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星期之内,老母亲就受到了两位神童的暴击。
《C10orf67基因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光听名字都觉得费脑的论文,居然来自一位还在上六年级的小学生。
而且,产出这篇可能为生命科学界带来“重大突破”的论文,神童陈同学从了解这是个啥基因,到取得显著性突破,只花了几天时间。以这个科研速度,孩子是被派来拯救世界的吧?
不只陈同学,还有岑同学——一位一天能写300首词牌、一天能写2000首诗、一天能写15000字小说的14岁少女。据热心网友的计算,一天有1440分钟,抛去一切不可抗力因素(吃喝拉撒睡),岑同学43秒就能创作一首诗,感觉战胜人工智能又有了新希望啊。
两位神童得到关注后,真相也浮出水面,陈同学用的是博士父母的研究成果,而岑同学呢,更像是父母精心包装的“成功学”人设。这样的神童,原来不是我们理解的天赋异禀,只是家长的用力过猛。为人父母在育儿成果上的急切可以理解,但父母这样的“骚”操作,虽然看起来满满一筐荣耀加身,实质上与孩子没半毛钱关系,对于孩子的成长真的有用处吗?父母对于孩子来说,究竟有什么影响呢?
前段时间,《隐秘的角落》大火,除了掀起了“爬山”热潮,“家庭教育”又被拉上了刑场。各种文章都开始摇旗呐喊,“原生家庭映着孩子未来!”“都是为人父母的过错!”有的爹妈甚至在看剧的时候开始焦虑,“怎么办?我也是离异带娃,我有点像朱朝阳的妈妈?”“我也冲孩子大喊大叫......我孩子完了?”唉,我怀疑在座的爹妈被情感绑架了。爹妈也是人,啥事都归结到家长身上,恐婚恐育的人又该增多了,家长也会被吓死的。没错,家庭教育是很重要,但一个孩子的一生,难道仅仅是家庭教育就可以决定的吗?那我们还谈什么成年后的情感自愈呢?那我们还谈什么学校教育呢?那我们还谈什么融入社会的必要性呢?朱朝阳的性格确实有专制抑郁的母亲影响,但是同学们的欺凌和排挤、老师的不管不顾、父亲的冷漠,就没有半毛钱关系?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不能看着这片雪花大点,就说它是造成雪崩的“凶手”,这是栽赃陷害。家庭主妇兼心理学家朱迪斯·哈里斯写过一本书,叫《教养的迷思》。此书一出,就遭到了众多同行的不满,因为她挑战了人们的一个固有认知——父母的教育非常重要。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有三个:基因、共享环境、非共享环境。共享环境指的是家庭,非共享环境就是除基因和家庭以外的因素。其中,共享环境,是最微不足道的影响部分。首先,我们之所以觉得孩子和我们很像,并不是每天与我们在一起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继承了我们的基因呐。基因,就占了50%的影响。而根据“群体社会化”理论,孩子后天养成的人格,是被同龄人组成的社会环境塑造的,他们会根据对同龄人行为的认定调整自己的做法。就像很多父母都有类似的感慨,孩子走出家门后,变得越来越陌生,对于个人最隐秘的部分,孩子愿意和朋友分享,在我们面前却难以启齿。非共享环境,占了剩下一半的一大部分。所以说,既然家长的教育根本没有能力塑造孩子的人格,又凭什么把个人的缺陷和不满全部甩到“原生家庭”的身上?家长费再大的力气,起到的作用也是可见的,再好的家庭的教育,也窥不见孩子的未来。中国家庭非常重视经验,过来人最爱说的一句话是“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父母们口中那条康庄大道,那可都是过来人踏平的。不过现在情况也与之前不一样了,对于当下这代从小就有各类补习兴趣班加持、百度谷歌陪着长大的孩子来说,每天勤勉挣钱、不停脱发的爹妈,高大伟岸的形象早已碎了一地。孩子终于发现了这个残忍的事实:我们的爹妈,根本不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家长能保持颜面的时间越来越短,父母身上的那层光环也太容易破。