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首届“感恩父母 让爱传承”有奖征文大赛王树恒作品
感恩父爱
王树恒(河南)
看过《水浒》的都知道,明施耐庵《水浒》第十九回《林冲水寨大并火 晁盖梁山小夺泊》我等虽是不才,非为草木,岂不见头领错爱之心,顾盼之意?感恩不浅!什么叫感恩?感恩是什么?顾名思义,感恩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是对他人帮助的回报。”感谢老师,他教给我知识,引领你做“大写的人”;感谢朋友,他们让我感受到世界的温暖;感谢对手,他们令你不断进取、努力;感谢太阳,它让你获得温暖;感谢江河,它让你拥有清水;感谢大地,它让你有生存空间。所以,感恩是懂得感谢。
记得有句名言:感恩是一种教养,是灵魂上的健康,是精神上的宝藏。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感恩:对我来说,我感恩的人很多,感恩我们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感恩生育我的父母,感恩培育我的老师,感恩帮助、支持、鼓励我的同事、同学、朋友等,而我最感恩的是我的父亲,是他给予了我生命,抚养我成人,是他给了我伟大而无私的爱,是他给了工作学习生活和一切……
可我至亲至爱的父亲离我远去已27个春秋了。在父亲去世的日子里,我不知多少次展纸弄墨,想为父亲写点什么。
父亲是位地地道道的农民,除了会侍弄庄稼、喂养牲畜之外,没有别的能耐。父亲很平凡,如同村中的一棵树,路边的一棵草,平凡得几乎没有故事,但父亲是我一生一世的呵护,他是我风雨人生的一把小伞,伴我走过三十余载的沟沟坎坎。
记得小时候我得了脑炎在医院治疗,父亲听医生说,脑炎弄不好会留有后遗症,父亲怕我留下后遗症,多次哀求医生要精心给我治病。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较差,治疗脑炎的青霉素、氢化可的松药非常紧缺,父亲走遍了信阳、正阳所有的医院购买此类药物。住院月余后,当医生肯定我的病已基本治好、没有后遗症时,父亲一下子就把我扛在肩上,笑着转了十几个圈。
我在高中求学时,一个月只能回家一趟,那时虽然家境很穷,可每次回到家里,父亲总是让母亲千方百计改善一下生活,哪怕是上街赊半斤肉。临走时,父亲总是千叮咛万嘱咐,“只要好好学习,我吃糠咽菜也觉得香”。但命运却给我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临近高考,我大病一场,高考名落孙山,万念俱灰,在家攻读“农业大学”。后来,父亲看我意志消沉,斗大的字不识一个父亲鼓励我说:“考不上大学,不可能一棵树上吊死,咱可另选门路,学点技术。”一语点破梦中人,我便上了一所职业中专。为筹学费,父亲求亲告友,挨门求情,几乎把三里五村所有的亲戚和能用的关系都用上了,最后仍差50元。卖牛!父亲没同母亲商量,就把家中唯一值钱的——耕牛卖掉了。上学期间,遇到烦心事,我都向父亲倾诉,父亲总是鼓励我“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追千寻”,读着父亲的信,像在读一本没有装订的生活教科书,那些经典里不曾有过的人生哲理和社会经验,像一泓清泉透明洁净,洗涤着我心灵上的尘垢。
父亲也十分严厉。记得有一次我放学回家,走在路上,饥肠辘辘,实在走不动了,偷扒了他人的红薯吃。老师告诉了父亲,父亲虽没打我,可却让我站在家门口,连续两顿不让吃饭,任凭母亲百般求情也无济于事。也许是这次的教训太深刻,以后我再也不敢偷扒他人的红薯吃了。
职专毕业后,到了一个偏远的乡镇畜牧兽医站工作。虽不算正式的,但在家乡人看来蛮羡慕的---跳出了农门,吃上了“皇粮”。初上班的喜悦让我激动了好一阵子,但当我满怀激情到兽医站上班时,眼前的景象让我的心情一下子跌落到了谷底。现实与理想的反差,使我没有了走上工作岗位时的激动,有的只是瑟瑟的风声和失落的心情。到单位后,站长腾出一间房子给我当宿舍,斑驳黝黑的墙壁已用报纸糊上,窗户上钉着一张塑料布。屋里放着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张床。这就是我的全部家当。我无力地倒在床上,望着屋顶发呆。乡村的夜仿佛是漫长的。当白天的喧闹消失之后,我便被孤独和寂寞包围着。无聊中,我举着灯看墙上的报纸,就在这时,我认识了我的“恩报”——《河南农民报》。
我仔细地阅读着上面的每一篇文章,那优美的文笔,人物的典型事例深深地吸引了我。此时,我心血来潮,我想我在学校文科不错,何不学习报纸写点文章呢?此时,临近春节,农村盛行赌博风,雷堰村中年妇女李某芳的丈夫经常赌博,夜不归宿,李某芳劝夫戒赌,其丈夫主动烧掉了赌具。根据这件事,我写了一篇题为《李某芳笑了》的稿件,投寄到《河南农民报》编辑部,被刊登在1987年2月21日第四版。稿件刊登后在我们这里引起强烈反响,乡亲们表示今后不再赌博了。自从我的“处女作”呱呱坠地,我便在工作之余,见缝插针,发现典型素材,及时赶赴现场采访,精心写稿、耐心修改。稿件写得多了,我的名字不断出现在报纸上,引起了县乡领导的重视。时任正阳县委宣传部新闻科通讯组长的牛林同志给我寄来了《河南日报》报道提纲,手把手教我写作。一位乡领导到兽医站考察了解后,将我安排到乡政府办公室工作,这使爱好写作的如鱼得水,写稿热情更加高涨。我先后在市级以上报纸杂志发表新闻及文学作品800余篇,也因此连年被正阳县委宣传部评为新闻宣传先进工作者和优秀通讯员。我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被组织部门聘干。
