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八大晋商为何集体覆灭?
众所周知,山西的矿产资源在全国首屈一指。明朝初期,煤炭开始大规模的使用,促进了手工业和加工制造业的繁荣,也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这就是晋商崛起的大背景。
晋南地区人多地少,农业满足不了生活需要,不少人抱团取暖,走上了外出经商的道路,主要从事北方边境的粮盐贸易,几个晋商组成简单的商业组织,即商会出现了。后来又出现股东合伙,提高了抵御风险的能力。
清朝时,戴着“红顶子”晋商手握特权,在盐业、茶业和票号上发展成为全国影响最大的商业帝国,特别是票号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晋商发展的需要,加速了资本的流通。如“日升昌记”,人称中国第一票号,不到几年就在全国各地开了几百家分号,鼎盛时竟然占有清政府80%的白银储备。通过汇兑军饷和协饷,为地方政府垫款等逐渐成为清政府的代理国库与财政部。
当时清政府实行捐纳制度转让官职,以获得钱财补贴财政。山西票号凭借巨大的财力支撑被捐官者所看重,晋商中不少人也捐款买官或求取封典,挤进了官僚统治阶层。
但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日渐腐败,把战争赔款的负担转嫁给民间,晋商自然首当其冲,曾经得益于清政府扶持的山西票号,就面临着被慢慢蚕食的命运,山西人所创造的商业传奇、山西汇通天下的金融佳话也就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另一个原因,随着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也加速了晋商的破产,如俄商在汉口开设砖茶厂,挤压了晋商贩茶的生存空间;1909年俄政府又对在俄华商征收重税,清政府对此无能为力。
还有一个是晋商自身原因,他们通过经商发家致富,而不想去扩张资本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为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渗透中国人骨髓,却将钱财来修建豪华宅院(山西大宅院多),供孩子读书去做官。
至清末,作为曾经富甲一方的中国金融鼻祖之晋商,几乎遭到集体覆灭。
谢谢小秘书邀请。(图片、资料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告知,立马删除相关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