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药物毒性防不胜防?出现有规律,没你想的那么可怕!

肺癌免疫治疗大大提升晚期肺癌5年总生存率至30%以上,免疫治疗因其显著疗效而备受瞩目。免疫治疗与传统化疗、靶向治疗的机制不同,通过解除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抑制状态,增强免疫系统功能产生疗效。虽然疗效好,却同时面临各类型的不良反应,这一系列副作用有个统一名称,叫“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adverse events,缩写为irAE)。

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它,不同药物产生免疫相关疾病的几率是多少,一般在什么时候出现相关症状,肺腾希望各位患者们能有正确的认识,以便能在发现问题的第一时间接受治疗。

一般发生时间

根据以往研究,不良反应在人体各系统发生时间不尽相同,大致在用药后1-6个月内发生。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包括两类,一类是CTL4单抗,另一类是PD-1和PD-L1单抗。国内上市的免疫治疗药物主要是PD-1单抗,包括进口的O药、K药,国产或者合资的也相继获批上市,包括恒瑞的、信达的、百济神州的、君实的。在肺癌领域,无论是已经获批的,还是在进行临床研究的,都积攒了不少应用经验,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会根据疾病特点和经济原因,选择进口的或者国产的药物。

PD-1抑制剂的毒性出现时间顺序依次为:肝脏毒性>肺炎>肠炎>甲减>甲亢>严重皮肤毒性。

CTLA-4抑制剂皮肤毒性通常用药2~3周出现,胃肠道毒性用药后5周左右出现,肝脏和内分泌毒性通常在6~7周时出现。

如果处理得当,大多数不良反应是可逆的,其中胃肠和肝脏毒性缓解时间较快,内分泌毒性事件需要的缓解时间最长。因此,肺癌免疫治疗过程中需要患者和家属的密切关注。

常见不良反应

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结肠、内分泌器官、肝脏和肺毒性,其他组织和器官虽然少见,但有可能相对更严重,比如神经系统病变和心肌炎。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可以累及所有的器官和组织。

| 皮肤毒性

就诊建议:皮肤科

皮肤毒性是免疫抑制剂治疗中最常见的不良事件,ipilimumab发生率为43%~45%,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和帕博利珠单抗为(pembrolizumb)为34%,通常出现在治疗的早期。

包括常见的斑丘疹、瘙痒、苔藓样皮炎、银屑病,白癜风,还有一类比较特殊的叫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严重的还有水泡样病变,比如steven-johnson综合征或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斑丘疹表现为隆起于皮肤表面的小疙瘩,发红,甚至充血;苔藓样皮炎会有角质性的改变;白癜风一般存在于黑色素瘤患者中,跟良好的治疗效果有一定相关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比较特殊,主要在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后出现,且发生几率非常高,占到70%以上的发生率。

对于1~2级轻度瘙痒及斑丘疹,治疗可继续,根据患者情况给予口服抗组胺药物或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出现3级皮肤反应时则首先停用,给予以上治疗或联合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症状好转后重新评估是否继续治疗。

夏季皮疹患者要做好防晒

太阳帽、墨镜、防晒霜一个别落

图片来源:pixabay

| 胃肠道毒性

就诊科室:消化内科

常见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有腹泻、小肠结肠炎等。在接受CTLA-4单抗治疗的患者中,腹泻的发生率为27-54%,结肠炎的发生率为8%~22%。胃肠道毒性是抗CTLA-4单抗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中最常见和最严重的的毒性反应,是导致治疗中断的首要原因。而有关抗PD-1单抗相关胃肠道不良反应数据非常少。

指南推荐使用CTCAE来评估严重程度,第4版CTCAE将其分为4级。1级胃肠道毒性可继续治疗,采用口服补液、止泻药物,避免高纤维/乳糖饮食等治疗。2级及以上,需要立即停用免疫治疗,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

图片来源:pixabay

| 肝脏毒性

就诊科室:肝炎门诊/消化内科/肝内科

免疫性肝炎的症状相对比较隐秘,表现为肝酶或(和)胆红素升高,需要做好肝功能的动态监测。一般在治疗开始后6-14周出现。这个副作用在使用另一种免疫药物CTLA4抑制剂的患者中比较多,有15%左右,PD-1抑制剂要好很多,发生率只有大约5%。

| 肺毒性

就诊科室:呼吸内科

接受抗PD-1/PD-L1单抗治疗的患者肺炎发生率高于抗CTLA-4单抗治疗,联合治疗后肺炎发生率明显增加,常见的呼吸系统症状包括咳嗽、呼吸困难,发生率约20%-40%,肺炎的发生率约2%~5%。

如果年龄大,基础肺功能差的,或有基础疾病,比如说合并有这种慢阻肺(COPD)的,既往有肺手术史,肺部放疗史的,会加大风险。给免疫性肺炎进行分级,轻度的口服激素,重度的话需要就医住院治疗。轻度肺炎患者在家口服激素时,疗程相对较长,对于一些有基础疾病的,比如说既往有黏膜溃疡病史的,还需要保护胃黏膜的药;医生也可能会推荐药物来预防真菌或卡氏肺囊虫等;有激素抗拒型的患者,一定要与医生做好及时沟通。及时处理,绝大部分患者都会缓解,副作用可控。

