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先楚力排众议,提出一个冒险的方案,却取得彪炳军史的大胜
1947年秋,东北野战军为了反击蒋军,发起了秋季攻势作战。其中有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章节,那就是第三纵队司令员、名将韩先楚采取一个极为冒险的战法,全歼了蒋军一个整师,堪称是彪炳军史的经典之战。
此战打响之前,东北野战军司令部(简称“东总”)下达给韩先楚的任务是:趁蒋军主力向西调动之际,率领第三纵队将敌之中长路切断,力争大量歼灭敌人,为接下来更大规模的作战创造有利条件。
按照这个指示,韩先楚反复研究敌情,决定先命驻守在开原一带的蒋军第五十三军一一六师开刀。
当时,蒋军第一一六师的主力大都摆在二道河子、郜家店、莲花街、西丰一线,他们的师部则带着少量兵力驻守在威远堡。
而五十三军的另外两个师也在开原,跟一一六师成掎角之势。
三纵的指挥员们在开会商讨作战方案时,韩先楚却跟其他人的意见产生了分歧。
包括政委罗舜初在内的一部分指挥员认为,这一仗应当从外围往里打,首先要打的是驻守西丰县城之敌。
理由就在于,守西丰的是敌第三四六团,只有一个团的兵力,从兵力上来看我军有优势,这样打起来比较轻松,攻克西丰之后再向纵深发展,易于扩大战果。
客观来说,这是一个比较稳妥的作战方案,因此得到不少干部的赞同。
韩先楚却提出截然不同的看法,让众人一时难以接受。
为什么说难以接受呢?因为韩先楚提出的是一个不求稳扎稳打,却颇为冒险的方案。
他主张兵分两路:一路在奔袭240华里之后,来一个直捣黄龙,直接攻击驻扎地威远堡的蒋军第一一六师指挥部;另一路埋伏在威远堡与西丰之间,只要敌人的主力敢来增援,就在野战中将其一举消灭。
毫无疑问,这个方案冒险的成分太大,因此支持者寥寥。
原因很简单,实施这个方案有两个问题难以把握:一是长途奔袭能不能顺利穿插到威远堡,直捣敌人的师部?二是即便杀到威远堡,一旦被敌人缠住,会不会被敌人反包围?
韩先楚却力排众议,坚持要按他提出的方案来打这一仗。
他认为,奔袭威远堡敌师部虽然存在不少困难,但并非没有胜算。
这是因为,敌人虽然在威远堡安排了不少兵和,但真正有战斗力的却只有一个营,而且此处的工事防御能力不强。只要我军行动迅速,就有望成功捣毁一一六师的首脑机关,达到“擒贼先擒王”的效果。
一旦敌一一六师师部被我军捣毁,那其外围的主力部队一定会赶去增援。这样一来,他们原先设置的防御阵地就用不上了,我军跟他们打起野战来,就有望速战速决,将其一举歼灭。
虽然韩先楚的战法有他的逻辑,但众人仍认为太冒险。
韩先楚见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只好说:“那就这么办——根据我军的组织原则,把两个不同的作战方案都报给东总,请上级首长来定夺吧!”
出乎众人意料的是,韩先楚主张的“冒险”方案却得到东总首长的认可。
得到上级批准之后,韩先楚打起仗来就更加得心应手了。他在10月1日这一天,亲自率领部队剑指威远堡,发动了完全出乎敌人意料的长途奔袭。
三纵将士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他们都已经摸到敌一一六师指挥部附近了,敌人仍丝毫没有察觉。
当时,敌一一六师的官兵正在其师部驻地附近的一块平地上跑步,手中并没有持有枪械。
前来观察敌情的韩先楚见此情形,顿时喜出望外,果断下达命令:“马上出击!”
三纵指战员们个个如同下山猛虎,立即把敌人的指挥部包围了起来。
敌人遭到这突如其来的袭击,个个吓得不知所措。敌师长刘润川回过神来后,慌忙指挥手下进行反抗,却根本无济于事,只有挨打的份。
刘润川越打越心慌,急忙向五十三军另外两个师请求增援,没想到他们也正遭到我军的袭击,根本腾不出手来救一一六师。
刘润川无奈之下,只得下令派驻外围的一一六师主力放弃已经修筑好的防御阵地,立即赶来威远堡救急。
结果这一举措正中韩先楚下怀,敌人的两路援军都遭到三纵伏击部队的迎头痛击。
结果,三纵将士历时28小时,干净利落地全歼了蒋军第一一六师,共毙、伤、俘敌8174人,敌正副师长都当了俘虏。
通过这场彪炳军史的大胜,东北我军一举摧毁了中长铁路东侧的蒋军防御体系,从而完全控制了沈阳至长春之间的铁路线,打通了东、西满解放区之间的联系,对解放整个东北意义重大。
战后刘润川万分沮丧地说:“我研究过你们的战法,知道你们有集中优势兵力的作战原则,原以为你们要么先打西丰的三四六团,要么先打郜家店的守军,万万没想到你们兵行险招,竟然如同旋风一般,直接奔袭我的指挥部,这一招实在太狠了……”
从此以后,三纵就成为令蒋军闻风丧胆的“旋风部队”,而韩先楚这位“旋风司令”的威名也流传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