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童年赶集/索敬席 2024-04-23 16:11:04 2019年1.24天津日报的副刊有一篇文章,是我们村的一位老人回忆他儿时赶集的情景,这让我也想起小时候赶集的情景,同样的家乡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回忆。我的家乡是河北省中部的一个村镇,以前以集闻名——大尹村集。根据资料记载,唐朝末年,尹、冉、郑三姓数家为避安史之乱,从山西迁来饶阳在此定居建村,当时以尹姓为大户,所以取名大尹村。随着户数增多又建集市,集以村名-大尹村集,延续千百年闻名方圆百里,在本地一直有饶阳县四镇大尹村第一的说法。在交通信息不发达、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时代创造并保持了一个商业奇迹!直到八十年代,我们村的集远比县城热闹繁华。一到农历四九的日子,周围十里八村的甚至几十里地以外的卖东西的买东西人来赶集,大大小小的摊子在村中的三条东西大街、南北两条大道、以及连接在街道之间的过道(胡同)全面铺开。大集分成好多“市”,如菜市、木货市、穷货市、鲜货市、衣服市、鱼市、肉市、鸡蛋市、粮市、牲口市、猪市、羊市等等,各个市固定在一定的街区。繁华的“大街上”三条东西大街中间的这条是大集的中心区域,从和东大道交汇的东十字街到和西大道交汇的十字街这一段最繁华热闹,称为“大街上”。听家里老人讲,以前这一段开满茶馆、饭馆、银号票号等等林林总总的店铺,各家生意红火,大街上人来人往。村里人在外村人面前以“我是大尹村街上”开言,透着几分自豪。六几年还是更早(?)村干部响应上级号召,拆了这条街的所有店铺,木料砖瓦运到饶阳建设县城。即使这样村里人还是它称为“大街上”。大街上从东往西依次主要是鲜货市、肉市的一部分,夹杂着卖糕点摊糖摊和其他卖吃食的。鲜货市自不必讲,卖的都是走亲访友能拿得出手的各种鲜果,也有外地来的稀奇水果,个大鲜亮,摆放得整整齐齐。在冬春两季存储几个月依然靓丽的梨和苹果也摇身一变以高档货出现在这里。至于那些量大的当季瓜果,卖家只能成筐成车地去菜市或者集上边边沿沿的角落以便宜的价格卖出去,不能和这里比。鲜货市往西走是卖各种糕点的摊位,买的大多也是作为礼物。接下来是一排长长的临时搭建的大棚,各个公社的国营商店也带着大量商品来摆摊卖货,其中合方商店一位年轻漂亮姑娘,扛着一大卷一开大纸直接走进小学办公室请老师帮忙宣传,一张四分钱成了我们学生的首选,需要钉本子都等赶集的日子和那位姑娘买。大街东部北面以前是卫生所,抗战时期白求恩大夫在此工作几天为军民治病。再往东南以前是邮局,还配有一部24门程控电话,在当时算很现代的设备。大街中间一段南面是当时村里的国营商店,和周围民房比起来高大宏伟有气势,里面分成几个区,食品区的八分钱一袋的糖豆是我小时候的最爱,圆圆的小糖球整整齐齐的用透明玻璃纸紧紧包成圆柱,特别甜,比一分钱一块的水果糖好吃多了。如果拎着玻璃瓶子打了酱油或醋,家长再允许买一袋糖球就像中了大奖一样高兴。文具区也要过去看看有没有新的样式出现。当时这是整个村乃至整个公社最高档的商店,和旁边的国营饭店一样是村里的地标。饭店对面,大街的北面是大队部,有十几间房子那么宽,院子很大方方正正,全村两千多人口都拿着板凳草蹲子一起开会只是占整个院子的一部分。院中靠西墙还有一个大土台子,以前每年冬天和春天都会搭大戏棚,前后几十米把戏台和观众座一起罩起来,然后请几个剧团接连唱半个多月的大戏,基本是评剧河北梆子,还有保定哈哈腔。此时大街上卖吃的玩的从上午到晚上,像赶集一样热热闹闹连续十天半个月。不是庙会不是赶集的日子隔一段时间也会拉上布幕等天黑演放电影,全村老少拿着板凳草蹲子又早早来到这里等着,放映前村长通过大喇叭开个短会或者传达一下上级会议精神,也是很有效果的农村广播方式。在大街上继续往西的北面是税务所,工作人员身穿制服头戴大壳帽出出进进,自带威风。