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通读 第十五章 原文

《道德经》通读  第十五章

原文

古之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与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浊。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不新成。

老子在这一章里,为我们描述了“士”的形象,老子先把他所描述的“士”者,定域为,古之,并且是善为。古是不用说的,善为,指的是做得很好的。

士,有以下几种解释:1、未婚的男子;2、男子的美称;3、四民之一,指读书人,四民是:士家工商;4、古代社会阶层的等级之一,为贵族中等级最低者;5、泛称居官受禄的人;6、对品德好,有睿智或特殊技艺的人的美称;7、对人的美称;8、兵卒。还有两种解释,完全不合这里的语境。

对老子在这里为我们描述的“士”,一般都解释为得道之君。但应该注意到一个问题,老子在前面多次称有道之人为圣,比如说,第二章中有“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三章中有“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第五章中有“圣人不仁”。还有,这里不再多举。为什么老子在这里不说圣人,却以士指称有道之君?

我认为,老子在这里所说的士,应该指的是没有结婚的男子。

我是根据以下几个方面的理由来如此认定的。

1、老子说他描述的士,是古之人,古之人,用我们今天的话说,还没有开化,没有开化的古之人,守道而生存。老子这样说,有一个意思,告诉我们,在人类的当初,人都是守道的,就像老子在第十章里所说的,“专气致柔,能婴儿乎”,老子的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即使在今天,他也有过守道的阶段,那就是婴儿时期。人类也有一个婴儿时期,那就是老子在这里所说的古之时。还有一个意思,没有结婚的男子,在古之时,就像婴儿一样,完全没有开化。

2、古时没有结婚的男子,都守道如老子所说的这样吗?老子说,你不用有疑问,我说的是善为的士,善为,指的是,行为敦厚,就是说,老子所描述的是那些行为敦厚的古之士人。

3、根据这一章后面对“士”的描述,可以认定,应该是士人,犹豫,质朴,敦厚,浑然,亦浊亦清,亦动亦止。这样的形象,是一个普通的老实人常有的样子。老子向我们描述这样的一个士者,用意非常清楚,守道并不难,人类当初都是这样的,并且,即使当下开化的人,也完全可以回归道性。所以,老子才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士者的形象。

4、圣人,是老子对人神圣化的理想,在老子说道德经的的时代,现实中没有老子所说的完美的圣人,老子为了说明道的存在是常恒的,所以,就理想化出一个圣人的形象,但老子的理想不是完全凭空的,老子看到在人的身心里,其实是有圣心圣德的,并且,人在不经意间,会有德行表露,这就是道不辞于人。老子把这一切,赋予一个圣人,这就是老子对人的理想化。而在古之时的士人,他们与老子理想化的圣人相比,他们才是老子真正想要的守道之人,因为,他们的守道是纯朴的,是完全自然的,没有任何附加成分的,所以,老子在第十五章为我们描绘了士者的形象。

在通读这一章的语句前,我还有一点是先要说明的:关于老子对士人的描写。

一个人的真实存在,只能是浑然的,谁也看不到他的本性、心和形貌的本相。

一个守道的人,道性在他身上的内化,更是浑然不觉、浑然不知、浑然不清。

然而,我们的语言在描述人的时候,却是把人解剖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内在的,外在的,形貌的各个方面,精神的各种不同。既有具体描述,也有高度概括。人在分析性的语言描述下,最终成了一具被屠宰的牛羊尸体。如果用这样的描写方式,去描写古之士人,他的浑然拙然,就完全没有了。最终,他只能成为得道者的一张又一张口号碎纸片,零零散散地撒满天空,不论你如何大书特书,都不能让人看到一个真正有血有肉的得道者的形象。

老子明白这一点,所以,他在这一章里,描述士人形象时,笔法和语言真正做到了下笔如神,看似在描绘,可又似乎并没有着笔。我读此章时,有一种这样的感觉,好像站在老子身边,他用手指给我看一个形象,一边用手指在空中比比画画,一边说,你看,你看,就是他,就是那个样子。可他比画了什么,说了什么,我都没有弄明白,可他所比画、所指的那个人,我看到了,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这种如拙如朴的语言,更能帮助我们理解老子笔下的形象。

