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光明丨乡贤马国翰

“乡贤”一词,始于东汉,指乡里才德俱佳、颇有建树之人。这些人,其嘉言懿行载于史册,流传于民间,他们维系着乡情,影响着当地的风气,是固化地域文化传统的原动力。

汉时“乡贤”,其定义标准用现在的话来说,是退职还乡的官吏,但不是所有退职还乡的官吏都可尊为“乡贤”,只有为官之时有所作为、还乡之后至少在当地有一定影响的人,才能获之殊荣。因了这样的定义和标准,笔者以为,清代著名汉学家、藏书家、文献学家马国翰,是当之无愧的乡贤。

马国翰,字词溪,号竹吾。祖籍章丘,曾祖马云龙迁居于历城权夫庄人。权夫庄,后名“权府庄”,今称“全福庄”。 马国翰生于公元1794年,卒于公元1857年,死后葬于九里山南麓。九里山,乾隆版的《历城县志》、民国版的《续修历城县志》均无山名或地名的记载,但土著全福庄的老人回忆,村子的东北角,曾有一座石头山,山不高,也不大,方位应该就在全福立交桥下十字路口的东南角,十多年前还多少有些痕迹,前些年修桥时,铲平以后建起了广场。他们说,从这座小山到济南老城区的东门,也就是现在的老东门,刚好九里,所以人们把它叫做“九里山”。

马国翰生于全福庄,葬于全福庄,贴近了乡贤基本特质,但若因此而尊他为乡贤,似乎过于浅薄,需从他的生平中,寻找让人信服的证据。

让人信服的证据,缘于古代的志史典册,好在他生活的年代,距今不足二百年,随便翻开一本史官们墨写的卷帙,上面都记载着他小时候,是随当知县的父亲马名锦在山西太原读书的。十六岁那年,因了父亲的病故,他回归故里,先后在古祝(今祝甸)、冶山(今唐冶)、鲍山、黄石兴隆寺(今市中区兴隆村)等地,以教书为业,开了近二十年的学馆,直到道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832年,考取进士,得恩科三甲第六十七名,他才走出历城,在陕西的敷城、石泉、云阳等地当起了县官。但不足五年,他便以“去家既久,坟墓庐舍均须修治”为由,辞官不就。道光二十四年,他赏单眼花翎、着白鹇五品官服,二次出山,官拜陕西陇州知州。知州,相当于现在的正司级、副部级干部。就其地位而言,不能说不显赫,只是他没有显赫致终,干了不到十年又以“年老多病”而告老返乡,再次回到了历城全福庄。

前以所述,马国翰是个文人,也是个文官,这是毋庸置疑的。关于文人、文官,余秋雨先生说:“中国古代,一为文人,便无足观。文官之显赫,在官而不在文,他们作为文人的一面,在官场也足观的。但是事情又很怪异,当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之后,一杆竹管笔偶尔涂划的诗文,竟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永不漫漶。”然而,马国翰作为一介文人、一个位居基层、中层的官员,没有足观官场,在官不在文,而是在官也文,在文更文,主动“零落成泥”了还是文:

作为乡贤,“本乡本土”、“退职还乡”是次要的,主要的是看他能否“惠政”,用现在的话说,看他给国家、给地方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马国翰作为文官,前后为官十五年,其政绩如何史册少有记载。但是,在其生平中有“政绩卓越”的考语。据说,这考语出自于皇帝的金口玉言。在这里,暂且不去考证四字考语是否出自道光皇帝,单从“卓越”二字上,就可让人窥见他的建树超然。而他作为一介文人,却永不漫漶文人本色。

他年轻时,见许多珍贵的古籍散乱失册,十分惋惜,也十分痛惜,便下决心肩文人所肩之任、负文人所负之责,从二十二岁起,便利用教学之余、从政之暇,以校书为日课,开始了辑佚工作。几十年中,他把古籍文献视为无价之宝,倾毕生之财力、体力,埋头于购书、集书、考释、搜辑古代典籍文献,抓一切可抓时间,校雠古籍,剪伐榛楛,以致校书成癖……凭着这种坚忍不拔的毅力,他积数十年心血,分经、史、子三编,辑录唐代以前散亡的古籍,成就了一部浩繁的辉煌献巨著——《玉函山房辑佚书》,一举解决了学者苦于翻阅大量古书的麻烦,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也为保存和利用中华古代文化典籍做出了突出贡献。《续修历城县志》记载:“国翰家贫好学,自为秀才时,每见异书,手自抄录。及官县令,廉俸所入,悉以购书。所积至五万七千馀卷。”

竹笔镌山河,诗文镂人心。马国翰的贡献,还不仅此一举。他出于对家乡的热爱,以其生命之大部,继承明清以来济南诗派之余风,振兴济南文人所组织的文学社团——鸥社,使之自立于清代中晚期文学领域之山左;他的《玉函山房诗集》、《玉函山房文集》、《目耕帖》、《红藕花轩泉品》,体现出他在中国古代文学领域、经学领域、古钱币收藏领域的成就,也体现出了他的审美情趣、精神追求和中下层官吏的文化志趣。而他所辑的《农谚》,无论在地方土产还是风俗习惯、民间传说方面,无不留下历城的印痕、全福庄的印记……

由此以为,作为乡贤,马国翰当之无愧。

本文发表于《历城》、收录于《中国作家网》原创栏目

作 者 简 介

郭光明,男,山东济南人,系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济南市作协全委会委员、济南市历城区作协副主席。著有《心灵隽语》、《一窖浓郁的陈年美酒》、《郭光明散文选》等作品集。





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版权联系:jgy328(微信)

(0)

相关推荐

  • 将马钱赏析之国将散骑

    微钱币 > 正文2020-06-05 17:48:40特约作者:童骋将马钱,主要表现的是将.在冷兵器时代,文官武将出行.出征都是离不开马(亦有用牛.驴.象等代步)的,马(马车)作坐骑(战骑).尤 ...