有一次两个工作人员各自端着一大碗面条,在税务所门前问一个卖碗的为啥摆卖菜籽的营业执照,摊主唯唯诺诺说卖完了这批以后还是卖菜籽。他们穿着笔挺的制服,呼噜呼噜吃着家常白菜卤面条,当时小小的我觉得太奇怪了!这一段也是肉市,各个肉摊上除了成扇的猪肉,飘香的当然是熟肉,最馋人的就是熏肠,虽然肉不多主要是山芋淀粉,可各家都有独家配方,各种材料调料香料调好灌进肠衣煮熟捞出再用锯末熏得皮亮馅香,切片夹进烤好的火烧,咬一口就差把舌头一起咽下去,和豆腐脑金丝杂面等并称饶阳三宝,声名远扬。顺着大街继续往西到西十字街,西北角的一个亭子里立着抗战纪念碑,记录抗战中牺牲在当地的烈士。后来集市搬到村外,纪念碑也重新安放在村外,前面加立一块新碑。西十字街东南角多年前是村里的图书馆,虽然摆放的新书是卖的,和售货员借过来当面看会儿还回去也可以。后来拆了改建成商店,成了小学的三产。过了西十字街继续往西是卖针头线脑的杂货摊,每个摊都必有一大把五颜六色绚丽夺目的两米长的绒线段,那是当时女孩子梳辫子的头绳。接下来的一大长段都是卖衣服卖布料和卖鞋的,花花绿绿琳琅满目。接下去一段是鱼市,家乡没有河流湖泊,最近的明水白洋淀离我们也一百多里地,所以各个鱼摊大多数是咸鱼和不知从哪里捕的小小河鱼。再往西鸡蛋市就更简单了,都是一个个中老年人沿街两边蹲着,前面一个装鸡蛋的篮子。那时农民苦,自家的鸡蛋舍不得吃,拿到集上卖两钱。菜市和鬼市传说和大街平行的北面一条街是菜市,是各个市中比较热闹的,从东到西也有几百米长,是卖各种当地当季蔬菜,也有甜瓜菜瓜等瓜果(西瓜大量上市时不在这里卖,满满一车一车的停放在村外公路边)赶集可以不买别的,便宜的蔬菜和瓜总要买上几样吧,男女老少熙熙攘攘。菜市和大街之间有好几条大小过道,分别是卖蒜的,卖盆栽鲜花的、理发的等等,几家照相的都是租个人家的院子拉起布景,几家镶牙的租人家的东厢房……菜市东面有一段是关帝庙的大门口,老人说那里是鬼市,做生意的都放一水盆,让买东西的人把钱扔进盆里,沉底的是真钱,飘起来的是鬼拿纸钱来买东西。传说不知到是否真有其事。关帝庙和村西的文昌庙一样的结局,拆得踪迹全无,只剩传说了。留下传说的还有村里的两座城隍庙,我父亲生前说,因为如此村里老人去世都是两个老头或者两个老太太接连着,不会是单数。曾经侥幸存留的一座家庙,磨砖对缝高大宏伟堪称村里建筑精品,也在八十年代拆了。木货市和结婚习俗菜市往西过了卖笤帚簸箕的一段就到了木货市,这里又分卖各种新家具的和卖木头的。家具各种各样,从大大小小的镜子到两三米长的躺柜、高高的大衣柜,分门别类在不同区域摆放好。买新家具的基本是给即将出嫁的女儿当嫁妆。以前的结婚最大的事就是男方父母盖房,女方父母出一屋子新家具,这是双方父母的责任。彩礼是以给女方买新服名义象征性的一点。如果新娘子没有嫁妆或者很少也是娘家不出彩,落下家底不厚的口实。赶集的日子上学放学路过一排大镜子,看着自己从头到脚的样子很兴奋,家里的镜子可没这么低这么亮。卖木头的就简单多了,一排一排的木头按大小材质作为大梁、檩条、椽子分别摆放在不同的区域,卖不了可以一直放着。这里有三间房子其中两间平时存放着没卖的大件家具,另一间白天一群人聊天闲话,夜里有一位老爷爷睡觉。不用担心有人偷走,民风淳朴使然。穷货市、粮市、硝市……从木货市往西到了西边的南北大道,顺着大道往南就是穷货市,为啥这么说呢?这里简直就是乱码七糟什么都有,有卖树苗山芋苗的 卖镰刀磨刀石的,有卖擀面杖砸蒜罐子的,有磨刀的修轮胎的刻字刻章的,各种有用的废品以商品形式出现在这里,比如一堆堆的汽油桶被农民买回去装各种东西。顺着西大道穷货市往南到了大街上西十字街,再往南就是别村镇集市都没有的硝市,人们从老房子的墙下刮了老土,一番熬煮过滤晒干就成了一大块一大块透明晶体状的硝,这可是做火药鞭炮的重要原材料。继续往南到了烟市,卖旱烟叶的把一捆捆的烟叶或者一包包的碎烟叶摆好,等着买主。和大街平行的南面的东西大街是粮市,各种粮食都有,都是敞开口展示。卖花生的是最要小心的,往往以尝尝的名义被别人抓走一大把,心疼啊。也有人手里拿着当时的紧俏特殊商品——粮票,在来来往往的人群搜寻着买主。