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崛起“七大错”

一些人言必称英美,我则是德国的拥趸者。这不仅是因为德国创造了灿烂的现代文明,而且中国与德国一样属于“后发外源型国家”,分析德国的昨天就是探讨中国的明天。德国的崛起被俾斯麦安排得极为妥当,先是联合奥地利击败丹麦,然后争取法国中立击败奥地利但并不羞辱奥地利,最后是争取奥地利中立击败法国。可惜俾斯麦的继承者没有俾斯麦的“世界眼光”,从而导致德国两次战败失去大片领土甚至被“四大国”分区占领。德国崛起,本可以走出一条不同于英美的“德国式道路”,可惜太多庸才伤害了这个天才辈出的国度。

1、放弃三皇同盟战略

普奥战争结束后,俾斯麦就努力争取与奥地利“和解”,例如俾斯麦说服普鲁士国王在萨多瓦战役后“以胜求和”放弃进军维也纳,避免过分刺激奥地利。普法战争后,德国为防止法国找到盟友,干脆在1873年与沙皇俄国、奥匈帝国结成同盟,该同盟一直持续到1890年俾斯麦病逝。后继者放弃了“三皇同盟”,只维持了与奥匈帝国的军事同盟,这就导致沙皇俄国1891年即俾斯麦病逝次年结成军事同盟,德国也就陷入了俾斯麦在3次王朝战争中都极力避免的“东西两线作战”。后来的两次世界大战,德国都最终陷入了“东西两线作战”中从而导致失败,放弃俾斯麦的“三皇同盟”战略,已经预兆着德国的失败。

2、放弃挑拨英法战略

俾斯麦没能说服德国放弃阿尔萨斯与洛林,也就意味着法德矛盾无法化解,俾斯麦转而鼓励法国进行海外殖民扩张,一则使得法国主要精力用在海外而不是欧洲大陆,二则制造英法之间的不合。法国在东南亚与非洲与英国争夺得不可开交,在突尼斯又和意大利剑拔弩张。法国因此不能在对德复仇战争中获得英意两国的援助,这正中俾斯麦的下怀。不料1888年俾斯麦被迫辞去首相职务后,继任者放弃了该战略,转而寻求“阳光下的底盘”,从而引起英国的警惕。俾斯麦之后的德国外交决策者尝试与英国正式结盟以减少海外扩张的阻力,却不管英国有无这样的现实需要和符合英国的外交传统。而且最要命的是,当英国恪守其 “光荣孤立”传统不愿意和德国正式结盟的时候,德国外交决策者的想法竟然是通过武力恫吓和施加外交压力的方式来逼迫英国结盟。例如德国皇帝在英布战争期间通过支持布尔人来对英国施加压力,却适得其反。英法之间逐渐调整战略,缓解相互之间的矛盾,转而寻求军事结盟。

3、放弃海军克制政策

普法战争后,俾斯麦认为既然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与洛林,则德国未来最可能的战争是与法国之间战争,因此德国需要外交上孤立法国避免其与俄国、英国结盟,更需要建立起一支强大的陆军。俾斯麦时期虽然德国经济蒸蒸日上甚至仅次于英国与美国,但德国的海军却很保守,不仅远远不如英国,甚至不如法国、奥匈帝国。俾斯麦放弃“海军强军计划”,其目的在于避免刺激英国。1890年俾斯麦病逝后,德国决策集团开始放弃了海军克制战略,逐渐走上了与英国争夺海上霸权的冒险道路。本来英国海军主要防范“欧洲老二”法国,却因为德国海军“无畏舰战略”等计划的刺激,转而与法国结盟防范德国。德国既要在陆地上反对法国,又要在海洋上反对英国,也就一步步走向英法联手压制对象。可以说英法俄三国协约,就是1890年后的德国错误战略逼出来的。

