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走出晋祠斑驳的裸影/张建西

晋祠的美,就在美轮美奂的周柏唐槐、宋代彩塑和难老泉;晋祠的绝,就在古香古色的圣母殿、木雕盘龙和鱼沼飞梁。

站在悬瓮山的半山腰,往下望去,只见茂密林木,不见殿堂屋舍,偶尔或有一星半点的屋脊灰瓦,也足让人沉吟半晌寻思良久。

对于晋祠,并不陌生。因为三年前,我就曾到此拜访探幽。这块貌不惊人的圣地就因20世纪60年代被列为文物保护而受到游人青睐。每天到这里来的不能说是游人如织,也称得上络绎不绝。这里,一株株千年古树苍拔遒劲,一座座建筑凸显历史遗痕。

我带着旅游访古的心情而来,我带着顶礼膜拜的步履成行。看到的不仅是感叹,更多的是崇敬。青砖青瓦,飞檐飞脊,冲天的大树,弯曲的古柏,讲述着人世间的千变万化,叙说着历史上的是是非非。我没有经历过那些个朝代更迭的腥风血雨,但我读过竹简上、石碑上的文字刀刻。一部中华民族的进化史,就是久合必分、久分必合。分则夷族侵扰,落伍挨打,经济凋敝、生灵涂炭,合则富国强民,四方繁华,荒漠驼铃、沧海扬帆。

站在晋祠,左手是吕梁,右手是汾水。望山让我想起读过的《吕梁英雄传》,观水让我忆起唱过的《人说山西好风光》。看到殿堂端坐着的一尊尊石雕铁塑,就自然而然地让我想到《封神演义》中姜子牙分封的天下的各路神灵大仙。因为他们都曾是周朝的臣民,大凡五洲四海的华人也都不会忘记山西洪洞的大槐树。晋祠来自三千年前周朝一个名叫唐叔虞的人,纪念的就是讨伐商纣的周武王的王后,也即叔虞的母后。周天子裂土封王,才有了五霸驰骋的春秋动荡演义,有了七雄争斗的战国你杀我伐,有了诸子百家的兴起没落,有了强秦的崛起和一统天下,有了中华绵延至今的地大物博和灿烂文化。

文化,对于国人来说,它就是传统,它就是典祖,它就是不同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深厚大藏。有的国家,历史区区不过数百年,有的就是屠戮、杀伐、歧视、互虐,还自我标榜民主,要世界向他看齐?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有各的传统,但要融合却非易事。而我们几千年的分合聚散形成的传统,却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有着无法磨灭的印记。

走进晋祠,我看到的仅仅是三千年的遗迹,仅仅只是战国时期遗存的一方侯国。那时的中华,早已有三皇五帝广布教义、广施农技,更有尧、舜、禹等先祖们垦疆扩土、文明教化,不仅有传说,还遗有文字。从山水、从地名,从人文习俗,均可见一斑。五千年的农耕文化就在这个地方聚集,绵延至今的道德文化就从这里传播,他们携手从这里走向中原,走进九州大地。战争不仅毁灭,战争还能催生,一个旧的世界破坏了,一个新的形态跟着诞生。劳动工具催生生产力的发展,观念教化提升思想文化的转变。

走进晋祠,我触摸到了故国三千年的脉搏,从进进出出朝觐的人群里,从上上下下观揽的游人中,我似乎找到了答案。这里传承的不仅有历史的渊源、不朽的文化,还有坚强的意志、不绝的人气。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部落、民族,习惯、习俗,若不是自然条件的限制和阻隔,地球是个圆的应早已被人们认知,也就不会有今天那么多的斗斗杀杀。社会的进步与战争、利益是分不开的。

我在走进晋祠的同时,晋祠也走近了我。使我从那不朽的鱼沼飞梁、汩汩不断的难老泉、寄古之幽情的唐叔虞祠以及神态俊逸的宋代雕塑中领略传统文化的生生不息,从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千年柏”、“百年柳”中感悟自然山水的妩媚和灵气。娱心娱神娱乐娱情!

晋祠的美,除了它的山水树木以及保存千年以上文物古董,我们更应该从中感悟出哪些呢?继承,不等于止步不前;传承,不等于坐井观天。优秀的必须继承,为了优秀的继承,我们必须顾后瞻前,登高望远。这个高,就是先人为我们的积淀,这个远,就是与时俱进的它山。古老的传统,一直以来被视为我们先祖的血脉,一直被尊为我们大国的骄傲,所以也就有了夜郎自大,有了故步自封,有了井底之蛙的谑称。继之而来的是鸦片硝烟、甲午风云、庚子赔款的丧权屈辱。战争不再是大国之间的角力,而是强者之间的斗智斗勇。七十年的和平,小打小闹一直未曾停歇。有的在纷飞炮火中偃旗,有的在硝烟明灭中崛起。春秋战国的历史,犹如今天硌塞的世界......

我是来访古探幽的。来的时候,一路观景,拾阶而上,步步高,情趣满满。离开的时候,晋祠的印象已经是雾里看花,有色彩,无厘头,只能把历史的一点点一滴滴都留在了感叹的情绪里。

我写的文字,似乎有些风马牛不相及的意味。但我的思维,却一直在跳跃着。尤其是位居晋祠公园中唐王李世民(先被封的是晋王,之后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得了皇位)君臣的一组威风八面的塑像。李渊父子自此起兵,称王后定太原为唐朝北都,所以这组雕像又称“龙兴晋阳”),颇为吸引游客。而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盛世唐朝就是李世民开创的。如今海外许多的华人都愿把居住的地方叫做“唐人街”,恐怕也和此有扯不断的渊源吧?

先祖给我们留下的很多很多,而我们能保存的却甚为有限。除了生存,我们还应该还能够为后代留下什么!

作 者 简 介

张建西,男,河南巩义人,河南作家协会会员。在《河南日报》《人民邮电报》《洛神》《老人春秋》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诗歌等50万字。出版有散文集《寻找永恒》《渠,曾经的记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