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水消肿药——茯苓
茯苓
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1
水肿尿少
本品味甘而淡,甘则能补,淡则能渗,药性平和,既可驱邪,又可扶正,利水而不伤正气,实为利水消肿之要药,可用治寒热虚实各种水肿。
治疗水湿内停所致之水肿、小便不利,常与泽泻、猪苓、白术等同用,如五苓散;治疗脾肾阳虚水肿,常与附子、干姜等同用,如真武汤;用于水热互结,阴虚小便不利,水肿,常与滑石、阿胶、泽泻等合用,如猪苓汤。(上三方均出自《伤寒论》)
2
痰饮眩悸
本品善于渗泄水湿,使湿无所聚,痰无由生,可治痰饮之目眩心悸,常配伍桂枝、白术、甘草等,如苓桂术甘汤;若饮停于胃而呕吐者,多与半夏、生姜等合用,如小半夏加茯苓汤。
3
脾虚食少,便溏泄泻
本品能健脾渗湿而止泻,尤宜于脾虚湿盛泄泻,可与山药、白术、薏苡仁等同用,如参苓白术散;
茯苓味甘,入脾经,能健脾补中,治疗脾胃虚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常配伍人参、白术、甘草等,如四君子汤。
4
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本品补益心脾而宁心安神。
常用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心悸,失眠,健忘,多与黄芪、当归、远志等同用,如归脾汤;若心气虚,不能藏神,惊恐而不安卧者,常与人参、龙齿、远志等同用,如安神定志丸(《医学心悟》)。
杂说:
茯苓甘淡平和,能补能泻,驱邪而不伤正之性使其在临床广泛应用。民间又常有如茯苓夹饼一类的小吃,属药食两用之品。夏月暑湿之气上蒸,亦可以茯苓煮粥以化湿邪。现药房每多以茯苓块的形式出售饮片,然茯苓较为紧实,不易煮透,可以通过适当增加浸泡时长、将茯苓块进一步切割及增加煎煮时长的方式提高药效,避免药材浪费。
另外方剂参苓白术散,需以散剂的形式才能最佳发挥其药效,丸剂、汤剂皆略显差强人意,思量或许为“散者,散也”之故。在治疗上,亦可通过健脾祛湿益气的功效促进排便,改善“无风舟停”之症状。
注:本文杂说外内容参考《中药学》,钟赣生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5。本公众号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