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6】“早6点半”杯第二届中国精美诗文大奖赛陶中民作品

故乡,那盘石磨

陶中民(河南)  

邻居家的院子里有一颗高大的柿树,结的柿子又大又甜。与一般柿子不同的是,这种柿子不仅个儿大,腰间还多了一圈凹槽,形似叠在一起的两扇磨盘,所以叫“磨盘柿子”。吃着热心的邻居送来的“磨盘柿子”,不由得想起少时老家的石磨来。

打记事儿起,我就知道家里有一盘石磨。磨的颜色粉中带灰;材料据说是从很远的山上采来,现在推测,应该是质地坚硬耐磨的花岗岩。磨盘直径不到一米,厚约20公分,上下磨盘以石榫连接。两扇磨盘相对的一面均匀地刻有斜斜的凹槽;上磨盘中间钻有两个鸡蛋粗细的圆眼儿,叫“磨眼儿”,用来下粮食,用木头刻成圆锥形,放到磨眼儿里以控制下粮食的快慢,叫“磨柮子”。上面的磨盘侧面凿个眼儿,楔上木橛子,上面用麻绳摽上一根木棍叫“磨棍”,以推拉磨盘旋转。磨盘下面是一个不到半人高、砖木结构的圆形底座,直径大出磨盘数十公分,叫“磨台”。围绕磨台的空地叫“磨道”,放磨的屋子叫“磨屋”。

把要磨的粮食堆在磨盘上,随着磨盘的转动,粮食顺着磨眼儿下到上下磨盘的间隙里,慢慢研磨成粗粉,顺着磨盘下到磨台上。用扫秫把子拢起,倒到罗里罗下细面,下不去的再倒到磨盘上继续磨,如此再三,磨净面粉,剩下的就是麸子了。

农闲的时候,可以用驴或者牛来拉磨;农忙时节,就只有人推了。为了让驴专心拉磨不偷吃,人们就缝个布帘子挂在驴耳朵上遮住驴脸,俗称“驴揞眼”,酷似夏天女孩子戴的颜色深深的遮阳帽帘。推磨跟登山一样,要调匀呼吸,脚步平稳,步幅均匀。为防止晕磨,眼睛要始终盯着一个地方(磨盘或磨台),或者干脆闭着眼推。头一道推着沉,然后就越推越轻了。有些粮食单磨,有些粮食混到一起磨;最好磨的是红薯干,最难磨的是黄豆;最好吃的是新麦面,最难吃的是“芽子麦面”(小麦发芽磨成的面)和发霉的红薯干磨的面。

我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在磨屋帮忙。先是拿树条赶驴,长大些就抱磨棍推磨了。磨盘转动的“嗡嗡”声,单调的驴蹄声或推磨的脚步声,和着“吱扭、呱哒”的罗面声,听得人昏昏欲睡。而闻着各种带着温度的面香,想象着新面做成的馒头、面条等各种面食的味道,心中便又生出一种殷殷的期待和莫名的兴奋。

我的老家盛产芝麻。过去的芝麻油分为两种,一种是用碾子把炒熟的芝麻碾碎,榨出的油叫“大槽油”;另一种则是用石磨磨碎,榨出的油叫“小磨油”。小磨油比大槽油出油率高,香味儿也更加浓郁,碾子榨油便渐渐被淘汰了。

石磨用了一段时间就会钝,下粉就不利了。这个时候就要锻磨。锻磨师傅叫人帮忙将磨盘翻转,然后用锻锤逐个敲打磨槽。扫去打下的碎石,再用錾子把磨槽挨个錾上一遍,扫去碎末,磨就锻好了。磨磨锻锻,磨盘就慢慢地变薄,薄到一定程度就不能用了。我喜欢看锻磨。“叮叮当当”的铁锤敲击石头的声音,时急时缓,时高时低,仿佛一首没有曲谱的打击乐,悦耳动听;锻磨人端坐于矮凳,气定神闲而一丝不苟,单手或双手持锤,位置精准,力道均匀,头和上身随着铁锤的起落有节奏地晃动,看得人赏心悦目。

那时候,全村也就那么两三盘磨,所以一盘磨可以供半拉庄子用。每到年关,石磨一天到晚都闲不住。各家都要磨够过年的面,蒸年馍,炸点心,包饺子......彼时民风淳朴,人们互通有无,器具都是公用或相互借用,一般是没有报酬的。乡邻用完磨,实在过意不去,就故意不让最后几圈面下完,给磨主人留下个一瓢半碗。

