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科普绘本他画了10年~

未经允许,请勿私自转载,否则视为侵权!

正文共: 2607字 27图

预计阅读时间: 7分钟

文/图:恬妈

在日本有一位非常博学的老爷爷,希望通过笔下的科普故事,引导孩子们对世界产生源源不断的好奇心,成为有内驱力的人
这位博学的老爷爷,就是加古里子
提起他的名字,大家应该都不会太陌生,江湖人称他为“科学绘本之父”,为人十分谦逊和蔼,身为东京大学工科博士毕业的学霸,耗费大半生心力为孩子们创造科学绘本。
加古里子(1926-2018)
2011年国际安徒生奖提名
日本科学读物奖得主
日本菊池宽奖得主
日本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得主
“如果没有与孩子们相遇,我可能就无法成为绘本作家,也就是说,小朋友才是我的启蒙师父。长久以来,从孩子们身上我学到了许多。”
从1959年“转行”,投身绘本创作50多年,出版过的书超过600册,题材包罗万象,是毋容置疑的高产作家。
近期上新的这套书是加古里子在古稀之年,沉淀大半生心血为孩子们而画的自然博物手记。
对比市面上加古里子已有的作品来说,这是唯一一套集合动植物与自然现象主题的科学绘本,主题多元丰富。
每本围绕一个主题,通过一个个问题引导读者深入思考,循序渐进。辅以大量手绘信息图表解释说明,清晰直观。
水虿捕食仅需0.03秒!过程全分解
早在2017年,这套书就已经上市了,当时一推出就迅速霸榜,深受读者们喜爱,斩获了中日多项大奖。
流水的榜单,铁打的No.1
左滑上图看24小时/7日/30日榜单截图
专家纷纷应援打call,国内生物、气象等领域十余位学者参与审订和推荐,堪称有“豪华背书团”支持。
时隔4年再版归来,如果家有小学生,或喜欢大自然的小朋友,绝对不容错过这一套博物百科。
此次改版,心喜阅科普馆主编,资深编辑周杰特别为小读者们准备了6节延展博物课堂,扫描图书封底二维码即可收获满满干货!
博物课堂一览
对于这套书,加古里子更是鼎力推荐:
“大自然神奇丰富、奇妙无穷。这套书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日本的火山和大地、暴风和雷电、动物和植物是多么不可思议、令人惊叹。相信中国的孩子们一定会喜欢这个系列。”
时隔四年再版,为什么还要推荐这套绘本呢?因为我发现,我家恬恬对科学的探索欲,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对问题的刨根寻底,似乎都跟我们读过的加古里子科普绘本有关。
水母的秘密
每次去动物园,水母乐园是我们必去的一站。虽然深圳野生动物园的水母跟我们都已经到了“相看两不厌”的境界。但每一次,恬恬都要观察很久,或观察水母的形态,或注视水母的轻盈,或隔着玻璃感受水母的安静。
而加古里子《水母的秘密》这本绘本,从水母的形态开始讲起,让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了水母的样子,然后描述了雌雄水母的差异,甚至水母宝宝是怎么形成的也做了特别的介绍。这些未知领域的知识,打开了孩子对水母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而加古里子虽然是工科博士,但在文字描述和绘图方面,却用了最能让孩子理解的语言,比如海月水母水螅体的生活史,套用了上学的阶梯过程,从幼儿园到大学生这样的过程描述,更容易跟孩子产生共鸣。
不过,最令我惊讶的是,加古里子似乎特别了解孩子,每一页内容结束,孩子总会问我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恰好能在下一页找到答案。
比如,我们读完这一页,恬恬说:水母太神奇了,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跟水母一样的神奇的生物?
而接下来的一页,介绍了另一种奇特的水母,刚好回答了孩子的疑问。所以,我想,只有足够了解孩子,加古里子才能写出如此符合孩子心智特点的书。
鼹鼠有疑问
光是这个书名,就已经让孩子按耐不住的想要了解鼹鼠到底遇到了什么问题?恬恬迫不及待的让我跟她一起看这本书,看看鼹鼠到底有什么疑问?他的问题能否解决?
这本绘本从鼹鼠的构造开始描述,逐渐拓展到鼹鼠的日常起居,生活方式,饮食爱好,以及人们对鼹鼠的误解。就连我们经常玩的“打地鼠”游戏,也是因为人类对鼹鼠的无知和误解而演变的。
通过阅读这本绘本,让孩子对鼹鼠有了不一样的认知,也消除了很多对鼹鼠不公正的评价。我想,让孩子客观的看待和面对这个世界,才是科普本身的意义吧。
这种由浅入深,由点及面的方式就是“加古里子式”的科学启蒙方式,不会用超硬核干瘪的介绍解说,也从来不会一板一眼地告诉孩子定义是什么,而是就着一个问题,循序渐进缓缓地引入,一环扣一环,驱动读者主动去了解,是以“好奇心”为导向的。
通过用轻松易理解的语言和清晰直观的插图注释,将知识概念揉碎了呈现在孩子们面前。连对科学概念了解甚少的家长都能看得懂,而且越看越觉得有意思,这样的科普读物谁会不爱。还有更重要的一点,这套书很贴心的将生僻字标注了拼音,所以家长跟孩子亲子共读时,即便遇到生僻字,也不会露怯。
加古里子的画风
看过加古里子绘本的读者都知道,他的画风还是比较“独树一帜”的。像这样↓
或这样↓
插画风格算不上精美绝伦的那种类型,但胜在童趣十足,很传神,有时候还会莫名“戳中笑点”。
看食虫植物也会“捕猎”哦!
不过绘本里各种图示的严谨和精细程度让人叹为观止,简直是细节狂魔,工科男的逻辑果然是杠杠滴。
图自《台风大追踪》
台风构造图
不过画风这回事众口难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也许有的朋友不喜欢这种手绘的方式,但如果仅仅因为画风的缘故而错过加古里子的作品,可真是捶胸顿足的遗憾啊。
如果有人问起最好的科普读物长什么样子?只要提起加古里子的作品,就觉得市面上其他书都黯然失色了。
对于咱们国内很多家庭而言,孩子的非虚构类图书占比是比较小的,但随着孩子不断成长,对世界的理解变得更加成熟,那么,孩子的阅读的世界不应只有童话故事,更要有优秀的科学读物,引导孩子自发地探索世界。
在本文的结尾,我想引用加古里子此前在采访中的语录,或许也能给大家带来新的启发。

致读者:

“我出版科学书并不是希望孩子们考试能考得更好,也不是希望通过这些书告诉孩子们某种知识。如果只是为了给孩子更多的知识,还会有很多其他的方法。最重要的是他们自发地想学习,想成为更出色的人。

所以我的书主要是告诉孩子们,比如说星星,比如说河流,比如说植物和昆虫,都是这么有趣的。孩子对这个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自己去学习,这才能成为他们真正的动力。

——加古里子

另外,还想特别强调一句:这套绘本的字号很大,对眼睛很友好,就算孩子自己读,眼睛也会有太大的负担。
最后,我还想问问大家,孩子对自然万物感兴趣时会有什么表现呢?是不是也有一大堆的问题呢?欢迎大家留言分享你们的萌娃感受哦。
愿我的分享,与你有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