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土地承包记

 ◆ ◆

文 | 图:采芑

某湾90亩的河畈地肥沃而平坦,这么大范围的一片好农田在丘陵地区并不多见,湾里人称之为“大畈”。前几年由村委会承包给本湾人,后转包给花老板。于是,农田上撑起了一个个塑料大棚,棚里埋设了浇灌用的塑料管网,开始专业种植五颜六色的非洲菊。
花老板往往请村民打理,村民每年可以领取不多的承包费和劳务费,总之,对村民还是有益的。可2020年初的疫情对花老板的打击是显而易见的,大棚里的花因难以运出而任由自生自灭,田地上野草蔓延。农民的承包费也整整拖欠了一年。
2020年末,由村委会组织召开承包人与农户的协商见面会,会上大部分农户各自发表了意见,虽然有争议、有分歧,但最终还是就分期支付欠款、无条件返还田地及附属设施等主要事项达成一致,村委会与原承包人签订了终止协议,所有24户农户也共同签字认可。
接下来的承包确实是一件难事,从本地区的现状来看,因农村人员流失而使大片农田荒芜,虽有极少农户承包田地,但鉴于实力所限、机械较少,难以形成一个良性的有序市场,周围平均承包费用普遍很低。村委会公开招标引入承包人,无人应标。
周边为数不多的种粮大户不愿上门应标,那只有登门拜访了。显然,这件事吃力不讨好,做起来很棘手。刘律师在湾里土生土长,自4年前回乡重修旧宅起,为村里做了几件有益的事,赢得了乡邻的信任。从小生长于斯,他深知春耕的重要性,一年之际在于春,误了春耕,田地将再次面临抛荒的可能。
于是,受村民委托,刘律师四处收集周围相关信息。他拜访附近滠水河边的一位相熟的种粮大户,因他承包田地多,与湾里相距较远而婉言谢绝。于是,他又邀请邻湾同一刘姓支系的一对夫妻,洽谈承包事宜。同时,村干部也做了很多说服工作,双方洽谈得较为顺利。
与此同时,有人提议引进外乡人来湾里做旅游产业,村委刘书记在村民会议上提出旅游投资大、见效周期长、承担风险大、不适合本村实际,否决了该项提议,同时肯定了“田地复耕”是最为切实可行的方案,从而及时叫停了与相关人员的初步接触。接下来,他公布了与承包人初步洽谈结果,得到24户农户的一致认可并签字同意,方才与承包人签订《农田承包租赁协议》。
鉴于承包人首次承包,投入费用大,在第一年的承包费上给予一定扶持,一年后,再行递增。合同两年一签,既顾及了农户的利益,又充分地尊重了承包人的意愿,同时也有益于湾里的发展,就三方而言,都是共赢且充分征求意见的。
至此,承包一事基本尘埃落定,在春天将要播种的季节,农户又重新在自己的土地上播种下了一年的希望,事情在向大家预想的方向发展。农田经几年的承包,已然面目全非、杂木丛生,整治上面的大棚及附属物是当务之急,村委派来挖机挖树根,推平多年堆积。
塑料大棚的清理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承包人无力解决,于是,受承包人委托,刘律师与村里两位湾下老人商议帮忙解决,两位八旬老人走街串巷,请来回收废品的老板,洽谈好价格。因未及时向村民通报而引起了少数人的误解。
两位老人无偿为村民服务,其间未收取任何报酬,最终也赢得了大多数村民的理解和支持。回收费用按田亩分摊发放给农户,承包费和回收费两项收入加在一起,与往年的承包费用相比,农户并未有任何损失。
随后,承包人安平夫妻开始整治田地,在用犁地机械翻地的过程中,发现土壤里有很多拆除大棚时遗留下来的小铁构件,他请来村里人帮忙捡拾、清除。经过几年的承包,以前大畈里完备的沟渠系统近乎荒废,于是又重新梳通沟渠,打通大塘与沟渠的连接通道,使满畈的田地能及时得到充足的水源。
再加上夏初插秧期间雨水充足,插秧机播撒的禾苗在雨水的滋润下长势喜人。然后又有人在田地里手工补苗,渐渐地,田地恢复了多年以来未有的勃勃生机。大畈的生态系统重新得以恢复,沟堰里水流不息、汩汩作响,沟边绿草茵茵,红蜻蜓纷飞其间。
犁铧翻过行行新泥,引来成群的白色鹭鸶鸟争相啄食泥土里的昆虫。燕儿翻飞其间,与鹭鸶抢食,好一幅欢快惬意的现代农耕图。大畈南依姚蔡河,东靠滠水,本地人称姚蔡河为小河,称滠水为大河。大河小河自湾东南交汇向南奔向长江。南望木兰山,山水相连,风光旖旎。
犁地、插秧等诸多环节,安平基本上用专业机械设备完成,最大限度地减少使用人工,这与传统农业有着非常明显的不同。禾苗分蘖抽穗后打了一遍农药,就再未打第二遍药。作为一位有经验的新农民,安平非常关注农药的残留问题,他在努力地种植着低残留的“绿色粮食”。这也说明,新式农民在种植的理念上发生了根本转变。
如今,满畈稻谷丰收在望,听说粮食已被预订一空。在这希望的田野上,安平,以及许许多多像他一样的人,正在用勤劳的双手,实现着自己的梦想。现实证明,只要向追求的方向努力、再努力一点,多一些实干,少一些空谈,多一点参与、少一些旁观,开拓思路、切合实际、脚踏实地,“撸起袖子加油干”,“满畈稻谷飘香”的梦想真的能够实现。
农村,不只是一个寄托乡愁的地方,更是一片寄托着希望的广阔天地。
本文作者采芑授权印象黄陂发布
· END ·
有风景  有味道  有故事
印象黄陂  品味黄陂
(0)

