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梦影》10句箴言,智言妙语,读后受益

《幽梦影》其书

清代康熙年间张潮撰写的《幽梦影》,是一部语录体裁类的笔记小品。《幽梦影》内容丰厚,审视邃密,笔锋犀利,文采炳蔚,经久以来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与推崇。它所散发出来的如梦如幻的魅力,以致杨复吉在《幽梦影·跋》中言道:“书名曰 '梦’曰'影’,盖取六如之义。”作为文字体裁的一种,语录式文体的肇端,有学者认为可以追溯到《论语》,待至明末清初,融入魏晋清言的某些特征而获得新的发展,从而一扫道学气而延续至今。故而石庞在《幽梦影·序》中言:“以风流为道学,寓教化于诙谐。”

《幽梦影》 一书,语录体条文计有二百一十九条,其类别涉及人生、品格、修身、养性、友情乃至读书与文学等方面。书中对人生和自然界的体验及感悟,可谓笔点意至而令人为之凝思。书中不论谈文说诗、世态人情、生活意境、修身处世、风花雪月等各个层面,看起来虽似信笔点出,实则深含人生万象的情趣与况味,若能细腻地领受其内涵意蕴,即可获取难得的心灵憬悟。有鉴于此,当可认为此书乃系汇集别具一格的箴言妙语之大成。

《幽梦影》一书,文字简明精练,格调别趣清新。正襟危坐,边读边思,如啜一口香茗而回味无穷。其书的艺术特色在于想象力丰富多彩,读后则不禁联想翩翩爱不释手;而在修辞手法上则是善用排比和对偶的技巧,读后深感眼前即刻呈现一片美景而喜不自胜。今与大家分享其中10句箴言,我们一起来细细品赏。

《幽梦影》箴言

1、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乔木不可以无藤萝,人不可以无癖。

这样的文字对仗,别开生面。花与蝶、山与泉、石与苔、水与藻、乔木与藤萝,乃天造地设的自然现象,对偶用之,即可为“人不可以无癖”作了巧妙的铺垫。

须知人人皆有癖好,似乎生而有之。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曾言:“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身处当今时代,人的个性已得到充分的发展, 作为个性的一个表征,癖好虽无关轻重,但具有某种癖好却能映衬个性特征而显得更加鲜明。

2、对渊博友,如读异书;对风雅友,如读名人诗文;对谨饬友,如读圣贤经传;对滑稽友,如读传奇小说。

以书为鉴,诚乃交友之道又一说。由此引申,能否断言一个人的生活之旅就是一部丰富多彩的无字之书?如将读书与交友之间的互动连在一起加以领悟,不能不对上述四句入木三分的比喻而拍手叫好。诚然人不能不读书,人不能不交友。读书交友,所求的就是一个“学”字,而交友之道亦即在于此。

3、春者天之本怀,秋者天之别调。

此句充满着诗一般的格调,有理有情,一进眼帘,即令人久久不能忘怀。一年之始,大地回春,万物复苏,欣欣向荣,这是大自然的本色。故在张潮心中,这就是春天的本怀。然而人世间又早已赏悟了春华秋实的景观,西陆(指代秋天)降临,天高云淡,北雁南飞,丰收在望。故在张潮心中,则油然而生了难以言明的另一种别调。

4、为月忧云,为书忧蠹,为花忧风雨,为才子佳人忧命薄,真是菩萨心肠。

如从理想角度期盼,月不被云层遮盖,怒放光芒;书不被蛀虫侵,虽旧犹新;花不被风雨摧残,芳香如故;才子才华永葆,佳人芳颜永驻。所有这些,当然是完美无缺,最佳境界,而这可能吗?故而妙称菩萨心肠。但从另一角度讲,倘若人人都有一点菩萨心肠,这个世界该是多么美好啊!
5、人须求可入诗,物须求可入画。

从字面上不难看出,人品需要达到诗一样的韵味特质,才能被人咏颂;物品需要达到画一样的美感适用,才能被人钟爱。而其言的启示之意也可能在于:不论是人抑或是物,毕生追求的应该是一种理想境界。
6、新月恨其易沉,缺月恨其迟上。

初月降得太快, 满月升得太晚,月盈月亏,乃自然法则。自古以来, 仰望天穹之上的明月,美好的遐想联袂而生,神话传说绵延不绝,历代文人雅士付诸笔端流传下来的咏月篇什,更是不胜枚举。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个人对待其一生不可避免的缺憾,恐亦如此,当不必为此而过度伤怀。
7、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

书籍乃知识宝库,而读书就是探取宝库为己所用的一个过程。张潮就此依照读书人的年序给出三个巧妙的比喻,诚有画龙点睛之效。三个比喻,讲的就是读书的三个境界。少年读书,不求甚解,懵懂中仰望一轮明月,但对月之光华,领悟不多,只缝中观月而已;中年读书,力求其解,举一反三,仰观月轮而能享其光华,犹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不仅甚解其意,且能超越书之立意,恰如高台赏月,玩味意长。然回首凝思,一言以蔽之,人生阅历之深浅与读书所得之深浅,乃相辅相成,取巧之念,岂能存焉?

8、为浊富不若为清贫,以忧生不若以乐死。

面对贫与富、 生与死而发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可谓古今人皆有之。但求做到与其不义而富不如清贫而安守节操,正如《论语·述而》所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忧人生之难,不若做到安身立命而乐天,正如范仲淹所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古人如斯告诫,弥足珍贵。

9、目不能自见,鼻不能自嗅,舌不能自舔,手不能自握,惟耳能自闻其声。

以人体五官生理现象作为比喻,意在阐释一个人修身养性之道。耳不仅能听到别人的声音,也能听到自己的声音。这就是说,别人对自己发出之声,不可能都是溢美之词,若能虚心倾听别人的忠告,就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改正错误,完善自我;至于耳能自闻其声,显然是告诫人们要对自己发出的声音负责,以判断其言妥当与否。

10、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能用不难,能记为难。

每当人与书结缘,遂产生收藏、浏览、攻读、吸收和牢记等几个环节。此段文字幽默地就每一环节的难度递增而给出作者自己的见解。将书购之,但束之高阁,待以尘封,则失去了藏书之本意;将书阅之,但走马看花,不求甚解,则浪费了美好的时光。显然,这都是读书人必须摒弃的不良陋习。读书之难,在于先理解再领悟继而吸收而为己用,否则读了再多的书,恐亦枉然。妇孺皆知的纸上谈兵这个典故,应是最好的注脚。学以致用,乃是读书的根本。

来源:中华传统文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