如此先说之后,章句的理解,就容易得多。下面,我们来看这一章的词句。

第一层,有五句话。前三句说,古之时有一种士者,他们行为敦厚老实。正是由于他们是这个样子,所以,他们身上蕴藏的道性的玄妙,尤其是他们为人与天道的相一致,是不容易看明白的。接着的两句话,老子这样说,正是由于这些人的不容易看清楚,所以,我才勉强去描述他们,

老子在这一层里,说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说的是,在士者纯朴而浑然老实的形貌里,蕴藏的道性微妙,与天相通,实在难以看得清楚。这就是守道者的浑然自然。而今天的君子,满身的装饰的修伪。

下面,老子开始“容”士者的形象:

1、与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

这就是士者的形貌:样子犹犹豫豫,就像一个冬天里而对冰川一样的,又想过,又不敢过,看见邻居就感到羞涩不禁的人一样。这样的人,在生活里太普通了,可他们的内心蕴藏着道的自然性,才会这样。

可有时候,他们俨然若冰,若客,显得肃穆而拘谨。这些与人相处,彬彬有礼,就像一个拘谨的客人似的,有时,显得冷冰冰的,不近人情。

(请注意,我只能这样解释老子的话,可老子却不是这样说的)

这些人,显得敦厚老实,像一块不加修饰的石头一样;仔细看他们,就像看空谷一样,渺渺茫茫,虚无得似有似无;他们浑浑然,一副浊然不清的样子。

像不像一个没有结过婚的男子敦厚男子。大概,老子结婚前就是这个样子。

老子在描述了如此士者之后,接着说: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老子的这两句话该如何理解?孰,是表疑问的无定指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谁”,这两句话是说,任你是谁,也改变不了士者浑然安静的形象。这才是真正的守道者,他不会因为时势而改变自己,离道叛道。

用现在的话,老子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谁能让他们的浑然之状改变,慢慢地让他们变得清白分明,谁又能让他们改变安然的静态,让他们慢慢地变得动荡不安。

最后几句话,老子说,守此道的士者,从来没有满足自己的欲望,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才显得浑然老实,而不会让自己变成新样子。

老子最后这几句话,有前面述说的基础上,告诉我们,一个真正的守道之士,他不会因为环境或诱惑而改变自己。

总之,守道之士,是有过的,并且是很普遍的,即使今天,人一样成为这样的守道之士。如果说,圣人是对守道的理想,士者则是人人可以为之的形象。

(0)

相关推荐

  • 19、得“道”的圣人无为之道的形象——走进《老子》

    19.得"道"的圣人无为之道的形象--走进<老子>        上一章老子感叹道,只有从不为满足一己私欲的善者,才是能真正顺天行"道"的. 因此, ...

  •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五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大成①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②,其用不穷.大直若屈③,大巧若拙,大辩若讷④.静胜躁,寒胜热⑤.清静为天下正⑥. [译文] 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 ...

  •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五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①民,将以愚之②.民之难治,以其智多③.故以智治国,国之贼④: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⑤,亦稽式⑥.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⑦,然后乃至大顺⑧. ...

  •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五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执大象①,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②.乐与饵③,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④. [译文] 谁掌握了那伟大的"道",普天下的人们便都来 ...

  • 道德经第三十五章译文——原文对照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章 第 ...

  • 《道德经》通读 第十二章 原文

    <道德经>通读  第十二章 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老子在这一章里,讲的是人道,用老子的原话 ...

  • 《道德经》通读 第二十五章

    <道德经>通读   第二十五章 原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 ...

  •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五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①不螫②,猛兽不据③,攫鸟④不搏⑤.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⑥,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⑦,和之至也.知和曰'常'⑧,知常曰'明',益生⑨曰祥⑩,心使气曰强⑾ ...

  •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有物混成①,先天地生.寂兮寥兮②,独立而不改③,周行而不殆④,可以为天地母⑤.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⑥,强为之名曰:大⑦.大曰逝⑧,逝曰远,远曰反⑨.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⑩.域中⑾有 ...

  • 老子道德经第十五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①,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不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②:豫兮③若冬涉川④:犹兮⑤若畏四邻⑥:俨兮⑦其若客⑧:涣兮其若凌释⑨:敦兮其若朴⑩:旷兮其若谷⑾:混兮其若浊⑿:孰能浊⒀以静之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