少数人几乎没有症状,血检正常,只能通过影像学诊断。

| 内分泌毒性

就诊科室:内分泌科

内分泌系统毒性通常包括甲状腺疾病、垂体炎等。

CTLA-4抑制剂与PD-1/L1抑制剂均可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甲减比甲亢多,甲亢多为一过性可转化为甲减。Ipilimumab治疗中甲状腺功能障碍发生率为1%~5%,纳武利尤单抗或帕博利珠单抗、Atezolizumab为5%~10%,Ipilimumab联合纳武利尤单抗发生率增加至20%

垂体炎在抗CTLA-4治疗后的患者中可发生,抗PD-1和PD-L1治疗的发生率极低。所有垂体炎都需送检垂体轴功能血液,并进行MRI排除脑转移。

轻度症状:轻度乏力,厌食,无头痛;处理方式:继续免疫治疗,给予适当激素替代治疗。中度症状:头痛但无视觉障碍,乏力情绪改变但血流动力学稳定;处理方式:暂停免疫治疗,后泼尼松龙0.5-1 mg/kg口服治疗。重度症状:重度肿块压迫症状,如严重头痛、视觉障碍、肾上腺机能减退;处理方式:暂停免疫治疗,后甲泼尼松龙1 mg/kg静脉治疗,必要时可以应用非甾体抗炎药止痛。

垂体炎都需送检垂体轴功能血液,

并进行MRI排除脑转移

图片来源:pixabay

| 心脏毒性

就诊科室:心内科

免疫相关性心脏病:主要包括心肌炎、心肌病、心律失常及心包炎等。

心肌炎的发病率约为0.15%,治疗期间监测患者心电图及心肌标志物。

| 神经毒性

就诊科室:神经内科

神经系统毒性在接受抗CTLA-4单抗治疗的患者中的发生率为3.8%,在接受抗PD-1单抗治疗的患者为6.1%,接受抗CTLA-4和抗PD-1单抗联合治疗为12%。一般出现时间在6-13周之间,包括的神经系统事件有多神经病、面神经麻痹、脱髓鞘、重症肌无力、格林-巴利综合征、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横贯性脊髓炎、肠神经病、脑炎和无菌性脑膜炎。

可根据临床表现、颅脑影像学检查、神经传导检查和腰椎穿刺术辅助诊断,尽早获得神经内科医师的协助。

| 肾脏毒性

就诊科室:肾内科

免疫相关性肾脏疾病:多于治疗6~10周时发生。肾毒性在Ipilimumab和抗PD-1单抗治疗的患者中发生率不足1%,Ipilimumab联合纳武利尤单抗发生率增加至4.9%。多为轻到中度,治疗停止或者使用激素治疗后可完全缓解。

是否需要停药

出现上述这些不良反应,如何判断是否需要停药,是短暂停药还是永久停药?

一般来说,不良反应出现时,请直接与医生沟通是否停止免疫治疗。对于轻症患者,或者治疗后缓解到轻度甚至完全恢复的,可以继续免疫治疗;重症患者或者再次使用免疫治疗毒性又出现的,就需要考虑永久停药。

此外,长期使用免疫治疗有效的患者,停药不用过度担心,基本不会影响治疗效果。

长期使用免疫治疗有效的患者,停药不用过度担心,

基本不会影响治疗效果。

图片来源:pixabay

总结

与传统的化疗相比,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绝大多数是轻到中度的,也就是1-2级的居多,3-4级的重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不同的免疫治疗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可能是不一样的,患者个体也有差别。所以今天讲到的很多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不必谈之色变,遵循先诊断分级再及时治疗的原则,采用糖皮质激素及对症支持治疗,绝大部分都是可以逆转的,此时激素的使用也基本不影响免疫治疗的疗效。

参考资料:

Larkin J, Chiarion-Sileni V, Gonzalez R et al: Combined Nivolumab and Ipilimumab or Monotherapy in Untreated Melanoma. N Engl J Med 2015, 373(1):23-34.

Hodi FS, O'Day SJ, McDermott DF et al: Improved survival with ipilimumab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melanoma. N Engl J Med 2010, 363(8):711-723.

Robert C, Long GV, Brady B et al: Nivolumab in previously untreated melanoma without BRAF mutation. N Engl J Med 2015, 372(4):320-330.

Robert C, Schachter J, Long GV et al: Pembrolizumab versus Ipilimumab in Advanced Melanoma. N Engl J Med 2015, 372(26):2521-2532.

第十四届国际呼吸病论坛资料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汤传昊教授采访资料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0,43(02) : 91-95. DOI: 10.3760/cma.j.issn.1001-0939.2020.02.005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