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认知悖论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皇帝”是对古代帝王的称呼,然而这种理解是不完整的,事实上“皇帝”更像是一套制度体系。

“皇帝”原始理解得分成两部分:皇和帝。事实上皇和帝是两个等级概念,例如我们所熟知的“三皇五帝”。皇的等级要高于帝的等级,其划分标准的是根据君王对时代的贡献度来衡量。“皇帝”体系是不同时代对君王的称呼等级定位的制度。“皇帝”体系共分四个等级:皇—帝—王—公。这四大等级贯穿于整个国家文明体系始终。

在我们国家历史文明进程中,“皇帝”体系共经历两个轮回:三皇—五帝—夏商周三王—诸侯国公;秦始皇—汉晋隋唐宋元明清帝/王(各个时代诸侯王)。

在第一个轮回过程中,“皇帝”等级制度分明。三皇首创了文明体系先河,视为天下共主,尊皇实至名归;五帝延续三皇传统,推进文明体系向前发展,屈居称帝无可厚非;夏商周开辟全新制度,实现文明平稳过渡,甘为君王堪称道德典范,分封诸侯降王为公理所应当。但在轮回后期,即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君经历了有公晋升为王的过程,这个可作为特例来理解,不影响整体划分。到了第二个轮回阶段,大秦国君嬴政统一六国,建立大一统中央帝国。开创了人类历史上全新文明体系之先河,对时代之功媲三黄盖五帝,顾名始皇帝。大秦独尊黄制,威压后世,从此大秦之后无人敢称黄,后来者降级称帝。帝时代即我们所熟知的“封建时代”,我之前在《封建认知悖论》中已经阐释过“封建”的内涵,“封诸侯,建郡制”就是帝时代鲜明的特色。封建时代两种制度并存,意味着帝和王并存,所以“帝时代”又可成为“帝王时 代”。在这个时代还有一个奇葩现象就是帝国君主可以有许许多多不同的称呼,各个朝代风格迥异。君主一般自称朕,寡人,有一个朝代宋朝自称官家,根据史书给出的解释是“三黄官天下,五帝家天下。兼三五之德,故曰官家”除了自称,还有臣子多君主称呼也是五花八门,什么陛下、人主、万岁爷、皇帝、皇上等等,什么称呼都有。

关于“皇帝”的认知我已经阐释清楚了,“皇非皇,帝非帝,皇帝非皇帝”你明白了么?每天学一点,知识增一些。

大秦始皇,功盖天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