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生的每一个关键时刻准备好资金支持
很多人在国内购买过人寿保险,最喜欢的就是那种可以在孩子上大学的时候给一笔钱,结婚的时候再给一笔钱,最后退休的时候年年发退休金的人寿保险。这样的保险,保障的不仅仅是身后人的利益,还有受保人自己的利益,前后都照顾到了。
加拿大有没有这么好的保险呢?
当然有!我们的投资分红保险同样可以做到这一点。
为什么加拿大的保险很少会大肆强调重要时刻的现金流提取呢?因为在加拿大从保险当中提取现金很可能需要纳税,因此保险公司没有要求客户在关键年龄的时候必须提取现金,而是给了多种选择,这样客户可以在考虑税务的影响之后做出更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可是无论怎么选择,都可以达到提取现金的最终目的。
我们用一个新生儿来举例, 看看长辈们可以为他们的将来做好怎样的准备。
假设在一个孩子刚刚出生的时候,父母就每年投资10,000块给孩子购买参与式投资分红保险,连续支付17年,一直到孩子上大学前的那一年就停止了,这样一共投资了17万元,保险的初始投保额大概在77万左右,不过从第一年开始就因为投资分红再投资而持续提高。
在孩子18岁那一年,保险已经不再支付,并且开始提取现金。我们说过,在加拿大从保险里面直接提取现金很有可能需要纳税,所以一般来说我们用抵押借款的方式,当然如果投保人愿意纳税的话,提取现金也是肯定可以的。
现在的大学费用真的是越来越贵了,虽然有教育基金可以支撑一部分费用,但是难免会有短缺,如果孩子非常优秀考上了医科大学或者法律学院之类的,那费用可就高了。我们假设孩子从18岁开始每年用贷款的方式提取10,000块,那么四年里一共提取了40,000块,利息可以偿还,也可以从保单里借出来。
4年之后,孩子21岁,这时保单的保额已经成长为111万,现金价值还有15万2千。
孩子大学毕业之后开始找工作,我们假设孩子还不急于偿还这笔贷款。
到了26岁,孩子要结婚了,这个时候可能需要比较多的现金吧,办一个像样的婚礼或者去远途旅行结婚,又或者给新房子好好装修一下,刚工作没几年的新人恐怕积蓄不多,没关系,他可以从保单里一次性“提取”5万块作为结婚的费用,同样的我们还是使用借款的方法,利息可以偿还,也可以从保单当中一同借出。
在此之后保险的现金价值是14万1千,而保额则增长到了130万。
在孩子64岁的时候,这份保险的现金价值已经达到了122万,而保额则达到了212万。
65岁时,孩子——已经不再是孩子——开始进入退休年龄,并且开始提取退休金,这个时候他需要的是月收入,而且最好是不影响老人金和补助金的月收入。 所以我们同样是使用借款的方式,假设每个月提取5000块,每年提取6万块,一直提取到他100岁为止。
如果受保人100岁过世,他的收益人还可以获得85万6千的赔偿金,全部免税。
我们来计算一下,这张保单到底给受保人多少利益?
1)学费:4万
2)结婚:5万
3)退休:6万 x 35 = 210 万
一共219万。
受保人在活着的时候获得了219万的现金,受益人在他身后获得了85万赔偿金,两者一共获得304万,为此您的付出是17万。18倍的收益率!
可能孩子们结婚的年龄不一样,可能孩子们在30几岁的时候还想借钱做生意,没问题,这份一直成长的保险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可以提供充足的现金价值。
如果孩子一生顺利,根本就没有需要从保险当中提取呢?我们说过,这份保险的现金提取不是必须的,而是由您自己决定的,提取多少,什么时候提取,都是根据投保人或者受保人的需要。如果完全没有提取的话,百年之后受益人可以获得的免税赔偿金高达1500万。
有些人说等我孩子长大了,100万也许就不值100万了,通货膨胀这么厉害。是的,这话说的可真是没错。但是不仅仅是放在保险里的钱会面临通货膨胀,您存在银行里,放在股市里,或者以现金形式放在家里的所有钱都会面临通货膨胀的问题,所以您要做的事情就是找一个投资项目,它的收益率必须超过通货膨胀率。
找一个跟人寿保险的投资收益率差不多的投资产品并不难,难的是这样的产品大多需要纳税,而不纳税的产品都有投资限额。只有保险可以实现大额投资避税的目的。
有些父母担心,自己现在是孩子保单的持有人,将来自己先于孩子过世怎么办?这个不用担心,首先,保单的持有人是可以更改的,当孩子成人之后,您可以把保单的持有人改为他的名字就好。
不过也有些父母担心自己的孩子在年轻的人时候会随便更改保单的受益人,因此更愿意自己一直都作为这份保单的持有人,换句话说,这份保单的受益人要更改必须经过父母的同意。
那么如果父母过世的时候仍然是保单的持有人呢?不用担心,这时保险公司会将保单的持有人变更为保单的受保人,这个时候受保人和持有人就是同一个人 了,也就是说,在父母过世之后,孩子会自动成为保单的持有人,从此可以自行决定保单的受益人了。
孩子的出生是很多家庭中最重要的大事件之一,父母或者是祖父母总是想送给孩子一些真正有意义的礼物,这一份可以保障孩子终身现金无忧的保险计划难道不是最好的选择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