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德忠赏评黄增存诗词
文风两袖唱光阴
——黄增存先生诗词赏评
作者:范德忠
黄增存先生,网络“空山新雨”,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人,生于1969年,酷爱古诗词,作品散发于网络平台,纸刊录入《中国当代诗歌大辞典》、《文学精英大辞典》、《诗词月刊》、《历山诗苑》等,潍坊诗词学会会员,昌乐县作协会员,昌乐县营陵诗词学会会员,曾任《中国乡村》散文编审。作为一个农民诗人,他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其诗词,没有佶屈聱牙的典故,犹如一股清泉,流淌着乡村田野自然美的韵律;又如一曲乐章,用浸透着当代视觉的独特感受对古代田园诗词深情地拥抱与和唱,具有鲜明的时代风采。
黄增存先生的诗词内容丰富,本文不是对其艺术成就的全面论证,只是对其描绘四季变化的诗词作一初步赏评。
美是生活底蕴的多样性展示,是多样性的统一。作为诗人,要使自己的作品具有美的艺术感染力,单调的生活内容和贫乏的艺术表现力不能承担此重任,那么,黄增存先生又是如何使这种多样性托起美的天空的呢?
-黄增存简介-
黄增存,网名“空山新雨”,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人,生于1969年,酷爱古诗词,作品散发于网络平台,纸刊录入《中国当代诗歌大词典》、《文学精英大辞典》、《诗词月刊》、《历山诗苑》等,潍坊诗词学会会员,昌乐县作协会员,昌乐县营陵诗词学会会员,曾任《中国乡村》散文编审。
01
春:生之礼赞
春耕春种
春耕春种是农民一年劳作之始,是使农作物生长的基础性实践活动。对春耕的礼赞,也是对生命的礼赞。
《春耕》
悠鸣布谷唤桑麻,无主荒坡也种花。
我有门前三五丈,何如借竹架丝瓜。
布谷催春,春耕春种时节到了。“无主荒坡也种花”,体现了党的富民政策。“我”也利用门前小地片种菜,富有生活情趣。此诗如果只写门前种瓜,那境界就只有“三五丈”,但有了前两句的大背景,后两句之境界也就水涨船高了:把个人利益的水滴汇聚到国家利益的大江大河中,同时生活乐趣之中又有几分自豪。
中国北方春雨贵如油,而南方却有充足的水资源,自然与北方有不同的生态环境。
《春水》
春水登堤看鸭游,和风一鹭落沙洲。
荆湖最爱平如镜,三面环山景倒流。
此诗在多与寡、大与小、动与静的对比中,画面栩栩如生。春水鸭游,本是一景,但在分布面积大,身体矮小鸭群映衬中,一只高大的鹭鸶落在沙洲之上,更是一景。前两句是近景,后两句是远景,整体湖面如镜,三面环山,水下倒影。按常规思路,写到这里已是觉得很美了,而诗人言犹未尽,很和谐地赋予这位“倒影”以动态:“流”,这不仅是押韵的需要,更是美的形象塑造的需要。
《虞美人·春之韵》,春韵,不仅指大自然的韵律,而且指人的心理韵律,更是美的韵律:“东风得令丹青速。匀遍山河绿。清游拽杖觅芳中。早与莺歌燕舞、似泥融。 少时一梦依然信。洒脱春之韵。老来风味亦消魂。日日倾怀胜绝、意无尘。”上阕是说老年清游寻春韵。春风吹绿山河,老年的“我”携杖春游,与莺燕和谐相处,得自然之趣。化用杜甫诗:“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别有新意。如果说上阕是大自然的春韵,下阕则深化为人生的春韵。少时洒脱创业,老亦销魂自适:陶醉自然,心无俗尘。“倾怀胜绝”与上阕相呼应,“意无尘”则是人生春韵的高尚境界。春天之美不仅赏心悦目,而且净化心灵,给人以美的力量。
《南乡子·望春》
限足少春光。庭中独步,何处寻芳。尽日闲听时序鸟,临窗。漫忆东风染秀妆。
应是渐花香。青山绿水,戏蝶该忙。回首满怀游历去,无望。好在门前有白杨。
新冠病毒突然来袭,人们宅居限出,却成就了黄增存先生的望春词。上阕写宅居状况。一“少”一“独”一“何处”,写出宅居窘态。“闲听”、 “ 漫忆”,是写改变现状的思想突围,而身体只能限制在“ 临窗”的范围之内。下阕承接上阕,按照心中美的形象安排着眼前世界的秩序,但“我”明白,这些在没有解除限足的情况下是不能实现的,尽管如此,日子还得过,“好在门前有白杨”,聊以自慰。这首词感情真挚,无疑是一首好词,但美中不足,上阕“漫忆”,下阕“回首”,似乎有几份重复,当然这是微瑕。看上文,写的是当下状态,用“情谊”是否更贴切些?
