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钟绍春:实现教学创新的关键点
要真正将教育信息化2.0变为现实,特别是实现教学创新,绝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一定要抓住将教育信息化2.0教学创新变为现实的关键点开展工作。
在教学创新发展方面,应当聚焦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普遍存在的瓶颈问题,诸如学生缺乏学习动因和持续力,缺乏体验、感悟和探究的机会,疑难知识深度理解困难,课堂教学缺乏个性化,教与学情况监测和调控困难,优质教师难以覆盖全体学生等,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虚拟仿真等技术, 建立“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智能系统),实现教师根据所教学生情况安排和调控课堂教学、课后作业和学习活动,并提供有效支撑资源和工具。学生能够认同并主动按需要找到适合的方式,得到最适合的教师帮助并找到最佳合作伙伴完成学习活动(智慧学习)。通过这样的教与学,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合作、认知与系统思维,学科关键问题解决与职业能力,以及多元智慧等。此外,应能够根据学生学习实际情况,动态确定教师研培的方向。
大多数应用集中在教师讲授上,部分应用PAD等终端设备,将知识与信息转变为电子资源,通过搜索引擎、电子书等方式,帮助学生和教师快速获得知识与信息,改变知识与信息获得方式,提高知识呈现效率,但这种方式对于知识深度理解和探究作用不明显。
理、工、农、医等学科的知识,大多数是自然现象和规律,以及应用这些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等。这些知识的学习,通常是通过抽象的文字,结合图形等呈现出来。以这种方式所呈现的知识,让学生理解非常困难。最好的办法是将知识本来的面貌直接呈现给学生,但在常规条件下多数是不可能的。利用多媒体、虚拟仿真等技术,将抽象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形态,对于学生理解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探究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形成系统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性思维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探究需要环境和工具,仅靠书本、常规教具和实验环境很难提供探究所必须的条件。借助人工智能、虚拟仿真、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技术,提供探究所需手段和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智慧学习路网,是指针对知识点和知识族,借助“互联网+”、人工智能、虚拟仿真和大数据等技术所构建,符合不同学生已有知识水平、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实际情况的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学习路径。学科知识点和知识族的每一个学习路径是由与学习层次、方式和兴趣爱好相适应的学习工具、仿真实验室和资源,名师微云课,以及优秀学生学习经验分享视频和作品等构成。应按照听讲、自主导学和探究等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分类建立个性化学习路网,改变优质师资教学智慧和学生典型学习经验的供给形态。这才是真正的“互联网+”的思维方式,才能真正给教育带来一场深刻的革命。
智慧学习路网,是要将名师的教学智慧和优秀学生的学习经验,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挖掘出来,供给所有学生使用,并根据使用的情况,不断完善和优化学习路网。需要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与名师和优秀学生在动态过程中有机结合、协调工作,通过技术深入、系统、持续挖掘出名师和优秀学生的智慧,使得智慧学习路网越来越适合更多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智慧学习路网是实现智慧学习的坚实基础,没有优质、完备的学习路网,个性化学习是无法全面实现的。
大多数教师需要快速获得与自己教学相吻合的应用资源。但是,无论是企业提供的资源还是活动共享的资源,绝大多数难以满足教师的实际需要。教师自己做课件存在很多困难和障碍,要么水平低,做不出来高质量的,要么没有足够时间研磨等。
现有的资源大多数并不是好的资源。主要原因是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多的是贴到技术原有的教育教学上去了。要想有好的资源,首先,需要针对问题研究出新的教学和学习思路、方式方法,再根据新教学体系的需要研发资源才可能是好的资源。
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师,学生情况不尽相同,教学思路必然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对于教学资源的需求也会存在差异。让每一个教师都按照教学差异分别准备教学课件和学生学习所需要的资源,几乎是不可能的。最好的办法是以区域为单位,至少以学校为单位,选拔种子教师,请学科专家、融合创新应用专家、技术工程师联合打造和支持种子教师,使种子教师能够常态化上课,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在常态化应用过程中形成本地化应用资源。在此基础上,推广到全体教师应用,并引领其他教师开展融合创新应用工作。
依据学科学习目标,确定学习大数据框架,并在教与学动态过程中,为每个学生建立起完整的学习大数据。基于学习大数据,实现教与学过程监测与调控。依据学生学习大数据,建立起学生每一个知识点、单元册和整个学科的学习调控体系,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层次、学习方式,使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层次和方式,完成相应问题和任务的学习。依据全班学生总体学习情况大数据,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安排,及时调整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所提供的学习路网和建议的学习方式。依据所有教师实际教学情况,教研部门将有共性问题的教师组织在一起开展有针对性的研修活动等。真正通过大数据和“互联网+”实现教学和学习的精准调控与管理。
(作者钟绍春单位: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