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现代│百年百人故事(二十一):雪域高原之巅,他用大爱写就赤子传奇
百年百人故事(二一)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热血铸春秋 浩气贯日月--党史上著名先烈英模人物国画作品展》,正在龙现代艺术中心隆重展出。展期从2021年1月1日至10月15日,期间免费向公众开放参观。
我馆本期继续推出五位先烈英模人物的介绍和事迹,分别是孔繁森、蒋筑英、罗健夫、苏宁、任长霞,同时邀请著名海派书法家韩煜先生创作《信仰——永远的丰碑》书法作品,书写每位人物的名言警句,献礼建党百年,缅怀革命先烈们的丰功伟绩。
《信仰,永远的丰碑——
百年党史上著名先烈英模人物名言》
辛丑春韩煜敬书
91
孔繁森
《孔繁森》-97x180cm
绘画:杨宏富
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
——孔繁森名言
书法:韩煜 33x33cm
孔繁森英模
故事选摘
孔繁森:一腔热血洒高原
孔繁森,1944年出生在山东聊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在党的教育培养下,他参军、入党,后来转业到地方。
1979年,国家要从内陆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中共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欣然赴藏。从进藏第一天起,他就暗下决心:把自己的一切献给这神圣的土地,献给勤劳、勇敢的西藏各族人民。在藏工作历时十载,他先后担任岗巴县委副书记、拉萨市副市长、阿里地委书记。在党的召唤面前,在人生的选择中,他的精神境界一次次得到升华。
在岗巴3年,孔繁森几乎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每到一地就访贫问苦,宣传党的政策,和群众一起收割、打场、挖泥塘,与他们结下深厚的情谊。岗巴县海拔4700米,空气含氧量少,下一次乡要一个多月,到最远的乡村需要走十天,有时一天也找不到一个村子。孔繁森和当地干部一样,吃糌粑、喝酥油茶,一开始并不习惯。由于缺乏维生素,他出现了头发脱落、口腔溃疡、嘴唇开裂、指甲变软、体重下降等情况。这些困难并没有阻挡孔繁森融入当地工作生活的脚步。他把这片土地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参加藏语培训班,认真听,卖力读,很快掌握了32个藏文字母和常用会话。他克服高原反应,学会了骑马,很快适应了当地的生活方式。
孔繁森第二次进藏后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任职期间,他跑遍了全市8个县区的所有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乡办、村办小学,为发展民族教育事业殚精竭虑。1989年11月,孔繁森在驱车下乡检查工作途中发生车祸。他在病房躺了十多天,还未完全康复就提前出院。在把别人送的水果和营养品都送到敬老院后,他便带领考察组到北京、重庆、杭州、合肥等地的16所中学看望西藏班学生。
1992年底,孔繁森第二次调藏工作期满,西藏自治区党委决定任命他为阿里地委书记。在西藏最艰苦的阿里地区,各族农牧民称孔繁森为“药箱书记”。看到群众缺医少药,粗通医术的孔繁森,每次下乡都身背药箱,义务为群众防病治病。
1994年2月,一场50年不遇的暴风雪,让还没解决温饱的阿里雪上加霜。雪灾增加了数以万计的灾民,50多万头牲畜冻饿而死,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亿元。孔繁森带领工作队踏着齐腰深的积雪,深入受灾最严重的革吉、改则两县,把每户牧民的受灾情况一一记在笔记本上,挨家挨户走访牧民、分发救灾物品和救济款。27日凌晨,孔繁森感到心跳加快、胸闷气短、天旋地转。有高原生活经验和医学常识的孔繁森,预感到死神的临近。他艰难地支撑着身体,在笔记本上给同行的小梁写下了遗书,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在哪里发生不幸,就把我埋在哪里。”
令人痛惜的意外发生在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去新疆塔城考察边贸的途中,因为一场车祸不幸殉职,时年50岁。人们料理他的后事时,看到两件令人心碎的遗物:一是他仅有的钱款——8.6元;二是他的“绝笔”——去世前4天写的关于发展阿里经济的12条建议。在藏十年,孔繁森为西藏的发展呕心沥血,倾尽所有。他始终在努力实践着一句名言:“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
