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青才仁:12岁——29岁的故事

(本文图片系亲妈学堂团队拍摄整理)

这一天我们赶往玉树隆宝镇杂年村,见到了我们的回访对象巴青才仁一家。

当年还在妈妈怀里的小姑娘长大了,而照片里的母亲,已经去世。

16年,这个女孩长大了

2001年幸福工程首席摄影师——于全兴教授在青海采访贫困母亲才仁巴毛时,第一次见到了巴青才仁。

12岁的她蹲在墙边,用手臂顶着腹部,脸色青黄青黄。肚子疼已经折磨了她三年,但知道家里没钱,她从不在母亲跟前哭泣,只是用手抵住腹部,自己独自挨过每一个疼痛的夜晚。她明白,全家一年只有600元的收入,连温饱都是问题,看病这样的“大事”就更不用提了。

最终,于全兴教授带着巴青才仁到玉树看好了病。

在2017年,我们终于又见到了那个令我们牵挂的“孩子”。

生命的延续永远生生不息,一代又一代地为更好的生活忙碌着。

巴青才仁已经29岁了,夫妻俩一共育有三个孩子。最大的儿子13岁,最小的是怀里抱着的小女婴,刚刚4个月大。

她16岁就结婚生了孩子,在贫困地区这个年龄结婚不足为奇。在采访的过程中,巴青才仁告诉我们,她的第一个孩子是在家里生的,生完孩子4天就下地干活了。这是我们从未想到的,产妇“坐月子”的说法在这里好像从未有过。

到目前为止,她生活里的一切都围绕着孩子和家庭。看孩子、放牧、拾牛粪、做饭、挑水这些事情充满了她的生活。

巴青才仁没出过青海,去过最远的地方还是于教授带她看病时去的玉树。如果经济条件没有改变,她的一生或许只能活在这一方世界里。幸运的是她的老公孩子都不错,生病的时候老公不让她干活,两个儿子也可以帮着她干活。

全家的午餐十分的简单,就是当地特有的糌粑(zān ba)、馍。

*糌粑是将青稞洗净、晾干、炒熟后磨成的面粉,食用时用少量的酥油茶、奶渣、糖等搅拌均匀,用手捏成团即可。它不仅便于食用,营养丰富、热量高,很适合充饥御寒,还便于携带和储藏。

教育,父母心中难言的痛

孩子们娴熟的手法说明他们早已习惯这些食物,但母亲巴青才仁却总觉得对不起孩子。她告诉我们,她最不开心的事就是没办法让孩子们吃上白面和肉。看到两个孩子瘦瘦的模样,巴青才仁的这句话反倒让我们有些泪目。

两个男孩子老大13岁(橘黄色衣服),老二11岁(黑色衣服)。因为生病,老大上了几天一年级便请假到现在;还是因为生病,老二做了手术之后就没有去上学。一拖再拖,现在两个孩子年龄太大,无法入学了。所以,夫妻俩最希望的事情就是可以让孩子有学上。

巴青才仁的丈夫告诉我们,他希望孩子可以学习知识,不要跟父母一样是个文盲。学完知识以后能做很多事,可以出去闯荡,也可以去寺庙当一个有文化的和尚,这都是很好的出路。

“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在哪都不过时。“好好学习”似乎是所有中国父母寄予在孩子身上的朴素愿望,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活的更好。

在我们走访的这些地方里,巴青才仁所在地区的教育情况是最令人担忧的。父母有心让孩子上学,政府也有九年义务教育的支持,可是经济条件差,生活条件、医疗条件的落后,导致孩子因为身体原因、经济原因不能按时接受同等年龄的教育。

就像巴青才仁的两个儿子,家中收入虽然只够温饱,但巴青才仁和丈夫还是愿意让孩子进入学校,让他们接受正规的教育。无奈两个孩子早已过了正常入学的年龄,无法上学了。

学校这样做可能有自己的考量,但是在这些偏远的地区,孩子接受教育本来已经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现在有心求学却无路可走,确实是令人既惋惜又无奈。这种情况下政府有没有可能进行帮扶,能否让孩子们顺利入学,是当地人最牵挂的问题。

