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活着》才明白,失去这三个人,人生将注定漂泊

昨天收拾书柜,从书柜里再次翻出了余华的《活着》,即使已经读过多次,可再看这本书,依然让人忍不住泪流满面。

这本书的主人公叫做福贵,书的开头,福贵从一个地主家的富少爷变成了困苦的穷人,开始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

他在这一生中失去了所有的亲人,从父母到妻子,再到子女和孙/婿,这些对他来说弥足珍贵的人一个个从他的生命中离开,让他彻底孤苦无依,对生活也失去了乐趣。

最后,这个叫福贵的老人只得和一头年迈的老牛相依为命,夕阳西下,一人一牛,更觉人生疾苦。

这本书不但赚了很多人的眼泪,也引得很多人的自省,开始正确看待人生中的亲密关系。

在我们当代,似乎每个人的心中都装满了心事,每个人都有觉得无法度过的事情。但其实很多事情都是外因,有时候想开一点,就过去了。

真正让我们人生失去期待的,是失去这三个亲人。

01

失去父母,就失去了根

福贵早先的优渥生活是父母给的,但因为他的败家,将家产败了个精光,也接连失去了父亲和母亲。

在失去父亲后,能为他遮风挡雨的人不在了,过往的生活犹如浮梦一场,他只得独身直面人生的所有问题。

最终,他在父母离世的打击下彻底醒悟,开始逐渐成长,学会自力更生。

高亚麟在一档节目中说过这样一段话:“父母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正因为有了这堵墙,我们才不会琢磨结婚生子、老了以后有没有人陪伴这些事。因为你老会觉得,有一堵墙,挡在你和死神面前。父母在,你看不见死神;父母一没,你直面死亡。”

是的,父母还在时,家才是家,才是温暖的港湾。我们无论在外游历多久,累了都有一个可以栖息的地方。

但一旦父母不在,我们就仿佛失去了根茎,只得漂浮在人生中,了无归处。

02

失去另一半,就等于失去了依靠

福贵一开始并不懂得珍惜自己的妻子,可是当他落魄时,妻子却不离不弃的陪伴着他。原本娇嫩的妻子学会了下田种地,也学会了干粗活。

福贵经历了父母的离世和妻子的不离不弃后,对家庭有了新的定义,也开始有了担当,想要为妻子和孩子承担起责任。

这期间的生活很苦,但因为有妻子的支持,福贵从没觉得人生难过。

可以说,福贵的大半个人生因为有妻子在,才得以圆满。

妻子走后,福贵的心像被掏出去大半,他第一次发现人在这个世界上如此渺小,他对妻子的一天天衰弱毫无办法,甚至没有任何希望能够抓住,这让他心里遭受了重大的打击。

记得在《父母爱情》中,也有类似的画面,在妻子安杰入院时,江德福失魂落魄,茶饭不思,怎么都不肯离开医院。后来,他无助的对孩子们说:你妈要是走了,我该怎么办啊。

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的眼神充满了恐惧,那一刻,他无比害怕老伴儿会就此离开,留他独活于世。

是的,虽然儿女也是一种支持,却远没有另一半的依靠让人温暖。

另一半是陪伴我们人生阶段最长的那个人,她/他比任何人都了解我们,也比任何人都懂得我们的需求。

我们一路走来,扶持度过半生,早已将彼此刻进了身体。失去他们,就等于失去了依靠和支撑。

03

失去儿女,就失去了精神支柱

在《活着》里,福贵先后失去了两个孩子。儿子有庆死在他最好的少年时期——13岁。

一个本应该茁壮成长的树苗在他最好的年华凋零,对于父母来说无疑是场灾难。

福贵和妻子因为儿子的去世悲痛不已,有过一段低谷期,然而悲痛过去,人生终将要继续。可还没等他们彻底放下,女儿凤霞就因为难产离开了人世。

而原本因为儿子离世就已经备受打击的妻子,因为女儿的离世彻底失去了精神支柱,没过多久,就也跟着去了。

这世界上最大的痛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

孩子还在时,即便忙碌,即便很难时常想见,但只要知道他们好,内心就可以安定。

一旦孩子不在,心也就随之去了,留在世间的也不过是个空壳,凭着习惯过余生。

04

《活着》有一个句子: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

这句话道出了亲密关系的真相。

从古至今,关于家庭,我们用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家和万事兴”。

因为只有家庭和睦,我们才能心情平和,才能够积极向上,也才能有更多的自信去拼搏,去对抗人生中大大小小的问题。

只有家人都在,家庭氛围和睦,无论我们在外经受多少辛苦,遇到多少挫折,只要回到家,都能够立刻安下心来。

所以,珍惜家里的每一个亲人,多用包容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亲人,让“爱”延续的更久,更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