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诗人说海子:多一点同情与包容 ——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李壮萍

提到海子,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那首非常熟悉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首诗的时候,只单题目,眼前就出现了这样的画面:“蓝色的天空下,海鸥在波光粼粼的大海上自由飞翔,海边红顶的小木屋,院子里盛开的各色鲜花。”多么美的一幅图画!是那么的令人神往。可当知这首诗的背景,我读到了忧伤和惋惜!时隔多年,今天以一个母亲的心态,再次重温这首诗,竟感到无比心酸,流下了眼泪。他是钻了牛角尖,没法跳出,才选择那样的绝路。海子去世的年龄,也就和我们这代人现在孩子的年龄差不多。

网络里充斥着许多关于海子的文字,有痛哭流涕者,有高声叫骂者,有撕心裂肺者,也有泰然自若者。一个海子搅动网络世界,刮起来一场飓风,这是海子的魅力。海子自杀的行为我不赞同,但有人用诗人和诗歌的责任来指责他,这种观点我不支持。

从遗传学角度看,每个人身体所具备的基因密码都不同,这也因此使得个人呈现出丰富多样性的性格特点。海子也仅仅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孩子,一个十五岁考上北大、二十五岁在政法大学做教师的孩子。在我心里,海子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孩子!他的离去让我感到万分痛惜!!

写诗也只是他的爱好和才情的表现,至于诗人也是人们赋予他的称号而已,我们有什么理由,要求他尽善尽美?

在人生有限的生命历程中,诗具有它纷繁一般的价值存在,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体味的,毕竟这不只需要了解,感同身受或者共鸣,更多还是一种认同与包容。

当我们面对诗人这个群体时,应该多一些包容与肯定,我们欣赏他的作品,尊重他的选择,我们可以随着他作品的呼吸而呼吸,我们在心里有感谢他提供的角度。

诗人也是人,也有骄傲、自卑、欣喜、忧伤。他们通过一支笔传达自我,亲见或亲历的,不一定是客观的。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他们的作品价值,可以肯定他们都是善良的多有无心之过,不仅善良还有诚实与求真。他们可能有着不同于常人的境界与见地,因为外界再怎么强大,绝大多数人心终愿向阳,唯有温暖阳光才能让人舒适成长。

诗人海子在选择卧轨自杀前两个月创作的这篇人们普遍认为充满朝气的诗歌,既然这么有希望,有朝气,他为什么要选择自杀呢?

其实,“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暗含着极大的伤感。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这些简单的闲散的生活,海子向往,可是海子的家庭非常贫困,即使是有一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这样的简单要求都很难实现,他不需要多么浮华多么虚无的物质,可是在那个时候又有多少人懂他?

从明天起诗人渴望并去追寻幸福,可能今天以及昨天的无数思绪曾困扰过他,总之他的生活不快乐。

这首诗中前两节都有从明天起,作者为什么不说从今天起呢,因为今天一定是不幸福不快乐的,“明天”的幸福是作者热切的期盼,美好的憧憬,所以诗中所描述的或许根本就不是真实的,他一方面在歌唱生命,歌唱生命中的激情,歌唱生命辉煌的瞬间,另外一方面又看到生命在遭受阻力,于是他被迫去表现这生命的痛苦,这样我们就不难感受到诗中潜在的现实与理想,物质与精神的对抗,就像作者自己说的,其实我想要幸福却又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一个人的幸与不幸,冷暖自知,任何人都没理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生活中多一点同情包容,就多一点爱的温度!

希望不管是海子还是我们,都能敞开胸怀,‘’面朝大海‘’负手而立,期待阳光普照,“春暖花开。”

李壮萍,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宁夏作家协会理事、宁夏诗歌学会委员、中卫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银川市文学院院聘作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