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张一同
怀念张一同
文 / 张军
“民国五年(1916年)四月十九日,伏龙、顾锡九、沈岭南、张一同……等14人及随行人员4人,在途中被袁世凯密令杀害,18人均被砍死在轿子里。”此事《盐阜名人传》里有所记述。
张一同,我的叔祖父,少即颖悟,读书过目不忘。惜乎其生命在华美的二十四岁,戛然划上了休止符,为辛亥革命洒尽了最后一滴血,距今已百又两年!
叔祖大人,今天是4月19日,您的忌日。您知道吗?在我们小时候,常听长辈们讲您的故事。
在您八岁时的某一天,看到家族主事人,我的大老太爷,愁眉不展,唉声叹气,为某事伤神。您笑问:大爷,什么事这么犯愁?说出来听听呢!大老太爷看您还是个孩子,没好气的说:小孩子家一边玩去,别问大人的事!您仰着脸执拗地说:大爷!说出来听听又有何妨?
原来在此之前,家族内动议筑圩,可申请了几次,政府主事就是不批准(筑圩,就是围绕村庄,用土石筑成圩子,即围墙,围墙内的村庄也叫圩。筑圩的目的是防盗防匪,因而也被允许拥有自己的有限武装。这在当时需要审批)。您了解了这事后,道:这事好办,看我的!小小少年,铺开纸笔,一篇文章一挥而就。神了!报告批了!张大圩得以建成。您的美名登时传遍乡里。
从此外人都道张家出了个人才。在您十七八岁时,从日本留学归来,正赶上家中又出了件大事。家中庄丁(负责为地主家种地的人,住处和土地由地主提供,视收成上交一定比例的粮食)与相邻地主家庄丁为地界吵了起来,累及两家主人为此打起了官司。对方是个拥有更多土地的大地主,是当地有名的大肉头,仗着财大气粗,官司久拖未决。大老太爷见你归来,喜出望外,要你拿个主意。哪知道这几年您在外,开阔了眼界心胸,有了更大的抱负,不屑再管这些家中琐事。大老太爷数度相商,您始终甩手不管。大老太爷心生一计,趁您正在与小兄弟们玩闹,故意在您面前慨叹:唉!姓张没人了!真是请将不如激将,您到底年轻,中了您大爷的计,随即修书一封,全篇皆是四字一句,上呈主事官员。很快,这事得到圆满解决。您成了兄侄辈的骄傲和榜样。
时光进入到1916年,您二十四岁了。早几年,您眼见积贫积弱的国家,风雨飘摇,民不聊生,受到社会上新思想、新思潮的影响,加入了中山先生的同盟会,立志为大众为国家做点事情。这年年前,因母丧您回到家中,盘桓了一些时日。有暇向家族子弟们宣讲新思想、新潮流,其中你的堂弟张一平受您的影响最大。不久后,您再次离家。临行前,去往泓东与你出嫁的三姐告别,过孙大泓时,鞋子被水沾湿,湿了脚。湿脚,失脚?!你的姐姐因此拉着你,不让你走,可你还是决绝地奔你的使命去了。在广东,你和你的同志及随从,遭到反革命的伏击,血洒异乡,壮烈牺牲。就象《那年花开月正圆》中的沈星移一样,赴了您的主义。
您知道吗,叔祖大人?由于受您的影响,你的堂弟张一平后来加入了国民党。有一次,盱眙一陈姓老爷子过寿。他的儿子,一个是国军的旅长,一个是当时盱眙县党部的书记,寿宴贵客众多,其中张一平位卑职低年纪轻。叙谈间,当陈老爷子得知张一平是您的堂弟,不容置疑地对他的儿子们说:不管你们之间在外面怎么论,到了我家里,他就是我的兄弟!原来这陈老爷子当年和您是八拜之交,老爷子执意要张一平坐上席,弄的张一平很尴尬。最后拗不过陈老爷子的美意,张一平到底坐了上席。
叔祖大人,您知道吗?因为目睹国民党内的黑暗腐败,您的堂弟张一平渐渐倾向共产党,并引领族人大多参加了共产党。抗战时的张圩成了共产党武装的立足点、大本营,张家及不远处的吴道楼家成了“抗日大饭店”,万众一等外地领导来淮工作,都首先到张圩落脚,因而引来了日伪军的仇视,必欲除之而后快。一天,五里街上的日本鬼子,决定针对张圩来一次扫荡。此时本家有一房在五里街上开布庄,得知这个消息,欲报知老家,可日本鬼子为了封锁消息,整个五里街,只许进,不许出。掌柜的大爹急中生智,臂缠白布,谎说家中死了人要到泓东把信,骗过鬼子。出了五里界,大爹爹急奔张圩,走到圩门口,门也未进,出声示警:赶紧走!赶紧走!鬼子来了!众人得此警讯,连滚带爬,翻过圩墙,向北逃去。大部分人逃走得救了。紧随其后赶到的日本人,恼羞成怒,杀死了没能逃走的姑妈张光亚的父亲。它们还放火烧掉全部房屋,炸毁圩上的炮楼,拆毁圩墙,整个家园成了一片废墟。叔祖大人,靠您八岁时的那篇文章而筑成的张大圩,最终就是这样毁在了日本人的手里。
叔祖大人,您知道吗?如今天下太平,耕者有其田,人们都过上了安稳饱暖的日子。
“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您的生命虽然短暂,却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张一同,又名张建元、张三世,生前未婚,未留下子嗣。在他的影响下,偌大的家族,很多人走上了革命道路,如今他们的后人散居祖国各地。
【作者简介】张军,祖籍江苏淮阴丁集张圩,退休,闲暇时光,码些文字,回忆旧时的淮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