常言说:机会总会留给勤奋努力的人。2002年6月,又一个偶然的机会,县委政法委和县法院有关人员到我所在的乡调研普法工作开展情况。在听取乡党委的汇报后后连声称赞这个调研材料写得好,并问是谁写的,乡长说是我写的,并顺便将我酷爱写作的事给时任法院院长的白文生说了说。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白院长得知我的情况后,深思了片刻说:“一个高中生能写出这么好的调研材料真是不简单。刚好法院缺一个‘笔杆子’,干脆先把小王借调到我们那儿去吧!”就这样,2002年8月,将我“调入”了法院。我在暗自庆幸的同时,头脑还是清醒的。因为,目前我只是一名借调人员,能不能真正成为法院的一分子,最终要看我对外宣传上能否有所作为。
写报告、总结,我凭借我的文字功底还能凑合,但是,要采写法制方面的新闻稿件,我心中一点谱也没有。而我始终信奉行动与希望同在,只要行动就有希望。所以,从我跨入法院门槛的第一天起,我便埋头学习法律知识,认真阅读相关报刊。坚持每天收集素材,精心写稿、耐心修改、慎重投稿。先后被《河南日报农村版》《河南日报》《人民法院报》《法制日报》《河南法制报》《公民与法》等报纸杂志采用稿件500多篇,我又如愿以偿地成为法院中的一员。一路走来,既有艰辛,也有成绩, 20多载工作异乡奔波,父亲及恩师的谆谆教诲,殷殷期望,浩浩爱心,给我留下了终身受用不尽的宝贵财富。
父亲爱我,正如《都是因为爱》这首歌词所描绘的:“都是因为街灯不愿休息,所以整晚我才会没睡意,玻璃因为思念的热气……
想起平凡岁月里因父亲源源不断的信笺让日子快乐无比,想起孩提时,父亲用胡茬刺痛我小脸蛋的百般亲昵,想起我疲惫归家时,父亲怜爱地抚摸着我的头……过去的点点滴滴,回想起来,真让我好伤感、好难过、好想哭。
感恩是有意义的。爱让这个世界不停地旋转。父母的付出远远比山高、比海深,而作为我们,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而似乎又有一条隔离带,让我们变得自私自利,忘记了曾经父母的付出,忘记了那一声声快乐,学会去感激别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为如此才会有和睦,有快乐,有彼此间的敬重。
【作者简介】王树恒,男,中共党员,本科文化。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就职于河南省正阳县人民法院,驻马店市作家协会会员。一生与文字、公文、新闻、文学有割不断的情舍,现从事新闻、公文、文秘工作。
首届“感恩父母 让爱传承”有奖征文大赛启事
为了让儿女们有机会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与祝福,让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孝老的传统美德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天下文摘精选微信公众号平台决定从即日起举办首届“感恩父母 让爱传承”有奖征文大赛。
一、征文要求
以父母亲(也可单写父亲或母亲)的故事为创作素材,以亲情为切入点,回忆或追念父母对儿女点点滴滴的爱,讲述自己成长过程中与父母之间的感人故事,以及自己对子女进行尊老、敬老、爱老、孝老传统美德的传承。文章必须是原创,严禁抄袭剽窃他人作品,散文字数限定在3000字以内,诗歌100行以内。优秀作品将推荐给国内正规报刊刊登。(参赛者参赛期间必须关注“天下文摘精选”微信公众号方可有效)
二、奖项设置及评奖标准
特等奖1名,奖金999元。
一等奖1名,奖金399元。
二等奖5名,奖金各99元。
三等奖10名,奖金各39元。
在作品质量符合推送条件的前提下,依据阅读量、赞赏量开展评选。自作品推送之日起,十天内阅读量达到500人后,每超过50人记1分;赞赏量达到10笔(每人5元以上有效)后,每超过1笔记2分,赞赏超过部分作为作者的“孝老金”全部返还给作者。大赛结束后按得分多少评定获奖等级。为便于广大作者知情和监督,以上数据每周在“早6点半作者交流群”公布一次。(特等奖作品阅读量9000人以上方可参与评选)。
三、投稿方式
本次有奖征文大赛只接受电子邮件,来稿请附100字左右个人简介、两张生活照、详细通联方式,并在主题栏注明“感恩父母征文”字样,投稿邮箱:sczgz2018@163.com(为节约资源,谢绝纸质投稿)。
投稿前,请务必关注“天下文摘精选”微信公众号,添加编辑微信:zgz19650903,以便发放奖金和孝老金。
四、大赛时间
本次有奖征文大赛从即日起至2019年12月底,颁奖时间另行通知。
一切未尽事宜,本次征文大赛组委会享有最终解释权。
特别提醒:在其他微信平台原创推送过的作品请勿投稿参赛,不认同以上规则者请勿投稿参赛。
首届“感恩父母 让爱传承”有奖征文大赛组委会
“天下文摘精选”微信公众号平台编辑部
投稿邮箱:sczgz2018@163.com
商务合作:zgz19650903(微信号)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天下文摘精选”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