相关推荐

  • 武汉黄陂美丽乡村游——玉枝村胡兴咀

    默认段落 木兰故里武汉黄陂,我曾自认为还是很熟悉的,作为一名旅游人,这几年几乎走遍了黄陂风景最美的各个角落,从木兰天池到锦里沟.从木兰草原到清凉寨,一边行走,一边惊叹,大自然太偏爱黄陂,把最美的色彩都 ...

  • 被折腾的农田

    村北边是一大片农田,约有30来亩,分属十几户村民.这里原本年年种稻谷.油菜.菊花等农作物,品种产量稳定,保证着农户的口粮和收入.这几年,村里的年轻人都在外做生意打工,留守的老人年岁渐大,土地闲置在所难 ...

  • 国庆长假,一起看看我们的田地

    "田"--一个古老的中国汉字. 正如它的字形,四四方方的一块农田.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田伴随着中国历史. 但今天的"田",可能超乎你的想象-- &quo ...

  • 该留给后代怎样一个黄陂?是类似发达的汉口,还是自然的江夏南八乡呢

    黄陂观察,观察黄陂 01 小编前天的文章<长江文旅城静待开工,网友说:黄陂,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生机勃发>后面,有网友对长江文旅城的开发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摘录如下: 开发一处,就破坏一处,污染 ...

  • "肥田三年不瘦,瘦田三年不肥",为啥农户把田地免费给人耕种?

    田地是农村里人们种植各种作物的土地,可以产稻米.玉米.蔬菜等各种农产品可以吃.卖,而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变,部分人外出打工个几年攒些钱买车.建房子.供孩子读书等,这在农村很常见,而出去打工,土地没人种植了 ...

  • 乡村风物记

    乡村风物剪影

  • 乡村隆冬记

    <送东阳马生序>里的冬天,才是真正的冬天."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四肢僵劲不能动.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 ...

  • 乡村救火记‖文/青衫

    乡村救火记 如果说冬天的太阳是暖阳可亲,那夏天的太阳便是骄阳似火.晴空万里,没有一丝云彩出来走动,太阳把大地烤的滚烫.就连呼吸空气也是炙热的,人一动就浑身冒汗. 尤其到了六月份之后,一天中只有早上和晚 ...

  • 蒋晓琳:乡村行记

    山水之情,花草之性,土屋之筑,全真全裸,没有许多作态,也无需包含.寂静的乡村,阳光洒落,悠闲生活,常态习惯. 周末随朋友一起,计划寻找历史建筑的痕迹,无意中走到阳新某山脚下的山村.这里没有轰轰烈烈,但 ...

  • 【图说武胜_28】双星乡村踏青记

    双星是武胜县辖乡,在县内没得啥子特色,撇开那个最美乡村,双星的乡村和县内大多数乡村差不多.如果追溯乡史,县志记载1913年设双星乡,1958年改双星公社,1983年复双星乡.双星乡位于武胜县境东部,距 ...

  • 情洒窑西村 助力乡村振兴——记新建区昌邑乡窑西村驻村第一书记葛振桐

    葛振桐和窑西村结缘于2019年,那年11月,他从南昌市大数据与信息化顶层规划的岗位来到新建区昌邑乡窑西村任第一书记与驻村工作队队长.刚到窑西村的时候,这个南昌市大数据与信息化方面的技术专家就立志一定要 ...

  • 【教育】执着追求梦想 爱洒乡村教育——记剑阁县涂山小学教师付代军 ‖ 赵立策

    执着追求梦想 爱洒乡村教育 --记剑阁县涂山小学教师付代军 赵立策 每天中午,辛苦教学一上午的老师们都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休息,而她却照例一头扎进办公室,要么批改作业和试卷,要么翻阅教学用书批注.圈点, ...

  • 龙城破浪向小康——记甘肃天水的乡村蝶变之路

    龙城破浪向小康 --记甘肃天水的乡村蝶变之路 记者 王万亮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玉泉镇皇城村易地扶贫搬迁新村. 王诚 摄 陇山苍苍,渭水汤汤. 在中华文明的坐标系里,陇山.渭水环抱的"羲皇故里 ...

  • 扎根乡村 为乡村教育引路护航——记2021年江苏省先进工作者薛法根

    2021年江苏省先进工作者 吴江区程开甲小学校长 薛法根 手持一支粉笔,为希望引路:身立三尺讲台,为梦想护航. 2001年,薛法根被国家教育部.人事部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各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