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一个月,我的几点思考

时间不紧不慢,辞职竟然已经过了一个月。

我没有马上工作而是准备了一段待业期,算是给自己放个长假。空窗了有更多时间发呆,也有机会跳出画面思考一些曾经困扰我的问题。

01 

职场有没有朋友?

有。但是要在离职后才能真正检验出来。

以前我认为职场不存在朋友,也不应该存在朋友。部分原因是上下级走得太近容易造成任人唯亲,妨碍团队公平;平级之间走得太近又容易形成“小团队”、“山头主义”,制约组织的整体效率。

离职后,情况就不一样了。曾经的同事不再有上下级之分,不再有利益的牵连,你们会更“纯粹”地看待彼此。离职后是否愿意继续交往,看你们之间是否彼此欣赏、脾气是否对路、价值观是否相合。这些因素跟组织无关,跟我们作为个体有关

关于同事,有人提出过一个“机场定律”,判断你们是否合得来,看你是不是愿意和他一起出差、候机。

机场这个场景很有意思,我把它定义为“半办半私”,一半是公事性质,一半是旅行性质。如果你和同事一起出差,有很多话聊,坦诚相待不尴尬,那么你们彼此就具备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伙伴的可能。

我们看公开报道,一些商界大佬在招聘高管时往往会跟候选人约在休闲场合(咖啡厅、餐厅、公园等)。据说,当年马云拉蔡崇信入伙,就是约在西湖的游船上吃饭聊天,双方还带了各自的夫人。

这个故事,一方面说明越是重要的岗位招人,越需要像找对象一样认真;另一方面也说明成功人士非常看重伙伴技能之下的底层素养。

能否通过职场成为朋友,我个人认为有几个重要因素:

一是愿景。你们对事业的长远期望要是一致的。

二是价值观。比如,看长远还是看眼前?先利他还是先利己?

三是人际容纳度。看人看整体,能够包容彼此的缺点、个性。

总体上,交往无所谓对与错,只有合不合得来。离职之后,才能看出谁能成为你的朋友。

前一阵子,我和前同事吃了一顿饭,聊了很多往事。时隔七年,现在她换了一家单位,职业再上新台阶。我真心为她高兴。她说我发表在公号上的随笔曾经陪伴她度过一段艰难的职场岁月,因为文章里表达的很多观念也是她的心声。

我越来越意识到,价值观这种东西,时间越久越显现它的力量。大家能成为长久的朋友,底层价值观多半也是暗合的。

02 

工作与生活不存在平衡

只有阶段性的侧重

工作与生活怎么平衡?对于职场人士来说,这是一个永恒痛点。

这些年观察朋友圈的企业家、创业者们,阅读很多牛人的访谈实录,我倾向认为工作与生活是平衡不了的,我们能做的只有阶段性的侧重。

人的精力终归有限,一天只有24小时,想把工作做到极致,必然会占用一部分业余时间,半夜爬起来打开电脑也是常态。有人说这是“工作狂”。其实旁人眼中的工作狂,不过是人家认真工作的外化印象。

“工作狂”(暂且这么称呼)是不是完全没有生活呢?不尽然。

我很敬佩的一位学者,每年他都会给自己安排一个月度假旅游,期间任何工作都不接,给自己充分的休息时间。

当然,我也了解到有的人工作朝九晚五,业余也有不错的消遣和副业,生活过得依然很精彩。

所以,我们发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其实是个伪命题。

职业咨询师孙圈圈提出一个有意思的观点,她说,很多人谈论生活与工作的平衡,其实谈的是快乐与痛苦的平衡。在他们眼中,工作是痛苦的象征,生活才是快乐的源泉。

可是谁规定了工作一定是和痛苦划等号的呢?谁又规定了工作狂不可以有生活?没有人规定。我们的生活完全可以由自己认真地经营与掌控。

试问:工作上的成就和生活中的婆媳矛盾,二选一,你选哪个?

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选前者。

老家,午后

03 

慢下来生活,才能体会岁月静好

回到老家的日子,我放松了自控力,试着让自己慢下来:

和父母打配合,做一顿丰盛的午餐;站在阳台看骤雨如注,拍打在屋檐;看晚上的夜空中几颗星星闪闪发光,四下传来蛐蛐的叫声。第二天清晨,二哈准时出现在我的房间门口汪汪叫,像闹钟一样……

有那么一些时刻,真心觉得岁月静好。

我知道这不是生活的全部,但我能确定,这些都是生活中最值得铭记的时刻。


新一几

一个成长主义者。生于河南濮阳的小镇青年,本科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目前在读复旦MBA;媒体人,对话过上百位各领域领袖;现在专注于个体发展研究和教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