《浣溪沙·绿化园丁》
破萼出芽春渐浓。轻裘愜意畅和风。悠然闲坐念陶公。 自种花林培已就,新来芳景漫相融。一襟归梦正由衷。
这是对培育生命的园丁的歌颂。上阕写园丁对自己劳动成果的肯定和闲适的生活态度。园丁是春天的建设者,春天随着他培养的花萼的增长而加深,而他自己穿着轻便的皮衣在春风中有着愉快的心情,悠然闲坐是在想念陶渊明了吧。下阕写园丁的归宿。新一代花木已于自己培养的花木融为一体,老园丁从内心想到要退休了。这首词与其说是写园丁,不如说是夫子自道。作为曾任过《中国乡村》散文编审的黄增存先生,像园丁一样培养了不少后学,使之长大成材。
如果说《绿化园丁》是借园丁抒怀,而《风入松·清明》则是直抒胸臆:“清明杜宇入山林。啼切惊心。使人听得悲思起,似离魂、泪欲沾襟。香火坟前谁诉,扶摇散翠烟沉。 花开桃李已春深。近水鸣禽。回肠荡忆当年事,问因循、怅至如今。惟有文风两袖,能消几刻光阴。” 写清明是古诗词的热门话题,但黄先生有自己的特点,由上阕写清明怀古,引发下阕回顾自己的人生道路:虽不能令人满意,但“惟有文风两袖,能消几刻光阴。”说得谦虚,诗人不是消磨光阴,而是用格律诗词把自己的光阴唱得有声有色。清明节的特点就是悲喜两重天,因此上下两阙的气氛迥然不同。上阕是对生命来源的悼念,下阕是对人生的歌唱。同样写山林,上阕写杜宇,使得山林有一种怀古的肃穆气氛;下阕则是“花开桃李”充满生机。同时鸟叫,上阕是“啼”,引发的效应是“惊”和“悲”,是对逝去祖先生命的哀思;下阕则是“已春深”、“近水鸣禽”,有几份欢乐气氛,是对生命的歌颂。
春天,不仅是个时间概念,更是一个人生境界。
《水调歌头·暮春》
遥知繁叶胜,约得丽人天。破裘童子,绿杨阴里荡秋千。高处槐花蜂舞,浅水芦芽鱼戏,燕似醉中仙。恋树风无力,枝满笼轻烟。
云来去,儿时梦,愿应还。韶光半失,不再载酒比当年。低唱诗词歌赋,漫写春秋冬夏,挥手避尘喧。怯自修文少,从此抱书眠。
上阕写初春少年景,下阕写老年别样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生的人都有词中体会。“破裘”是破皮衣。补丁衣服是儿时特色。绿荫秋千、高槐蜂舞、浅水戏鱼等正是儿时上天入地的调皮捣蛋行为的载体,成为美景的一部分,读来倍感亲切。作为生命的形式,少年是活泼的春天,老年却是稳健的春天。在诗词歌赋中寻找另一种美,这是人生境界的升华。
02
夏:为民追“责”
青翠如烟
作为农民诗人,黄增存先生心中自然有着对农民利益的关心,与寿光农民诗人王启然、林树泉有共同之处。
《南乡子·夏雨》
夏雨急匆匆。疑似惊雷撒酒疯。无准举杯追万里,迷蒙。连饮三天荡半空。
应是伴游龙。旱涝时时整老农。薄幸莫欺棚最苦,难容。别有伤心别样穷。
上阕以谴责的口吻,说夏雨来得快,可能是惊雷发发酒疯的缘故吧。洒落的有时细雨蒙蒙,说不定是惊雷举杯长途追逐洒落的酒滴化作蒙蒙细雨。有时几天只打雷不下雨呈现旱象。下阕承接上阕,是说既然夏雨行踪不定,那么他应当伴游龙出巡。写到这里,问责开始了:“旱涝时时整老农。”正是由于旱涝灾害的原因,使得农民“别有伤心别样穷。”在现实生活中,夏雨不只是对农民有害,而是也有利害兼而有之。旱涝有害,风调雨顺则有利,这是常识。但这里是填词,不是做学术研究。面面俱到可能成为好论文,但不一定成为好诗词。剑走偏锋不能成好论文,但可以成为好诗词。
在黄增存先生笔下,不仅仅是给农民带来灾害的夏雨,还有让人流连的夏日美景。
《渔家傲·夏日梧桐撑翠伞》
夏日梧桐撑翠伞。悠然一院青烟散。鸣啭之声长缱绻。长缱绻。及时行乐何须管。
忆昨流光春梦短。怜君相识风吹远。不忘燕飞轻笑浅。轻笑浅。追游莫怨相思懒。
上阕写夏日之景及感受。夏日梧桐,青翠如烟,心态悠然。鸟鸣之声情深意长,要及时享受夏天之美而不管其他。下阕是对春天的回顾。春光成昨,尽管爱春但无奈渐行渐远。尽管忘不了春天燕子飞来人们轻轻的笑声,但为夏日美景流连而懒得去回顾春天。上下两阙是春景和夏景的转换。词人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用艺术思维形式体现了这种发展的合理性,在艺术形式的后面,体现出对生活底蕴的揭示。
03
秋:收成之乐
鸟鸣悦耳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在黄增存先生笔下也散发着收成之乐。
《立秋》
密雨封林不觉愁,时闻鸟啭韵悠悠。
凉风拂面知消暑,闲看门前十亩秋。
