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留香
雨留香
这场小雨
洗去如尘似的孤单
阳光浅照
透出白云里的一抹微笑
有时说不出
人生里的味道
有时感不到
幸福或忧伤未来时
觉思
逆想
顺时而知
法从心起
何需对镜悲白发
虽未成家处处家
诗入绿洲心头漠
清流常注漫黄沙
参来之笔述情怀
心如明月照天来
歌秋云去人间彩
知世人才遇天才
创作于阳历2018年6月10日17:19 星期日
一场小雨洗去了如尘似的孤单,浅照的阳光像似从白云里透出的一抹微笑。闻着雨后的清香,却感到五味杂陈,说不清人生是什么味道,昏然不知,似梦非梦。所以觉思和逆想,顺时而知,法从心起。用平静的心去感知或感受信息,不被外界干扰,使自己与天地同心,开启智慧,进而大彻大悟。当机缘到的时候,自然会知道何去何从。心中有佛法自知,非凡的智慧和才能是上天的赐予,天生我才必有用,顺其自然,一切皆有安排。
“觉”是感受,是醒悟。“思”是通过心与天相连,获得天德能量。“逆”的本义:迎,迎接,迎着。比如日常生活中说迎接,那么迎接方和被迎接方是不同的行进方向,所以“逆”又可以引申出的方向相反的意思。
熊春锦老师对“思”的解释:“从汉字的演化过程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文化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文化。就是说,我们学习也好,诵读也好,都是为了要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这个“思”字在早期的甲骨文当中,上面是个“囟”门的囟字,后来才变成了“田”字。这个“囟”字怎么解呢?古代的“思”要求我们主动把囟门打开,将自己的心与天相连,主动获得天德的能量。”
李白作诗云:“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稍微改动一下为“何需对镜悲白发”,再接毛主席的“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表达出男儿志在四方,为了实现理想的决心。同时也体现了游子虽思念家乡,但依然坚定前行的志气。
因为还未达到自己的期望,可能有时也难免会有些孤单和迷茫,但写出的一首首诗给心里增添了很多慰藉,就像沙漠里的绿洲,象征着生机和希望。这也体现了目前的成就还未被世人所知。这些诗也像清流一样,持续注入到沙漠,漫过黄沙灌溉绿洲,改变环境,表达了前行的动力来源和坚忍不拔的性格。
就用这参来之笔述说情怀,每当这时,心就如明月照满天空一样,看得见自己,看得见未来。总有一天会成就自己,拨云见日,在人间显现出应有的光彩。我们总是在追寻着,希望了解自己,了解这个世界,期待着遇到高山流水的知音,也期待着能做出些成绩,以报“天地君亲师”之大恩。
备注: 《国语》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的所著,其中有这样的记载:“民性于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长,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壹事之”。在这里左丘明没有提到“天”和“地”,却是着重说明了“君”、“亲”、“师”三者的意义,正所谓“民性于三,事之如一”。后来的荀子在《荀子》中有讲到“天”和“地”,并且对“天地君亲师”五者做了阐述,正如《荀子·礼论》中记载:“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则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由此可见“天地君亲师”的观念可以一直追溯到荀子所在的战国时期,著名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指出:“天地君亲师五字,始见荀子书中。此下两千年,五字深入人心,常挂口头。其在中国文化、中国人生中之意义价值之重大,自可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