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敦煌 除了千年莫高窟还有两处景观
说起甘肃大西北旅游,大家固有的印象是干旱、多尘,遍地都是黄土,最美的景色莫过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悲壮,绚烂的丹霞地貌,还有千年敦煌莫高窟。还有夕阳的余晖之下,万里的沙丘之上,排成一长队的有摇曳千年的古老驼铃。
对于喜欢旅游的人来说,来甘肃省旅游一定奔着敦煌来的。敦煌是酒泉市下面的县级市,酒泉古时叫肃州,这也是甘肃省名肃字的由来。敦煌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中张骞出使塞外西域后向汉武帝的报告: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而后《汉书》中曾记载:敦,大也。煌,盛也。到了公元前111年,汉朝正式设敦煌郡,敦煌作为古丝绸之路上一个重要地标,西汉张骞正是从长安到达这里,再从这里通往西域。因此,敦煌拥有着灿烂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敦煌市区内最负盛名的景区当属赫赫有名的千年莫高和鸣沙山月牙泉。
鸣沙山月牙泉位于敦煌城南五公里处,千百年来沙泉共处,泉光沙色,妙造天成,古往今来堪称"塞外风光一绝"。它和沙山东部的艺术景观敦煌莫高窟融为一体,是敦煌一脉相连的两大奇迹。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实际上是包含两个著名的景点:鸣沙山和月牙泉。鸣沙山,古称神沙山、沙角山。东起莫高窟崖顶,西接党河水库,山峰陡峭,势如刀刃,整个山体由油润细米粒状黄沙积聚而成。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20公里,主峰海拔1715米,鸣沙山远看如一条昂然欲飞的金龙,近观犹如巨幅锦绸横亘戈壁,景色十分壮丽。鸣沙山以沙动成响而得名。
鸣沙山的沙山山体由流沙积聚而成,大多形似金字塔状,一座连着一座,峰恋危峭,山脊如刃,经宿复初,金灿灿的颜色在大西北湛蓝的天空下格外耀眼。沙山之间还点缀着一队队的骆驼队,驼铃阵阵,是鸣沙山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在鸣沙山最值得体验的当属"沙岭晴鸣"了,在起伏沙峰之上,人们顺坡滑落,便会发出轰鸣声,轻若丝竹,重若雷鸣。
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古称沙井,又名药泉,清代始称月牙泉。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泉边白杨亭亭玉立,泉内游鱼悠闲戏水,泉水呈浅蓝色,清澈柔美,味美甘甜,因水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自古以来沙漠难容清泉,但是月牙泉便是流水中的一湾清泉,泉水碧绿,如翡翠般镶嵌在金子似的沙丘上。千百年来干旱不枯竭,风吹沙不落,蔚为奇观,有着"沙漠第一泉"之称。
千百年月牙泉存于流沙之中,却来从未干涸、风吹沙不落呢?这个都归功于月牙泉所属的位置,据科学研究发现,最初的月牙泉并不是现如今的一湾封闭清泉,而是敦煌大漠之中党河的一部分,后来经历数千年的风沙侵蚀,大部分的河道被流沙所掩埋,以至于最后党河改道,与月牙泉断流,但由于月牙泉地势较低,依靠祁连山的冰雪融水通过地下水源源不断的补给,才得以千年不干涸。而风吹沙不落,则得益于月牙泉存在一个非常大的进风口,这个进风口的方向恰巧能将黄沙吹到另一头,避免了黄沙被吹落到水里。
当然,月牙泉并不是千百年来都保持如今的水位,这里也曾经因过度用水一度面临干涸的危机,据地质学家推出,月牙泉早在一万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存在了,在上个世纪60年代的时候月牙泉的水域面积还有14657平方米,平均水深为8米左右。可是到1975年的时候,月牙泉被大规模抽水,导致月牙泉水位下降,以至于最低水位一度只有0.7-0.8米,就连月牙泉形状都不复存在。后来敦煌市花费巨资,历经18年,采取了各种补水的办法,才得以保持如今的月牙泉。不过,作为敦煌沙漠景观的一大奇迹,月牙泉每年还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体验。游人无论从山顶鸟瞰,还是泉边畅游,都会骋怀神往。都能感受到敦煌"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