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一流课程申报政策及申报材料准备指南

上海市一流课程实施情况
根据沪教委高【2020】30 号文件《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实施方案》文件精神。上海市一流课程共分为六类,分别是:优质在线课程、线下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示范全英文课程。其中,优质在线课程与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要求一致,线下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与国家级一流课程的要求一致。示范性全英语课程。主要指结合学校全英语专业规划,以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人文素养、跨文化交流和学术交流能力为培养目标,以国际同类一流专业核心课程为参照,选用经审查合格的国外优秀原版教材作为主要教材,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先进,教学团队结构合理、外语水平高,形成示范辐射作用。
上海市一流课程是在上海市重点课程的基础上进行认定,一般优先考虑上海市重点课程并验收优秀的课程。
上海市一流课程是在上海市重点课程的基础上进行认定,一般优先考虑上海市重点课程并验收优秀的课程。也就是说,上海市级一流课程一般是在重点课程的基础上进行认定。上海市重点课程规划数为2000门。上海市教委于2005年颁布《上海市属普通高等学校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管理办法》,经过16年的建设,数千门课程被评为上海市重点课程。在评为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基础上需要两年的建设,然后进行验收。2018年之前,上海市教委将组织遴选上海市级精品课程,2019年开始组织遴选上海市一流课程。具体的文件可以查阅:
根据上海市一流课程申报的通知要求沪教委高[2021]48号文件的精神:
1)上海市一流课程优先支持经过市级重点课程建设且验收优秀的课程申报一流课程。
2)“十三五”以来已获得国家级和市级称号的课程。
3)已入围推荐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候选名单的课程,原则上不列入申报范围
申报采用课程限额,2020年申报限额为高校课程总数的0.5%,虚拟仿真一流课程另算,2021年申报课程为高校课程总数的0.7%。
根据2020年上海市认定的一流课程结果,沪教委高〔2021〕5号,上海市教委认定367门课程为2020年度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课程。其中优质在线课程27门,线下课程112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101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85门,社会实践课程21门,示范性全英语课程21门。再结合之前的规划,上海市2020年将认定的课程总数为:233门,其中优质在线课程23门,线下课程38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99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15门,社会实践课程29门.如下图:

上海市一流课程规划及2020年认定数量

2020年上海市一流课程拟认定数量

从上图可以看出,2021年上海市一流课程中的线下课程竞争将会很激烈,因为绝大多少高校的老师仍然在申报线下一流课程,但是线下课程的余额还不足一所高校的申报数。所以,我们建议符合要求的课程积极申报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
上海市一流课程分类申报(前四类)
1)优质在线课程:
即大家俗称的“精品慕课”,这类课程面向高校和社会学习者开放。在精品慕课的示范带动下,目前我国慕课数量和应用规模已居世界第一。我们在申报注重课程的应用情况,课程要优中选优、教学内容齐全、教学过程完整、教学互动积极、教学效果优异。
结合教育部线上一流课程的要求进行材料的填写。

课程简介及课程特色(不超过800字)

课程考核(试)情况(不超过500字)

课程应用情况(不超过800字)

课程建设计划(不超过500字)

附件材料:
1.课程数据信息表(必须提供)
(按照申报文件附件7格式提供,须课程平台单位盖章)
由平台提供,注意互动情况。
2.校外评价意见(可选提供)
(此评价意见作为课程有关学术水平、课程质量、应用效果等某一方面的佐证性材料或补充材料,可由相关教指委等专家组织,有关学术组织、课程联盟组织、课程应用高校(或高校相应院系)等出具,也可由相应学科专业领域的校外专家学者出具。须相关单位盖章或专家签字。评价意见以1份为宜,不得超过2份。无统一格式要求。)

三类一流课程

1)线下一流课程

这类课程强调改革传统线下课堂教学,突出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增加体现多学科思维融合、产业技术与学科理论融合、跨专业能力融合、多学科项目实践融合的教学内容,注重教学方法创新,深入开展师生、生生互动交流,焕发课堂生机活力。
3)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
主要指基于慕课、专属在线课程(SPOC)或其他在线课程(平台),运用适当的数字化教学工具(工具),结合本校实际对校内课程进行改造 (自建融合),安排20-50%的教学时间,学生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面授有机结合开展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打造在线课程与本校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混合式“金课”(衔接)。大力倡导基于国家精品在线课程应用的线上线下混合式优质课程申报(政策导向)。
4)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通过“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等活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培养学生认识社会、研究社会、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建设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三)课程目标
课程基本信息可以根据要求填写,在填写课程目标的时候需要:结合本校办学定位、学生情况、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具体描述学习本课程后应该达到的知识、能力水平。
我们一般建设为:
知识目标:系统掌握课程的知识体系(大纲)概要;
能力目标:熟练应用课程中的技能,培养需要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思辨能力等;
素质目标:结合学生未来从事课程相关的职业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及创新思维;
育人目标:结合课程育人、课程思政进行归纳总结。
如:
四)课程建设及应用情况

这部分内容是核心,围绕课程的改革路径展开,我们认为重点是如何找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这是申报材料的核心,找到问题之后从课程的内容、课程的资源、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课程评价等多方面进行课程改革,改革的成效与问题相呼应,这就是整个申报材料的逻辑线条。

申报材料的附件准备

  1. 教学设计样例说明(必须提供)
(提供一节代表性课程的完整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流程说明,尽可能细致地反映出教师的思考和教学设计,在文档中应提供不少于5张教学活动的图片。要求教学设计样例应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表述清晰流畅。课程负责人签字。)
2.     最近一学期的教学日历(必须提供)
(须申报单位盖章。)
3.     最近一学期的测验、考试(考核)及答案(成果等)(必须提供)
(须申报单位盖章。)
4.     最近两学期的学生成绩分布统计(必须提供)
(须申报单位盖章。)
5.     最近两学期的学生在线学习数据(仅混合式课程必须提供)
(须申报单位盖章。)
6.     最近一学期的课程教案(选择性提供)
(课程负责人签字。)
7.     最近一学期学生评教结果统计(选择性提供)
(须申报单位盖章。)
8.     最近一次学校对课堂教学评价(选择性提供)
(须申报单位盖章。)
9.     其他材料,不超过2份(选择性提供)
以上材料均可能在网上公开,请严格审查,确保不违反有关法律及保密规定。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等四个方面,老师们可以在设计中通过教学活动的流程来梳理。

1、教学日历

2、教学日历
可以根据教育部一流课程申报的模板进行准备:
3.    最近一学期的测验、考试(考核)及答案(成果等)
可以根据需要准备过程性测试及总结性测试的试卷及答案,另外可以附上学生的考核报告。(部分)
4、最近两学期的学生成绩分布统计
请注意,这里是成绩分布,不建议提供完整的成绩单。
4、最近两学期的学生在线学习数据(仅混合式课程必须提供)
这部分一般包括学生线上的学习数据和课程的运行数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