奥维斯(奥维斯霸凌量表发起人)跟踪了一组12岁到15岁受到霸凌到孩子。在他们23岁的时候,和同龄人相比,普遍显示了低自尊和抑郁症状。

如果孩子受到霸凌,一定要及时关注,进行心理干预,恢复他的自信。而一个自信的孩子,能更好地应对霸凌,也更不容易被人霸凌。

ENDING
熙桓心语

校园暴力不止一件,还有无数个角落在发生各种形式的校园暴力事件,应该保护好自身的安全同时拒绝暴力他人。

并且不仅是预防校园霸凌,事件发生后,家长对被霸凌者的关心也十分重要,与孩子的交流可以预防二次伤害,避免他们产生自闭、抑郁等更严重的后果。

希望家长们更加重视校园霸凌问题,给孩子们一个正确的引导,让校园霸凌这个现象真正的在校园内消失。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