后来,随着粉碎机(打面机)的普遍使用,石磨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多年后,再回老家,发现磨屋已经坍塌,石磨也早已不知去向,大概被人垫了门墩或者放到塘边用作洗衣石了。每每忆起家乡的老物件,首先想起的便是那盘石磨。地里打下粮食,只有用它磨成面粉才能做成各种面食。从这个意义上讲,那盘石磨间接地养活了我,还有我的父老乡亲。

怀念故乡,怀念故乡的那盘石磨。

【作者简介】陶中民,1966年10月出生,河南省平舆县人;文学爱好者,作品散见于网络和纸媒。现居驻马店市驿城区。

  如果觉得好看,请您点一下“在看”↓↓

(0)

相关推荐

  • 王长顺——【难忘乡愁】乡村磨房的记忆

    乡村磨房 王长顺 最近与战友会面,听到这样一个故事:多年以前,一个外出谋生的村民给家里写信说,差事找到,环境可好,日行百里,风吹雨淋日晒不着,勿念.请问,村民从事的是什么工作? 谜底:推磨--在磨房里 ...

  • 【春风诵读】推磨记

    点击音频 收听春风诵读 作者  刘淮玉 诵读  简颖颖 编辑  春风诵读 推磨记 刘淮玉 "推磨"这项工作好像离现在已经很远了,但"推磨"这个词语的比喻义或引申 ...

  • 这里的石磨会唱歌

    用石磨做的挡墙 听说南宁的老木棉·匠园收藏有上万只石磨,那些石磨立马轰隆隆在我脑子里转起来.   我小时候住的两进老屋就有一只石磨,像四五个人吃饭的圆桌那么大.村里一些人家里也有石磨,大的大如簸箕,小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石磨

     乡村记忆--石磨 文/游传化 我最近跑了几个村子,发现好几处农家门口和道旁躺着废弃的磨盘,心里颇有感触,随口拈出一首小诗: 两片石头岁月磨,细碾生活蹉跎多. 推拉千载民间史,而今道旁受冷落.     ...

  • 【中州作家】乐悠悠:石磨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856] 石磨 河南南阳      乐悠悠 昨天,我去超市买面. 超市货柜上,面粉的种类很多,让人眼花缭乱.什么标准粉.上白粉.原味粉.麦芯粉.富强粉.超强粉.雪花粉 ...

  • 推磨(回忆性散文)

    推磨一词,百度上这样解释:推磨,在没有用上机器磨.电磨之前,北方吃粮食首先要用石磨把粮食(麦子.大豆.玉米等)磨成面,这个把粮食磨成面的过程叫"推磨". 记得小时候,我家的西屋里就 ...

  • 薛阳:记忆中的碾房

    点上 聆听家乡故事! 在过去,每一个村庄里的生产小队都有自己的场院.饲养院.粮仓和碾房,这些都是生产小队必不可少的设施,属于小队的公共财产.碾房里有碾子或者石磨,那是社员们加工粮食的重要场地.我当时下 ...

  • (袁玉梅)过去家家必备的石磨,将成为遥远的童话

    叙永文化精彩,尽在永宁古韵.敬请点击永宁古韵关注 石磨留给我的记忆 冷玉(袁玉梅) 在父母走后的一天下午,突然很想到老房子那里走走,于是驱车前往. 老房子闲置很久了.里面空空荡荡,冷冷清清,只有几只小 ...

  • 贾龙杰:漫话石磨与磨面​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漫话石磨与磨面 作者 |贾龙杰 原创 | 乡土中原 ...

  • 张存金:磨的怀想

    我家里原来有一盘磨, 坐落在主房旁边那间独立的平房里.这是附近30多户人家惟有的粉碎粮食的用具.现在磨面都是机器一条龙加工,可在上个世纪60年代的农村,要把庄稼颗粒转化成精细的粉面,主要依靠的就是这种 ...

  • 觅乡音忆乡韵之推磨 || 作者 听雨赏蕉

    觅乡音忆乡韵之推磨 作者  |  听雨赏蕉 作者听雨赏蕉,会宁杨集人,现居兰州. 作者前期文字链接: <海之梦><歌与戏--童年的记忆><戏帽和木活--失传的手艺> ...

  • 碾碎的记忆,磨砺的时光

    山东省滨州市作家协会 文学作品展示平台 可能是为迎合人们怀乡念旧的心理,近年来旅游业大力追捧民俗乡村游,大力兴办古村镇旅游景点.这些古村落,大多保存了那些古老的农具和生活用具.那石碾子.石磨引起了孩子 ...

  • 《行摄生活》-107【錾磨】

    - - -指尖上的山西 021 錾磨 錾磨是我们今天的话题,这也是一种将要消失的传统手工业.錾磨,在晋北叫坎磨,在晋中叫铣磨,各地方言不同,有所区别,但都很形象. 很多人不是很了解这种技艺,我们不妨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