粮市有一些特殊人员,拎着一杆大秤给买卖成交的过秤,一笔收一两毛钱,一集下来运气好也能挣一块两块甚至更多。再往西就二手自行车市场,买不起新的买辆旧的也能用,尤其是水管焊接的很笨重的那种,载重力极强,在当时也很实用。南面大街和中间大街之间的几条过道也有各种买卖,其中一条宽敞的被卖衣服挤满.叫声成片的家畜市再说集市东面,连接粮市、大街、菜市的东尽头是一条南北大道。大道从南是往北依次是羊市兔子市猪市,这几个市主要是卖小崽。再往北的牲口市,到处都是螺马牛驴和牵着它们的主人,还有相关配套的卖皮货鞭子牲口刷子等等好不热闹。这里的核心人物是经纪人,拉着卖家买家说合,把手缩在袖子里和用特殊的手语捣鼓来捣鼓去,一桩买卖也许就成了,他收佣金。听说这里卖豆腐脑烩饼焖饼等等的饭摊都比别的市生意好,可能因为生意大,人们吃喝花点钱也不在乎了。震耳欲聋鞭炮市冬天的集市最热闹,尤其过年前一个月,每集都是人山人海,鞭炮市开始了,一大片场地噼哩啪啦咚嗒咚嗒满是鞭炮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就像点着了弹药库,各个摊主根本不在乎放多少,举着长杆子一上午都不停地放,卖多卖少自己先放个痛快,再说不放几挂哪会有买主?谁家的鞭炮最响亮才是最好卖的。兴旺的工商千百年来因为集市大而全,大尹村成了方圆百里响当当的村子。集市造就了村里的各个行业,解放前村里大多数人家半农半商,几乎都有或大或小的买卖,小到卖水大到开厂林林总不可计数。比如我们家族中就有同利堂板店、煤场。村里还有一座现代化纺纱厂——益记纺纱厂,棉纱,棉织品名满京津。纺纱机机声轰隆一直到八十年代初期,年青的女工上下班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与城里工人毫无二致。有的生意做大了到北京开店,在村里仿北京四合院盖房子,当然也保留家乡房屋的特点,比如外墙青砖一砖一斗里墙土坯,厚厚的墙高高地盖,布局严密,进院的大门花砖铺地,村外修私家花园,透着富贵之气。村里有一条街道叫大车道,住的都是这样的大户人家。村里的小学以前也是某家的大院子。日渐消沉的村子和集市九十年代后,村里把集搬到了村外,后来陆陆续续有人在新集市建房,虽然各个市仍分片排列,但没有大街小巷依傍总感觉不到集市该有的烟火味,没有了以前的喧嚣。对比周围别的村集市日渐繁华,再加上时代发展年轻人更倾向网上购物或者去城市消费,仅靠中老年人和传统的商品,这里的集市还是相对没落了。千百年来久负盛名的大尹村集慢慢归于了平淡,泯然于周围众集市中。村里人口越来越少,国营商店和饭店都关门税务所也撤销了,留下的房子卖给私人或拆或改。某些人家翻盖老房子私自扩大自家院子,把原来宽敞通顺的街道挤得七扭八弯。有的小过道过于狭窄,也许多老房子主人不想继续住下去,纷纷外村外另建新房,村里的老房子荒芜下去,有的摇摇欲坠有的倒塌连成片满目荒芜。曾经辉煌的大尹村就这样一点一点消沉了,慢慢归于寂静,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记忆永存小时候的每一条街道每一条过道,热闹的场景、叫卖的喧嚣,就像刚刚过去,它没有随着时间的飞逝磨灭,却越来越清晰,成为永远的记忆。主编微信 赞 (0) 相关推荐 推荐:胡居亚:明光集的过去今生 明光集紧靠池河和女山湖,有水产品的渔民和有农产品的农民在这里互相交易买卖,形成了原始的最初的集市. 农历三.六.九逢集,官称明光集. 后来行政区划称为明光镇. 再后来津浦铁路通车了,起个站名叫明光. ... 印象淄博|总有一张图片能戳中你的心,唤起你的记忆! 淄博,历史悠久,是齐文化的发祥地.世界足球起源地.20世纪20年代初,"淄博"才开始作为地域名称出现,因当时淄川.博山两地煤矿的开发,"淄博"这一名称才逐渐流行 ... 大丈岭的记忆(6) 那些远去的繁华之集市和山会 大丈岭的集是阴历的逢"一".逢"六". 也就是每隔五天一个集. 大丈岭的集市主要在南北街.