贫困日子中的变与不变

这张图片是于教授2001年在巴青才仁母亲家拍下的。这是一座用土坯垒的房子,当地人称之为“冬窝子”。

当时的家更为贫寒,吃的和住的都极其简陋。除了一些生活用具,屋里什么也没有。“冬窝子”里没有床,睡觉时就在地上垫块毡子,一家人只要能活下来就好。

时隔十六年,当我们再次回访时,巴青才仁的生活条件已经有了很大改善。

现在住的房子又大又整洁,远远望去甚是好看。家里面也有了几件像样的家具,虽然孩子们上学还没着落,不能顿顿吃面、吃肉,但至少可以吃饱穿暖,一家人平安健康。生活的目的不再是活下去就好,活的更好是他们努力的目标。

吃完午饭,一家人要出去干活了。巴青才仁要带着两个孩子去挑水。

这些水要用来做饭、洗衣,是他们的生活用水。这在一拧水龙头就有自来水可以用的城市人看来,简直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巴青才仁说,无论是12岁的自己,还是现在29岁的自己,她觉得挑水都是最累的活。因为要到离家很远的小溪去舀水、挑水,泥泞的小路也不好走。

为了得到清澈的水,巴青才仁要用瓢一点一点地舀到桶里,以免用力过猛把水搅浑。舀水并不是一件清闲的事情,往往两桶水舀满了,巴青才仁的腰也酸的不行了。

13岁的大儿子已经是家里的干活主力,帮母亲挑水不在话下。与他同龄的孩子们此刻还在学校接受知识,而他却早早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我们好像明白了巴青才仁说对不起孩子的心情。

挑完水,就要开始捡牛粪了。牦牛粪是藏族人家的日常家用之物。这些牛粪,既是烧茶做饭的材料,又是御寒的能源。不太需要体力的活老二也可以帮忙,妹妹被裹在妈妈的怀里也参与其中。捡牛粪是全家齐上阵的活动!

*藏族人对牦牛粪独有情钟,主要由现实生活情况决定的。中国青藏高原是全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平均海拔高度在4千米以上,而高海拔地区氧气只是内陆的75%;因为燃料的燃烧需要有一定氧气的参与助燃,但低的含氧量对于一般燃料来讲存在缺氧、燃烧不完全的情况。虽然青藏高原地区青山绿水,但是整个80%的树木集中在林芝地区,其他地区多为高原牧草,可以燃烧的东西实在是为数不多。于是,随处可见的牦牛粪便派上了好用场,成为了最佳燃料。

干完所有的活,全家有了一个短暂的休息。

父母唱起了藏族的歌曲,孩子在一旁鼓掌,未脱稚气的脸上挂满了笑容。翻译告诉我们,歌词大意是希望未来的日子会更好。

是啊,穷不可怕,不努力才可怕!一家人在一起,为了希望而奋斗,为了希望而努力就很好!

*文中彩色图片系亲妈学堂团队拍摄 黑白图片系老于影像拍摄

今天就和您聊到这,我们下期再见!


“亲妈学堂”致力于做好育儿的“最后一米”——将海量的育儿知识转化为每天的“日常行动”。帮您既懂得育儿道理,又能过好带孩子的每一天。让我们一起努力,用更好的自己给孩子更好的现在。

如果觉得有用,请果断收藏和转发给你身边有需求的人哦!

与亲妈一起

为孩子成长为更好的你

欢迎关注“亲妈学堂”

在后台留言与我们分享您与孩子的故事

更多精彩回顾:

命运和我开玩笑,我抱怨也没用

比起命运,他更应感谢自己

今天,你的“小情人”给你送礼物了吗?

当你们都在抱怨丧偶式育儿的时候,这个母亲描绘了爱的完整

最好的“家风”是身体力行教会孩子在逆境中也要幸福

从一堵墙到四层小洋楼 这位母亲带领全家致富

从一堵墙到四层小洋楼 这位母亲带领全家致富(下)

六月份飞雪,再寻强震中幸存的姑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