前两句起承造势:古人写秋雨是一片忧愁,而在诗人笔下却是“不觉”,且听鸟鸣悦耳,好一片乐境氛围。后两句转合立意:立秋暑消人舒意,有兴致闲看门前十亩秋田。这十亩秋田前面隐藏了四个字:“丰收在望”。诗人没有说出,但我们能想得到,并且知道这是一方乐境一片闲情的心理基础。没有说出,正体现了诗人对生活艺术把握的分寸。《海棠春·秋蝉残暑敲窗早》把农家乐和科技进步结合起来:“秋蝉残暑敲窗早。行沾露、枝头鹊巧。门外石榴香,架上丝瓜好。 此生常怨闲时少。走不远、银屏是宝。独爱地球村,网络纷飞表。”上阕是秋天农家乐,下阕写科技进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银屏、网络过去不可想象的事情,现在已走入寻常百姓家。语句平易,科技词汇入词,别有一番韵味。
《采风感怀》
夏尽愁无伴,凭窗望断云。
忽传微信语,邀入作家群。
造化初开笔,神思正遇君。
今听采风令,追梦织回文。
此诗结构较特殊:首联造势,为解无伴之愁,只好“望断云”。颔联即转,微信传喜讯,具有故事性。与秋收时节相适应,“邀入作家群”,却是诗人人生的收获。颈联承接颔联,要“开笔”、“神思”,进行艺术创作。尾联有承接颈联,具体开展创作活动。
《谢池春慢·归去依然恋》
忽来微信,同窗约,蛾鸡宴。翠掩不知门,航导农家院。巷窄泥沙路,遥望芳姿倩。入花园、留照片。树奇盆景,还倚牛槽碾。
重燃旧识,言往事、轻声叹。忆昨少年游,浑是桃花面。也做金波梦,今却清茶算。常相聚、同夙愿。微吟低唱,归去依然恋。
上阕是写老同学约会,如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富有生活气息。现代科技和景观农业融为一体,微信、导航是当代科技的象征。“农家院”、“巷窄泥沙路”、“ 牛槽碾”会勾起老一代人悠悠记忆,倍感亲切。下阕承接上阕,正面描写老同学聚会情况。感叹一路走来,也曾失恋过,也曾做过致富梦,今天却是一杯清茶,收获着人生的成果。在艺术构思上,用对比的表现手法,上阕和下阕的对比,上阕是现在,下阕是过去;就上阙来说,是现代景物和传统景物对比。把握艺术思路导向,上阙传统景物的设置,为下阕回顾人生道路埋下伏笔。
04
冬:思春当属
雪如玉蝶
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必然承受由此带来的后果。
《大雪节》
节令天宫大雪欺,临行漫洒雾霾时。
今冬已失风光半,只在门前踏落枝。
民间谚语:“小雪封地,大雪封门”,这是古人对传统节气的表述。而现在是不见雪花飞舞,却见雾霾弥漫。冬无雪赏,风光失半,无奈中只有脚踏门前落枝,内心却回响着对雪的呼唤。
歌颂爱情美。
《鹧鸪天·梅雪情》
玉蝶纷飞赴暗香。半含梅蕊坐冰床。枝头日转三分暖,泪下花离几许凉。
情切切,意茫茫。相思早染少年郎。徘徊疏影消魂处,一片痴心寄远方。
上阕是对雪中梅花的描写。雪如玉蝶,纷纷落在暗香初吐的梅花上,梅蕊半含,遂以冰雪为床。太阳转动,枝头暖降,雪化点滴如泪,离花产生些许清凉。下阕写“情切切,意茫茫。” 上阕的“泪下花离几许凉,”为下阕的“相思早染少年郎,”埋下伏笔。这位少年郎面对梅花,徘徊销魂,他要把这一片梅雪般的痴心寄给远方的情人。梅雪情、离别情相映成美,别有意趣。
面向未来,适意人生。
《柳梢青·冬至思》
几声啄木。时逢冬至,树枝光秃。满院轻霾,凌霜铺草,思春当属。 白杨暗数年轮,算不出、几多祸福。有恙停杯,寄情山水,远离尘俗。
上阕写冬至风光,“当属思春。”下阕写人生追求,“寄情山水,远离尘俗”。上阕作为人生环境,粗笔写意。下阕作为人生道路象征的白杨,则是工笔描绘。
综上所述,黄增存先生的诗词以春、夏、秋、冬四季展现了美的四个层面,挖掘了生活的底蕴,其创作经验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作者简介
范德忠,男,山东省寿光市人,1955年生。1983年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1983年至1990年在潍坊教育学院中文系教文学概论,期间1987年复旦大学美学助教班结业,1990年至2015年,在寿光市公安局工作,2015年退休。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公安部文联会员、潍坊诗词学会会员、寿光诗联协会会员。在大学任教期间,发表论文多篇,进入公安系统后,在有关报刊网络发表诗歌、散文、通讯等1000余篇。现为潍坊诗词学会特邀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