最兴旺的时候,北头到火车站的东西街,南头到 ... 回忆七十年前的横店 回忆七十年前的横店 樊章龙叙述 吴立梅整理 横店,现在是名满天下的中国磁都.旅游胜地.但七十年前的横店,究竟是什么样子,只有在这里生活过的耄耋老人才能有所记忆.我今年88岁了,青少年时期曾在横店学 ... 街头又传来货郎声 下班回家路上,突然被响亮的叫卖声吸引住--"贝贝南瓜十元四斤,博洋九号七块五一斤--"我循着声音看去,一辆农用车边围了不少的人.好奇的我也停下来走了过去,挑了四个甜瓜,美滋滋地骑上 ... 北景口半日游(四中孔策) 北景口半日游 四中初一 孔策 今天,是我们小状元作文辅导班的采风课,我们以平均四十千米每小时的车速安全平稳地到达了省级美丽乡村北景口.按照学习计划要在这里观摩半天的时间. 一进北景口村,我眼前一亮, ... 看图:早上路过莱西的“早朝”村,赶了个很小的集市 在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里,笔者和朋友去了趟莱西,主要目的是参观姜山镇岭前村有名的酸枣树. 由于204国道修路,此行我们是走高速前往,在牛溪埠出口驶入下道,然后跨过大沽河,再辗转去到岭前村. 在中途,大概 ... 农村80后回忆童年:那时候西瓜是用麦子换的,还特别甜 这个是很多农村80后们的回忆,在我们的童年,麦子不仅是用来磨面粉的,它还可以用来交换,也就是直接的"物易物",最常见的就是夏天的拿麦子换西瓜,当年瓜贩们拉着一车西瓜进村之后统一吆喝 ... 农村70后回忆童年:忘不了割麦的辛苦,忘不了吃上白面馍的幸福 时间过得真快,马上又到割麦子的时候了,如今割麦子一天就完工,省了很多人力,麦子成熟后,大型收割机到地里转两圈就收回家了,看似好简单,但是作为农村的老一辈儿人,谁会忘记曾经人工割麦子的辛苦,即使是70后 ... 农村80后回忆童年:半熟的青麦子烧着吃,真香 当下的麦子已是半熟了,虽然青中泛黄,但其实籽粒已满,农村80后们的童年物质还很短缺,那时候基本上没有零花钱,买零食吃的机会很少,但是地里的庄稼可以给予有效的补给,比如夏天烧青麦子.秋初烤半熟的玉米,还 ... 山东作家||【雨天的回忆】◆宋丽敬 作者简介 宋丽敬,莘县张寨镇实验小学语文教师.爱好旅游.阅读.思考,一个内心住着城堡和公主的八零后. 雨天的回忆 我终于明白,母亲早已刻在了我的骨子里,流动在了我的血液里. 早晨醒来雾蒙蒙的,习惯 ... 2021年中考备考学霸作文100篇 — 回忆童年5篇 中考语文作文合集一共有100篇,20个主题,每天小鼎给同学们更新5篇,一个主题,同学们可以花几分钟时间阅读一下,丰富自己作文储备量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相信一定对考试有帮助! 【有声散文】回忆童年:母亲去偏店乡开会,步行16里回来给孩子做饭 祝福无声 文/杨献平 不知是临近"夕阳红"的行列?还是想捡回童贞欢乐的岁月?每当步入峰峰新世纪广场,看到一群群孩子在嬉闹.玩耍.喂鸽子的自由场景,便不知不觉停下来,抚摸一下孩子的头 ... 《灌篮高手》IP价值分析:用数据来回忆童年 当听见<好想大声说爱你>这首歌的旋律响起,相信很多人的脑海里都会浮现出樱木花道.流川枫的漫画形象,这就是<灌篮高手>的魅力.这部讲述湘北高中男子篮球队如何进军日本全国联赛的漫画 ... 刘晨经典熊出没主题曲《我还有点小糊涂》,回忆童年啊! 刘晨经典熊出没主题曲《我还有点小糊涂》,回忆童年啊! 【原创】内蒙古|张惠文:《回忆童年》 原创作者:张惠文|内蒙古阿拉善盟 <回忆童年> 署光微露天刚破晓装上新衣戴上红领巾拎一壶水带两鸡蛋一个发面馍一路小跑来到学校今天是儿童节老师组织我们去过节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们笑一路唱着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