在阿里烈士陵园,刻在纪念碑前的对联述说着人们对孔繁森的敬佩,也道出了藏族人民对他的怀念:“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事业重如冈底斯山。”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2009年9月,孔繁森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2018年12月,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孔繁森获得“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9月,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由中宣部等八部委和单位联合开展的“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中,孔繁森被评为“最美奋斗者”个人。
92
蒋筑英
《蒋筑英》-97x180cm
绘画:杨宏富
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
但是党的事业是永存的——蒋筑英名言
书法:韩煜 33x33cm
蒋筑英英模
故事选摘
蒋筑英:甘做追光路上的“铺路石”
电视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如今我国更是世界电视制造和消费大国。然而,20世纪70年代,我国彩色电视复原技术还十分落后,图像颜色严重失真。攻破这一技术难关的正是我国著名的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副研究员蒋筑英。
1956年,蒋筑英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在北大读书期间,他异常刻苦。由于家境困难,蒋筑英靠助学金完成学业,他常说:“生育我者父母,教养我者党。”
20世纪60年代初,国外光学传递函数理论已开始应用于生产实践,但这个科研领域在我国却还是空白。蒋筑英和他的团队经过700多个日夜的努力,克服重重难关,于1965年设计并制造出了我国第一台光学传递函数测量装置。当时,蒋筑英仅27岁。
20世纪70年代初期,蒋筑英又在导师指导下,提出了彩色复原质量问题的新方案并取得成功。此后,蒋筑英在光学传递函数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要成果,解决了国产镜头研制工作中许多关键性技术难题。他编写了《彩色电视变焦距镜头技术标准方法》,设计了我国第一台电子分色机的分色特性及镀膜要求等,对我国电影、电视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我就是一块铺路石,我要做更多的铺路工作,为祖国的科技现代化,为更多的年轻科技人员攀登高峰创造条件。”蒋筑英生前经常说的这句话,在同事的回忆中总能找到答案。
研究所评职称、提工资,蒋筑英都多次主动让给别人;他帮助同事一遍遍地修改论文,发表时却不让署他的名字;他从不封锁资料,即便是一些极不容易得到的资料,他也会慷慨地贡献出来……出国进修时,国外卖得最便宜的鸡骨架是他难得的大餐。可攒下来的钱,他全拿出来,给研究室添打字机、录音机和一些紧缺的光学部件。那时候,电子计算器很珍贵,他却一下子买了20台,分给同事们。
这个在事业上追光的人,从未追求过个人利益。981年,蒋筑英在给父亲的家书中写下:“一个人总应该有信仰,人活着不能只为自己过好生活,而要为社会负责。”蒋筑英时刻想着国家、想着事业、想着他人,却很少想着自己。腹痛越来越厉害,爱人多次催促他去医院,他却总是说“等明天吧”。1982年6月12日,蒋筑英赴成都验收X射线天文望远镜空间模拟装置时,由于工作劳累致使病情恶化,经抢救无效于6月15日在成都去世,年仅43岁。
这位为中国光学事业奋斗了20多年的“永动机”停止了,他的精神却始终在我们身边。蒋筑英去世后,被中共吉林省委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被国务院追授为全国劳动模范,他的事迹与精神更是在一代代青年学子和科研人员中传颂。
93
罗健夫
《罗健夫》-97x180cm
绘画:邬海佳
党和人民的事业是最崇高、
最有意义的。在它面前,
个人的一切都显得那么渺小——罗健夫名言
书法:韩煜 33x33cm
罗健夫英模
故事选摘
罗健夫:知识分子的楷模
罗健夫是渊博的知识分子、技术卓越的科研人员,也是一位无私奉献的共产党员,知识分子的楷模。在他的家乡湖南湘乡,久久传颂着他忘我工作、勇于攻关的事迹。罗健夫曾经就读的湘乡一中,多次举办纪念活动,号召师生们学习他甘于奉献的精神和高尚的情操。
罗健夫,1935年9月21日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县城关镇南正街。1948年考入湘乡一中。1950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6年考入西北大学原子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
1972年,他研制出了第一台图形发生器。1975年,他又研制成功了“Ⅱ型图形发生器”,为我国航天工业作出了重大贡献。1978年,“Ⅱ型图形发生器”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面对荣誉和奖励,罗健夫想得最多的是其他同志。在Ⅱ型图形发生器申报国家科技成果时,他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了最后。他对职务、名利看得很淡,甘愿当“普通一兵”,兢兢业业干好本职工作。1980年和1981年两次评定高级职称时,他都没有申报,认为自己的水平还不够。“Ⅱ型图形发生器”研制成功后,他再接再厉,继续研制Ⅲ型图形发生器,至1981年10月已独立完成全部电控设计。