4、放弃稳健发展战略

俾斯麦病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24年,德国出现了持续繁荣。虽然德国外交逐渐恶化,但主要德国不主动挑起战争,法国也没有把握在主动进攻德国时会得到俄国、英国的支持。德国当时的经济发展速度超过英国也超过法国更超过俄国,再来二三十年“和平发展”,德国工业总量很容易超过英法总和甚至赶上英法俄总和。对于发展状态良好的德国而言,其实战争爆发越迟对自己越有利,1914年德国并没有发动战争的紧迫需求。如果等到德国工业总量超过英法总和甚至英法俄总和,则法国更难抗衡德国的“第一波打击”,法国也就更没有信心主动出击进攻德国。问题是威廉二世竟然在1914年因为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的冲突被卷入一场世界大战,悲夫。德国忽视了自己的国家利益才是关键,塞尔维亚愿意接受妥协就应该“见好就收”。36年后的中国也是如此,因为朝鲜北方与南方的冲突被卷入一场“准世界大战”,国家外交战略受制于他人。

5、放弃西线防御战略

萨拉热窝事件爆发后,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没有爆发,德国完全可以像当年俾斯麦一样将其变成“局部冲突”,例如德国派出军队支援奥匈帝国进攻塞尔维亚,而对法国采取冷静克制战略。即使俄国为了支援塞尔维亚进攻奥匈帝国,但俄国有没有胆量在法国没有受到德国进攻的情况下进攻德国本土,还是未知之数。只要德国不进攻比利时,英国很难短期内决定参加对德作战。只要德国不进攻法国本土,法国也很难为了俄国参加对德国作战。只要不爆发世界大战,在局部战争中可以说德国是“无敌”的,这才能“各个击破”。

6、没有坚持西守东攻战略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并非没有获胜的机会,这就是在马恩河战役失利后干脆采取“西守东攻战略”。德法边境双方的堑壕战说明任何一方都没有实力突破对方的机枪防御,毕竟坦克直到1916年索姆河战役时才投入使用,而且战斗力还不足以对抗堑壕战。1914年9月10日德国在马恩河战役中失利后,就应该在西线采取防御战略,抽调机动兵力转向东线,例如将俄国军队赶出波兰地区甚至沿着波罗的海向彼得堡试探性进攻。一旦俄国军队回防或者寒冷的冬天到来,则德国军队应该转而南下支援奥匈帝国击败塞尔维亚,并击败亲俄的罗马尼亚等国,鼓动保加利亚、土耳其加入德国集团。英法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提供支持,俄国却被德国、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土耳其孤立在东方,这也就意味着1915年天气转暖后德国应该派出主力部队进攻俄属波罗的海地区、乌克兰地区,甚至鼓动瑞典收复芬兰地区。一旦俄国失去了在波罗的海、黑海的出海口,各“国内殖民地”被德国煽动“独立建国”,则俄国很容易无力再战甚至分崩离析。德国对英法可以“不割地求和”,但对俄国却必须“不妥协”。一旦俄国退出战争,则德国应当争取与英法“体面和平”,以免刺激英法背后的美国。

7、没有坚持“体面和平”战略

德国帮助俄国“革命党”领袖列宁回到国内组织了“十月革命”,此时德国就应该象俾斯麦当年针对奥地利那样采取“体面和平”战略安抚苏维埃俄国。失去了俄国在东线的牵制,美国总统威尔逊还在兜售“和平计划”,才是英法有没有能力抗拒德国的西线进攻还是未知之数。此时德国应该一方面与苏俄及时签署“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战略,另一方面宣布接受美国的“和平计划”,并将东线大军快速集结到西线“以战争争取和平”。德国却在东线浪费了几个月的宝贵时间,而且在布列斯特和约中对苏俄要求过于苛刻,前者使得美国援军及时赶到法国战场,后者使得英法美认识到与德国没有“体面和平”必须全力以赴将德国击败。后来的结果大家清楚,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投降,饱受协约国特被是法国的欺凌,这就有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再次战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