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运动原理
太极拳的运动原理
拳术运动是技巧运动,它们所要研讨和锻炼的是如何充分调动体力去取得最好效果,在这一点上,太极拳也不例外,但它区别于其他拳术运动的则是要用最小的体力去获取最大的效果,并最大限度地推迟疲劳的出现。它的一切动作都围绕这一中心展开,其要求和原则也为着实现这一目的而制定。
我们知道,妨碍体力的发挥,减低体力的有效功能和加速疲劳产生的最重要的内因,是不必要的紧张的存在。因此,在运动中排除一切不必要的紧张,就成了达到这个目的的关键。太极拳对肢体的要求,诸如“虚领顶劲”、“尾闾中正”、“松腰松胯”、“含胸拔背”、“沉肩坠肘”等等,就是为了保持身躯的自然直立状态,避免因体态不正而造成不必要的紧张。'用意不用力”、“虚实分明”和“虚实转换”等原则。则是为了使人体各部位在运动中能有节奏地交替劳逸,在连续的运动过程中得到局部的休息,从而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克服不必要的紧张,推迟疲劳的产生。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体力,充分发挥体力的作用,使之获得最佳效果,太极拳还采取了“力发于跟,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和“建立腹部坚实点”,“一动无有不动,等发劲法则,以便将全身运动的力集中趋于一点向外爆发,从而达到预定的目的。“意、气、形合一”的原则突出了意识的统率作用,保证了全身各部分、各系统的协调一致,使任何动作都有高度的目的性。这样既可避免一切无意识、无效果的动作和紧张,又能提高运动的敏捷性。
以上所举,仅仅触及到肢体方面。对于太极拳来说,这还只是次要的方面。笔者认为,由于脑在人体中居于支配地位,大脑如果出现了不必要的紧张和疲劳,对人的健康和运动的危害也最烈,所以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严格保持脑的正常生理状态是第一紧要的事情。“精神内敛,就是适应这一需要而制定的一条重要法则。这条法则的贯彻,将使人保持在镇定的情绪之中。这样,体力的调动和技巧的发挥才能达到较好的水平,取得应有的效果。
内脏,特别是位于胸腔内的心、肺是人体的要害部门,它的生理状况对于人体健康和运动效果十分重要,它们的失态可直接导致运动的中断。但它们又很容易受到损伤,因此太极拳又产生了 “腹实胸虚”,这一虚实原则。在腹实胸虚的状态下,即便进行激烈运动,也能杜绝因内外力击而致胸内脏腑受到任何逼迫,从而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为运动正常进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这些原则各有各的独立作用和功能,但任何一条原则都不能全面地保证太极拳最高目的的实现。这个最高目的唯有当这些原则相互补充、相互呼应、相互配合并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总体而被全面贯彻之后才能达到。也只有在这个前提下开展运动,才能收取到太极拳所给予人们的一切功益。
同样是练太极拳,那种只能贯彻这一体系中的某一项或某几项原则的练法,严格说来,不能称为完全的太极拳。只有完全遵循这一体系中的所有原则的练法,才是完善的太极拳。因此,如果只以套路动作的熟练程度去衡量某人太极拳水平的高低,是不够全面的,而应当以贯彻这一整套原则的完全与否和纯熟程度去衡量其水平的高低或功夫的深浅,才会准确。
最后,还需强调指出,太极拳虽有一个近乎神秘的名字,但它本身却无任何神秘之处。因为它完完全全地根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它的原理、行功原则、锻炼方法和要求都是从日常生活中、从那些人们感到最省力、最有效同时又最感舒适、自然的动作、姿势中总结、提炼出来的。只要仔细观察一下人们在从事各种不同的体力和脑力劳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动作姿势,考核一下他们的不同效果,研究一下这些动作姿势所引起的生理反应,那么,如何我们从紧张、疲劳、休息这些在生活中最常见、最基本的生理现象里找出太极拳的运动根据和原理一样,也必然能得出与太极拳理论相似的结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