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见源于无知,但比无知更可怕

用文字,记录你我身边的故事。

文/知阳;图/网络——《傲慢与偏见》

偏见是无知的产物——威·赫兹里特

代表你对她有偏见

小伙在一家传统大企业上班,每天西装革履的非常严谨。

一方面小伙本身就是一个比较严谨的人,再加上工作的环境也这么严谨,所以小伙就愈发严谨。

不止是上班的时候西装革履,就连休息时间也不会穿得太休闲。

随着年龄的增大,家里人给小伙安排了一个相亲,小伙像平时上班一样穿着正装去跟相亲对象见面。

而相亲对象是一个比较潮的女孩子,留着长指甲、染着灰白色的头发、衣着也很潮,这个第一印象让小伙不甚喜欢。

在经过简短的寒暄交流之后,相亲结束。

小伙回到家后被家里人问及情况时,小伙问:“一个女孩子,留着长指甲、染头发、化着浓妆代表什么?”

家里人听出了小伙对女孩子的不满意,而只有70多岁的奶奶悟出了小伙这句话的本质意思。

奶奶给了小伙问题的答案,让小伙陷入了沉思。

“那代表你对她有偏见。”奶奶说,“同时,也代表你是个很无知肤浅的人。”

放下偏见的关键,是接受

虽然我们不愿意承认,但其实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跟这个小伙一样,喜欢主观判断、无端揣测,或者选择性接受——这就是偏见。

我们常常会因为一些外在的表面现象而产生“先入为主”的印象,从而对之后事物的整体发展产生有偏差的判断和理解。

小伙是因为女孩子跟他想象中的打扮不一样,而且心生偏见,所以才会草草结束那场相亲。

偏见并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情,所以他不会承认自己是因为“偏见”的问题才不愿继续跟相亲对象发展。

可他回家之后问的那个问题,却暴露了自己“偏见”的事实。

相对于70多岁的奶奶来说,除了睿智的为人以外,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可以不把这种看似“叛逆”的外在作为评价一个人的标准。

往往对于年龄偏差比较大的人来说,会因为代沟的问题更容易产生相互之间的“偏见”,因为除了年龄差距所带来的性格差异以外,更多的则是生活的时代背景不同。

老一辈的人经常会指责那些年轻人的种种行为,就是这种时代差距带来的“偏见”表现。

不是因为他们不会换位思考来理解当下年轻人的行为,而是他们对于这个时代的很多新鲜产物“无知”,所以才会产生偏见。

当然也会有很多“时尚”的老人,能够放下偏见来接纳这个时代的变化。

偏见源于无知,但比无知更可怕

想起网上的一位“时尚奶奶”,她也是70多岁的年龄。但依然每天浓妆艳抹,衣着光鲜亮丽。

虽然岁月在她的脸上留下了不可抹去的痕迹,但她依旧保持着年轻的心灵。

她开直播跟她一千多万粉丝分享化妆,这位奶奶亲切地称她的粉丝们为“小闺蜜”。

然而这种跟大家认知范围内的“奶奶”大相径庭的行为,也得到了不少人的挖苦、讽刺,甚至嘲笑。

这些都是一种“选择性接受”的偏见观念造成的,而这些偏见的背后,还隐藏着很多妒忌、眼红等“酸葡萄”心理。

难道世界上所有跟你不同的观念、行为、想法、言论都是坏的吗?那是偏见。

就像英国作家威·赫兹里特那句话一样:一切偏见都来源于无知。

而事实上相比于无知,偏见其实更可怕。

无知你还可以学习,还可以保持谦逊的态度请教,可一旦有了偏见,就无法接受他人的意见或建议,最终会让自己走向更加无知的境地。

偏见是每个人都会存在的,无论认知高低都会有偏见存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尽量减少或者避免。

无知是我们知识上的匮乏,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

而偏见则是我们态度上的傲慢,是一种主观上的心态问题。

我们之所以在大海面前感到渺小,除了本身大海的广阔以外,更重要的其实就是大海的“容量”。

我们应当像大海一般没有偏见,大江大河、潺潺小溪,都能被大海包容。

放下偏见,你我也能“海纳百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