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灵胎说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

  1. 《医学源流论》徐大椿·清·乾隆二十二年

治病必分经络脏腑论

病之从内出者,必由于脏腑;病之从外入者,必由于经络。其病之情状,必有凿凿可征者。

如怔忡、惊悸为心之病,泄泻、膨胀为肠胃之病,此易知者。又有同一寒热而六经各殊,同一疼痛而筋骨皮肉各别。又有脏腑有病而反现于肢节,肢节有病而反现于脏腑。若不究其病根所在,而漫然治之,则此之寒热非彼之寒热,此之痒痛非彼之痛痒,病之所在全不关着,。无病之处反以药攻之。《内经》所谓∶诛伐无过,则故病示已,新病复起,医者以其反增他病,又复治其所增之病,复不知病之所从来,杂药乱投,愈治而病愈深矣。故治病者,必先分经络脏腑之所在,而又知其七情六淫所受何因,然后择何经何脏对病之药,本于古圣何方之法,分毫不爽,而后治之,自然一剂而即见效矣。今之治病不效者,不咎己药之不当,而反咎病之不应药,此理络身不悟也。

  1. 《医学源流论》

治病不必分经络脏腑论

病之分经络脏腑,夫人知之。于是天下遂有因经络脏腑之说,而拘泥附会,又或误认穿凿,并有借此神其说以欺人者。盖治病之法多端,有必求经络脏腑者,有不必求经络脏腑者。盖人之气血,无所不通,而药性之寒热温凉,有毒无毒,其性亦一定不移,入于人身,其功能亦无所不到。岂有其药止入某经之理?即如参之类,无所不补。砒鸩之类,无所不毒,并不专于一处也。所以古人有现成通治之方,如紫金锭、至宝丹之类,所治之病甚多,皆有奇效。盖通气者,无气不通;解毒者,无毒不解;消痰者,无痰不消。其中不过略有专宜耳。

至张洁古辈,则每药注定云独入某经,皆属附会之谈,不足征也。曰∶然则用药竟不必分经络脏腑耶?曰∶此不然也。盖人之病,各有所现之处;而药之治病必有专长之功。如此胡治寒热往来,能愈少阳之病;桂枝治畏寒发热,能愈太阳之病;葛根治肢体大热,能愈阳明之病。盖其止寒热,已畏寒,除大热,此乃柴胡、桂枝、葛根专长之事。因其能治何经之病,后人即指为何经之药。孰知其功能,实不仅入少阳、太阳、阳明也。显然者尚如此,余则更无影响矣。故以某药为能治某经之平凡则可,以某药为独治某经则不可。谓某经之病,当用某药则可;谓某药不复入他经则不可。故不知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泛,必无捷效。执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泥,反能致害。总之变化不一,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也。

(0)

相关推荐

  • 五色理论

    ​五色理论 <黄帝内经>,以五行学说为基础 将不同的颜色,联系五行脏腑功能 因此,不同颜色的药物 选择性作用于相应部位 五色入五脏: 白色入肺 赤色入心 青色入肝 黄色入脾 黑色入肾 张介 ...

  • 徐灵胎:「不知经络而用药,其失也乏,必无捷效。」

    作者:毛以林 在临床教学中,我喜欢以一些实际的病例来启发学生的临床辨证思维,个人认为这样的教学与理论结合起来,可以避免理论和实际相脱节,学生们不再会对中医的理论感到枯燥.但我发现学生们对涉及到中医辨经 ...

  • 徐灵胎:不知经络用药,其失也泛;执经络用药,其失也泥

    <医学源流论> (公元 1764 年)清.徐大桩(灵胎.洄溪)着.二卷.分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 ...

  • 【视频】名医徐灵胎

    徐大椿(1693-1771),原名大业,字灵胎,号洄溪,江苏吴江人.生于清圣祖康熙三十二年,卒于高宗乾隆三十六年,年七十九岁.性通敏,喜豪辩.自<周易>.<道德>.<阴符 ...

  • 清代名医徐灵胎35岁开始自学中医,短短几...

    清代名医徐灵胎35岁开始自学中医,短短几年成为一代名医.他独特的学习方法绝对值得借鉴. 徐大椿(1693~1771),字灵胎,号洄溪,江苏吴江人.生于清康熙三十二年,卒于乾隆三十六年,年七十九岁.性通 ...

  • 徐灵胎说:“一病必有一主方,一方必有一主...

    徐灵胎说:"一病必有一主方,一方必有一主药."临证医家既要熟谙辨证论治,又要掌握专方.专药(即专病专方,专病专药),二者不可偏废,才不失博采众方之训. <和剂局方>虽然 ...

  • 徐灵胎:人参切块的原因

    中医书友会第1171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方药虽然能中病,若煎服法不合理,其药必无效."(编辑/盒子) 服法 作者/曾培杰.陈创涛 毛公裕年届八旬,素有痰喘病.每 ...

  • 去宿食徐灵胎胡希恕辩证同出一辙,活用伤寒...

    去宿食徐灵胎胡希恕辩证同出一辙,活用伤寒两大医出同招一剂均安 前几天读<洄溪医案>读到徐徐灵胎治疗外感停食的故事,今天读刘渡舟老先生的<伤寒论讲稿>提及一个胡希恕老先生的案例, ...

  • 时空穿越——黄煌教授与张仲景、徐灵胎的对话

    "我读<伤寒论>的时候,就梦回东汉,时光穿越跟着张仲景抄方,看看张仲景当时什么时候要用大柴胡汤,什么时候要用桂枝汤."中医学者黄煌教授如是说. "我曾经写过一 ...

  • 徐灵胎《病家论》925字

    天下之病,误于医家者固多,误于病家者尤多.医家而误,易良医可也:病家而误,其弊不可胜穷.有不问医之高下,即延以治病,其误一也:有以耳为目,闻人誉某医即信为真,不考其实,其误二也:有平日相熟之人,务取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