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名家真言——漫谈近60年我接触的诸派太极拳名家(上)

我学习太极拳的时间不算短,有幸接触过众多明师,周围也有不少水平较高的拳友,向这些师友学拳的情况、过程及见闻,现在回忆起来,仍历历在目,神往之情依旧。

1991年我在去杭州拍摄电视剧《台湾奇人》期间,曾应吴山国际太极拳协会夏涛会长邀请,在该协会的学术讲座上做过发言,讲过我接触过的太极拳名家和向一些太极拳名家请益的大致情况。

20世纪 50年代初,我跟随积水潭小山上汇通祠里的汇通武术社社长高瑞周学拳。高老师是李式太极拳第二代传人,教过京剧大师梅兰芳学剑。1958年,高老师逝世之后,我又陆续接触到徐致一、吴图南(吴老)、高子英、姚宗勋、杨禹廷、刘晚苍、汪永泉等众多名家。改革开放后,我正式拜在吴式太极拳著名武术家王培生老师的门下。

我的太极拳启蒙老师汇通武术社社长高瑞周

1963年我到清华园跟徐致一老师学拳,是在武淑清师姐的引领下,跟随白玉玺师哥一起去的,断断续续学习了两年多时间。一次在什刹海,经徐老师介绍,又有缘认识了他的师兄吴图南。因我离吴老住处较近,故又经常到吴老家中请教。我正式跟吴老学拳是 20世纪 60年代中期,吴老的传授方式独具特色,即教拳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筑基练体就是筑基练体,不到讲用的时候,绝不讲这招怎么使,那招怎么用。然而这种传授方式,让当时急于求成的我一度很不满足,为了学会“用招”,曾利用各种机会向许多老师去“求艺”,学过八卦掌,也学过意拳。这种做法,一方面说明自己习武的积极性高涨,但另一方面,又说明我当时心浮气躁、思想不专,更说明我对太极拳缺乏正确的认识,忽略了它不同于其他拳种的个性特点。有一位师哥曾坦诚地跟我说:“转益多师固然好,但必须先精通一门,你现在太极拳只沾点边,还没入门……”言下之意就是别满世界瞎扑腾了,还是把心收回来一心一意学太极拳吧。这些话,曾让我感到很委屈,苦恼了很长时间,而之后所走的一段弯路,逐渐让我认识到这位师哥的话,确实是对我大有裨益的金玉良言。

吴老在北大

1963年与白玉玺(左三)、武淑清(左四)陪徐老(致一)游中山公园

20世纪 70年代中期,我听一位拳友说起“太极桩”如何如何神奇,不但能增长功力,而且还能使你很快入门,当即到处打听,总算了解到太极十三势八门五步,即八种手法(劲别)、五种步法。太极拳历来有“一字桩”“川字桩”“马步桩”,而这八种劲别,也是八个桩。那位拳友告诉我,这些知识他是得自在地坛教拳的孙德善老师,而孙德善的老师,就是杨式太极拳大家汪永泉(是位高人)的早期弟子之一。后来又听拳友祝大彤说,汪老教人时曾讲,“你是船我是水,你是水我是石头”以及“我站在那儿就是一把撑开的伞”,如此种种令人神往的话,让人听了真恨不得马上能登门请教——但苦于没有关系,只好等待时机。心里真是急呀!

赶巧,这时又听说北京吴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人称“盖地坛刘三爷”的刘晚苍先生,应邀接待日本友人,给来宾说手时,太极劲儿轻灵活泼,运用得十分巧妙,令日本朋友非常佩服。因我是练吴式拳的,于是就兴致勃勃地专程到地坛拜见刘三爷。果然名不虚传,刘三爷是山东大汉,身材魁梧,人很豪爽,不但功力很大,手上的擒拿技巧也相当熟练。每天既教拳械,也跟学生们挨个儿推手,基本上是车轮大战,一个不落。在刘老师的场子里,我待了两年多,收获很多,还认识了我的良师益友陈耀庭。耀庭先生是杭州人,北京化工学院(今北京化工大学)的著名教授,中等身材,十分友善,总是笑嘻嘻的,是个十足的儒雅书生。他推手也相当儒雅,不爱使拙力,小劲儿特好,听得敏锐,变化轻灵,他经常向我讲解“用意不用力”,给我的印象最深。后来在地坛,耀庭介绍我认识了余同和。余同和,别人都叫他“小余子”。闲谈中,听说他自打跟汪永泉老师早期的徒弟高占魁老师学习以后,功夫大长。我想,见不着汪老师,能见到高老师也不错啊!于是就和耀庭商量,通过余同和与高老师联系上了。自此向高老师学习了两年多的身形、手势和一些杨式太极拳的内功。

高占魁老师身量不高,干巴瘦,原先是杨澄浦的入室弟子闫月川的徒弟,闫老师逝世后复拜在汪老门下。他周身松得很好,内力也非常圆活。爱比画,一般不教拳架,只讲身形、手势,文化程度不高,讲起拳来很直白、很通俗。

年轻时的高占魁

他常说:“关键在于松肩。”“肩不开,胯不开,从生到死都练不出来。”他的徒弟余同和的肩、肘就很活,两只胳膊像挂在肩膀头上一样。高老师认为,“胳膊使劲,东西都拘在自己身上。沉肩就是松肩,就是让肩没了”。他跟我打过一个比喻说:“丹田好比是水,胳膊就是水上漂浮着的船。根本没肩什么事。”为解决松肩、活肩的问题,我们学过“撕肩”,意想从大椎穴像撕布似的顺两肩往下撕;也练过两手交叉相握,搁在腹前,用身躯的前后晃动来带动肩、肘、手;甚至还在两腋下夹一个球来体会身躯的晃动带动肩、肘、手打出的那种冷弹、松沉的力道… …那一阵虽然没有学拳架,但在与高老师的接触中,进一步加深了对胡朴安前辈讲的“松、固、凝”三字诀的理解。所谓松,体要松;固,气要固;凝,神要凝。总之,无非就是强调太极拳是内家拳,肢体动作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内功的要求。它由内达外、内外协调一致。而且是其根在脚,根起根落,有去有回。跟日常生活中人们的习惯几乎完全相反。为改变日常生活中的习惯,高老师让我们周身放松,双手放在齐胸高的柜子上,意想两掌沾着柜子,不准用手推,而是“全凭心意用功夫”,蹬之于脚,用由脚到膝、到胯、到腰……节节贯串传导到手上来的内劲,使柜子移动。当然,柜子如果太沉或太大,将会纹丝不动,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你仔细体会这个劲儿不是用手头上的拙力(也可以说不是局部力)推的,而是“意想”蹬之于脚,由脚节节贯串传导到手上来的一种整劲。光这个练习,我们就练了很久,似有所得。此外,高老师还爱讲许多前人不爱公开的论点,如:“球体”的论点、“中”与“藏中”的论点、“尾闾上手”的论点等。因学时基础较差,体会不深,就不在此一一细说了。(待续)

汪永泉老师(前排左二)与弟子高占魁(后排中)等合影

勿使前辈之遗珍失于我手

勿使国术之精神止于我身

侪辈共担此责

诚邀您加入武谈

从今天开始

让改变成为可能

武谈

微信号:bkjwutan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