  • 男子声称可异地调动工作,乐山女子被骗7万余元…

    近日,乐山市中区公安分局全福派出所迅速破获一起诈骗案,为受害人追回经济损失6万元. 3月30日,市民马女士到全福派出所报警,称被人骗了.马女士告诉民警,她想异地调动工作,认识了代某某.代某某声称有关系 ...

  • 乾隆《历城县志》卷三十五《秦琼列传》

    图片本来是蛮清晰的,不过帮人帮到底,俺给你敲上一遍,顺便给你标点了. 秦琼,字叔宝,以字显.历城人. 隋大业终,为隋将来护儿帐内.丧母,护儿遣使吊之,军吏怪曰:"士卒遭丧者,将军未尝降问,独 ...

  • 喊停筑寨 以延国恩​——洛宁清代因保护宋尚书坟引发官司始末

    喊停筑寨 以延国恩 --洛宁清代因保护宋尚书坟引发官司始末 周流宗整理 众所周知,在洛宁(古称永宁)历史上有个最大的官,那就是东宋马村的宋礼.他从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官拜工部尚书,一直干到永乐 ...

  • 拾遗51~52

    养胃五点"少点慢点淡点软点暖点" 拾遗51 教师节,庆仁作诗: 一场辛苦为谁忙,愿把大山作故乡. 丹心片片助学子,热血滴滴育栋梁. 眼界好比洞浊火,胸怀堪如日月光. 天下教师若如此 ...

  • 郭光明丨乡贤赵新坤

    与赵新坤先生虽一面之交,很想给他写点东西,但迟迟没敢动笔,怕得是把一座恢弘的大厦,编排成一间破烂不堪的茅草房,埋没了他的一身风骨.而最近一年,作为历史的陈迹,尘封已久的"乡贤"一词 ...

  • 郭光明丨远房老叔

    远房老叔其实不远也不老,按辈分还没出"五服",按年龄他今年也就刚满六十.而我之所以称他为老叔,是因为他的脑子里只有一根"筋",一根不接受新生事物.只认死理的&q ...

  • 郭光明丨雨游丹崖,身心如仙

    在烟台等车,天,下着雨.及至蓬莱,天,还下着雨. 恼人的雨,不停地下着,却丝毫没有影响我的兴致.下了汽车,撑开雨伞,就随如织的游客,踏上青石甬路,急急赶往神秘的丹崖山. 天蒙蒙,雨也蒙蒙.蒙蒙的天,压 ...

  • 郭光明丨雨中莲

    我本俗人一个,难以挣脱为名忙.为利忙的漩涡,故而难得有那么一天的时间,走出名利,走进风光迤逦的田园. 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细雨中我途经济南市历城区在有着"万亩荷花园"之称的遥墙, ...

  • 郭光明丨有缘东莞观音山

    去秋,正雨,夜宿东莞樟木头. 一夜无话.清早推窗,珠江携来的雨,挟着伶仃洋的鱼腥,裹着东方明珠的繁华和"小香港"的喧嚣,一下子扑在我的脸上,绵绵的有些潮热,不似北方的雨那么清爽,让 ...

  • 郭光明丨野 菊

    闲来无事,漫步郊外.昔日境幽叠翠的原野,已是落英成堆的枯黄,而在这落英成堆的枯黄中,竟盛开着一株怒放的野菊,给荒郊旷野点缀上了一丝淡雅的春装.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

  • 郭光明丨药乡秋行散记

    一 出生于济南,工作在历城,休闲之余,喜欢游山玩水,寻古探幽,因而我曾在九如山,听过瀑布的轰鸣:曾在金牛山,听过鸟儿清脆的啼鸣:也曾在华不注山的峰顶,寻找过残留的那一丝历史云烟--但是,药乡,只是听说 ...

  • 郭光明丨药王山,撑起了东阿半边天

    第一次踏进东阿境地时,诗国帝王.鱼山梵呗.仓颉庙堂.苫山古居以及浓荫遮日的林子.林子里的喜鹊窝,都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铭刻在我的心,挥之不去,以至于让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又来东阿,为这方土地优良的生态环 ...

  • 郭光明丨养马岛走马

    一 想必是远古水多,故而处处汪洋,要不然身处中原的仓颉,何以见鸟爪兽蹄而触发他的灵感,把鸟儿迁徙时作中途停留休息的水中山头称作"岛"呢? 有了这样的概念,我从济南坐上高铁,朝着大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