在这样的打击下,我们这一代父母还接受了太多智商税和所谓专家的荼毒,从小娃娃的“趴睡”课程、哭声免疫训练、游泳开发智力,再到大孩子的量子波动速读,都是那些年家长们泪流满面买过的教训。可卑微中年人从不认输,面对社会人才的急速更替、孩子的起跑线式竞争、独生子女在未来老龄化社会的潜在压力,我们对孩子的光辉未来那可是势在必得。一边嘴里说着希望让孩子快乐成长,一边为孩子下一季度的兴趣班刷好了卡。之前看过一篇文章,叫做《我如何一步步成为没下限的妈妈》,里面提到,即使在生娃前豪言壮语不想当个“好妈妈”,孩子出生后,依然在向传统语境里的“好妈妈”靠拢。有太多的东西在强化父母的焦虑和作为父母的影响,让我们没有办法做一个真实的自己,我们在努力向产业构架的好父母靠近,渗透到我们的日常,实际上影响不大,还经常自责崩溃。但就像文章里所说“因为不完美,所以我才成为我;因为不完美,你才成为你”。焦虑又卑微成为我们这一代父母无可奈何的标签,但我们依然是自己,常说不要用标签束缚住孩子,其实对待我们自己也是一样,敢正视最真实的自己,才能看见最真实的孩子。比如,把孩子往死里逼,是为了让他的活的更出色。它不真实在哪呢?父母没认清自己的能耐。谁敢打包票,几十年后的某件事,可以保孩子一生安稳?在经验主义全线崩塌的时代,一旦经验不靠谱,这条路必然不好走。不要拿各种成功人士的例子来洗脑,用好的结果倒推原因 ,这并不是逻辑正确,这叫事后诸葛亮。有的孩子能成,是因为他真的适合,有的孩子不能,可能是被磨去了兴趣,也可能是真的不合适。做最真实的父母,是认清我们自己,不被焦虑牵着走,给孩子一个更适合他天性成长的优质环境,也不忘告诉孩子社会环境的险恶。先给孩子伸展的机会,让他去试一试,看一看,我们先了解他的生长和能力,才知道怎样的环境是真正的适合自己孩子。知道他的能力之后,在他倦怠退缩的时候,推他一把,不逃避不退缩。也只有父母们真正放松下来,不再试图把孩子塑造成自己心目中的完美形象,才更容易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才会让孩子更有自信,更主动。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抗压力强,既然父母不是“神”,面对一些我们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尝试与他们共享问题,直接告诉孩子,也比一通乱说好。疫情期间,绝对是我情绪最崩溃的时候,“神兽”无限的精力无处可泄,一整天都像只起了虱子的猴一样在我眼皮底下上蹿下跳,一会嚯嚯这个,一会干干那个,我的苍老速度瞬间加快了好几倍。更让我崩溃的是,没有了保洁阿姨的帮助,收拾更加凌乱的家的重担,全部落到了我的头上。每天都累得我丧失说话功能,脾气蹭蹭蹭往上涨,我和女儿吵架的频率都比之前高了。后来我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好好地和女儿聊了一次:妈妈只是看不惯脏乱差,每天收拾房间要花费我很大的精力,妈妈真的很累,所以有时候不耐烦。和女儿聊完天之后,她自己会主动收拾自己的玩具,端自己的餐具,还会帮我想各种少做家务活的“鬼点子”。虽然有的点子不靠谱,但在我们都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上,共同面对这个姿势,让我们理智平和地看待并解决这些问题。教育的好坏,其实不是成功与否来判定的。“教育是帮助每个生命不断感受生命的美好,逐渐绽放生命的能量,并有感受幸福的能力”。与大家共勉。我是一名大学老师,也是一个公益纪录片导演。本科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留英双硕士,在读博士,有13年教育教学经验。同时,我还是一位妈妈。三重角色使我时刻审视着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所有我分享的,都是基于自己从教、为母经历的真实教育案例和思考。我倡导无论如何都要自己带孩子,也希望为妈妈们打造一个“舒适圈”,减轻带娃负担。欢迎关注、转发分享、讨论、提问,一起探讨如何培养我们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