正当罗健夫积极投身Ⅲ型图形发生器的改良工作时,病魔却悄然向他袭来。一次调试设备时,他突然病倒。1982年2月,罗健夫被确诊为癌症晚期。面对沉重的打击,他想得最多的仍然是手头的科研工作不能停,为此,他请求医生不要将病情告诉家人。面对绝症,他看得很开,不止一次对主治医生说:“死后我的身体捐献给国家,你们可以解剖好好分析一下,希望对以后其他人的治疗有帮助。”
罗健夫去世时年仅47岁。1983年2月,他被国务院追授为全国劳动模范。2007年是罗健夫逝世25周年,771研究所为他塑像,号召新一代航天科技工作者学习罗健夫忘我工作、勇于攻关的精神。
94
苏宁
《苏宁》-97x180cm
绘画:戴晓明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一个人
全身心地热爱一项事业的时候,他才能自觉地,
不遗余力地为之奋斗——苏宁名言
书法:韩煜 33x33cm
苏宁英模
故事选摘
苏宁:热血铸军魂 矢志为国防
苏宁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他的父母都是我军的高级干部。在部队大院长大的苏宁,从小就受到了革命传统的熏陶,使他树立了长大当兵报效祖国的坚定信念。1969年初,苏宁如愿入伍了。到连队后,他从不显露自己的家庭身世,也不炫耀父母的官衔、职位。1979年初,南方有战事,团队不少干部得到提升,这时的苏宁已经当了3年的连长,而且带出了两个先进连队,面对干部队伍的调整,有人给他出主意:“团里有营职位置,让你父亲活动活动,这事准成。”苏宁笑了笑,然后坚定地说:“靠父辈的功劳捞好处,那不是共产党人的作风。”
就这样,十多年间,苏宁紧紧扎根在基层,他在连职岗位上一干就是7年,在营职岗位上干了8年。一位在钻研和掌握国防现代化知识和军事技术都走在前列的优秀军人,在职位的晋升上却放慢了脚步。
“像雷锋那样做人,像焦裕禄那样做官”
在工作中,苏宁不仅从不依靠父母的地位获取晋升,生活中的苏宁也没有因为自己家境优越而奢侈浪费。相反,苏宁是一个相当俭朴的人,无论是当战士时还是当上参谋长后,他的俭朴甚至让人觉得他对自己有些苛刻。
苏宁的家距团里有20多公里路,按说周末团里的小车可以送他,而他却坚持坐团里的通勤车,尔后转公共汽车回家。有人跟他开玩笑说:“穿着毛料军装挤公共汽车多掉价。”苏宁却笑笑说:“群众最烦的是官升脾气长,官升要待遇的党员干部。我不能穿上毛料忘了自己是普通一兵。”
1991年4月21日,苏宁带领炮团机关的干部参加越野考核。早饭后,苏宁第一个来到靶场,他要亲自组织指挥手榴弹实投考核。投弹开始了。苏宁投了第一弹,给大家做示范。然后,按照顺序,一个连、一个连地投掷,进行得很顺利。当轮到十二连投掷时,意外的情况发生了。连长修柏岩由于用劲过大,手榴弹撞在堑壕的后沿,掉在站在旁边的十三连连长李印权的身后。手榴弹哧哧冒烟,在35秒内就会爆炸,可李印权一点都没察觉。就在这万分危急时候,苏宁大喊一声:“快卧倒!”一个箭步,从右侧一米多远处冲过来,推开李印权,拉过修柏岩,双手抓起冒烟的手榴弹,就在扔出去的一刹那,手榴弹爆炸了。一声巨响,气浪把苏宁掀出了一米多远。两名战友得救了,而苏宁却倒下了。大家用最快的速度把苏宁送到师医院抢救。经专家会诊:苏宁的双手被炸断,脑子被震烂,脑细胞完全死亡。
苏宁用他短暂的生命诠释了新时期一名优秀军人的时代价值,用高尚的品格实践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职责。他的精神鼓舞着后人。
95
任长霞
《任长霞》-97x180cm
绘画:钱定华
公安二字,心中只有公,
人民才能安——任长霞名言
书法:韩煜 33x33cm
任长霞英模
故事选摘
永远的榜样:任长霞
一个多么让人为之骄傲的名字——任长霞,人民的女儿,警察的光荣。
任长霞,1964年2月8日出生于河南省商丘市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只是基层工人。她自幼就对人民警察的英雄事迹极为崇拜,长大后遵从自己内心意愿考入警校。从河南省人民警察学校毕业后成为一名干警,在分局工作的她一直不忘初心,鞠躬尽瘁。在当时,干部想要得到提拔,需要好的人脉关系,但任长霞的父母只是普通工人,因此任长霞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每一次晋升都是靠自己不懈的努力而得的。
1992年,河南省的公安政法内举行了一场大比武,任长霞一战成名,出人意料地打败了所有孔武有力的男性警察,成为冠军。之后更是参与破获了许多起重案,出色的业务能力让人对她刮目相看。2001年,任长霞成为登封市的公安局局长,上任后对公安系统做出了大改革,让系统运作变得更加高效。在随后三年内她迅速解决了上任局长留下长达十几年的旧案,做预审工作的十三年内追捕并千名犯罪嫌疑人,且先后打掉七个涉黑团伙,因此得名女神警。
怎知天有不测之风云,04年任长霞在办理一件重案时不幸在归途中出车祸牺牲,年仅40岁。任长霞去世时是穿着警服走的,她是多么热爱,又是多么不愿意离开这个行列!一个去世的任长霞,召唤着千万个待成长的任长霞,召唤着一个对人民群众充满柔情、对犯罪分子充满法律威严的、铁打的警察队伍!这岂止是公安干警的心声,让我们放眼而望吧,这是全国人民的心愿!
不忘艰难岁月
铭记革命精神
高举爱国旗帜
矢志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