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彤丨春渡柏林观
脚下万亩桃园。
一件事物最好的存在方式,该是融入桃花的世界,却又不失自我,这是多么难的事情。然而,柏林观就仰卧在桃林之中,身披翠柏,楼台巍峨。耳边是大殿飞檐上的风铃声,眼里是环抱一周的粉色世界。站在柏林观之巅,听着春天的声音,看着春天的颜色,这座四面环山被环抱在万亩桃花中的道观,是阳春三月感受春天最好的去处。
柏林观位于甘肃天水市麦积区柏阳镇兴仁村,距天水市80公里,这里是赏桃花之美,品仙桃之香富于盛名的地方。相传这里的盛名,不仅仅是因了自然界的天地造化,在四面环山的一万亩土地上,春天把粉红的颜色倾倒浸染,据说这里还是那个勇敢挡在圣人修行大道上,尹喜的故乡。
柏林观或许是为了纪念尹喜的功绩,又是为了传播圣人老子的五千言而屹立于此。渭水围绕柏林观做一次圣洁的洗礼之后,蔚然东行。柏林观却又将山的一脚伸进渭河中,让山上的柏树林吸纳渭水,在风起的时候,也有着阵阵涛声的回应。
这里不是伏羲画卦的地方,却也因渭水行走之势,形成了太极图。细想,这能解释万事万物的太极图,或许就是人为的缔造,谁说水流走过的路线,形成的s状,不是最大面积、最多灌溉土地的方式。或许一些自然界的伟大景观,又是智慧的老祖宗人为的统筹规划,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这些不得而知,却有了现在柏林观脚下蔚然壮丽的景象。
据说柏林观早建于元代以前,山后十余里有尹道寺,称为“尹喜故里”;柏林观南面有虎头村,龙虎相对,龙山便是柏林观驻台行道奉祀老子之地。因柏林观是龙山在平川中突然抬起的龙头,因此身后川里梯田层层叠叠的走势,又似覆盖着龙鳞的龙尾,浩浩荡荡地摆动。所通往柏林观的道路,因龙山处在山川中央的地形,这里攀上山的道路似乎有无数条,然而通向山顶的大道,却依然要环绕山体一周,做各个朝向的顶礼膜拜,最后才可以直通柏林观。
在行走过程中,虽然道观被山体的走势遮掩,人在其中,没有目标地在山上前行,看不到前行中巍峨宫殿的召唤,但却又在自然而然之中,一边浏览山下的桃园,一边踩在朝圣的大道上,不知不觉就到了想去的地方,这不正应了老子所说的那句“道法自然”。其实,世间万事万物,都在规律和自然之中,好比这朝观的大道,虽在苦苦的追寻中,又在不经意中,绕山一周,来到观台之上。
或许老子也没有想到,当他在周朝的“守藏室”观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掌握了解世间万物的规律后,归隐西行时,他所传播的“大道”,就在他隐退的路上被千古传诵。而那位有着历史重大使命的尹喜,善天文地里,仰观俯察,莫不洞彻,当他辞去大夫之职,隐德归仁于函谷关令时,正是他表面弃舍,却最终成就自己千古美名的时候。
那一天,尹喜在函谷关楼台远望,只见东方紫气西迈,知有圣人将至,之后的事情,鲁迅先生在他的小说《出关》中描写的非常有趣:
“老子到了函谷关…
‘站住’几个人大叫着。老子连忙勒住大青牛,自己是一动也不动,好像一段呆木头。
‘哎呀’关官一冲上前,看见了老子的脸,就惊叫了一声,即刻滚鞍下马,打着拱,说道:‘我道是谁,原来是老聃馆长。这真是万想不到的。’
老子也赶紧爬下牛背来,细着眼睛看了那人一看,含含糊糊地说‘我记性坏’。
‘自然,自然,先生是忘记了的。我是关尹喜,先前因为上图书馆去查《税收精义》,曾经拜访过先生……’
‘先生在城圈边溜溜?’
‘不,我想出去,换换新鲜空气……’
‘那很好!那好极了!现在谁都讲卫生,卫生是顶要紧的。不过机会难得,我们要请先生到关上住几天,听听先生的教训……’”
于是作为出关的条件,老子居然一口气写下了五千字的《道德经》,也就是《老子》。
“关尹喜非常高兴,非常感谢,又非常惋惜,坚留多住一些时,但看见留不住,巡警给青牛加鞍。一面自己亲自从架子上挑出一包盐,一包胡麻,十五个饽饽来,装在了一个充公的白布口袋里送给老子做路上的粮食。并声明:这是因为他是老作家,所以非常有待,假如他年纪轻,饽饽就只能有十个。”
老子出关后去向何方?后来的故事如何?司马迁说:“莫知其所终”。和鲁迅先生一样,所有关于《道德经》被传诵的故事,该是人们根据典籍把伟大而朦胧的故事做了无限的延伸吧。然而像神话般缥缈的历史,又在现实老百姓的世界里从传说走向真实。这个真实,便是现今存在在我们眼前的柏林观。
传说,后来关尹喜追随老子,精修行道,和老子一起西行,经关中,越秦岭沿渭水行至他的故乡天水秦州柏阳,想像中,老子来到柏阳时,或许正是山花烂漫时节,春渡柏阳,老子与尹喜于柏阳龙山上驻庵讲道,将被誉为“万经之王”的神奇宝典——《道德经》传诵给世人。现今,当地人对柏林观还有“龙嘴子经台”的说法。
柏林观在唐朝最繁盛,民谣相诵“柏林观,八柏三石九座殿。”唐太宗尊老子为太上老君,柏林观上曾筑有戏台,钟楼,鼓楼、城门、山门等等,还有一口万斤铁钟,一声一声世世代代传诵着老子的千古大道。而现今,柏林观上有巍峨的三清殿等,供奉着圣人,殿上金字的牌匾,是故乡在天水的全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先生题写的“奉清宫”和“柏林观”。
柏林观的存在,在柏阳人心中有着神圣的意义。这里,每年都有盛大的朝会,老子的大道世世代代被人们传诵着。或许,关于柏林观从古至今,所发生的故事和所走过的完整历史轨迹,没有人能够全部地完整地看到和记录下来,但山下川里,年年盛开的桃花,年年映红了渭水,它们将千百年来一直为柏林观的存在,进行着一季又一季的盛大庆典。而大地的子民们,也将老子《道德经》中修身立命、治国安邦、出世入世的人类文明永远地咏唱和传诵着。
春渡柏林观,老子践行大道的脚步,人们追求人类文明的源头,探究生活的智慧,从远古的那一天,从函谷关开始,一世一世,勇往直前,从不停歇……
2013-4-1
作 者 简 介
汪彤,女,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法学会会员,中国监狱工作协会理论研究骨干,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发表于《中国文化报》《北京青年报》《深圳日报》《芳草》《飞天》《档案》《散文世界》《甘肃日报》等省内外各杂志刊物300多篇。2011年12月出版散文集《心若琴弦》,2012年5月散文《拉卜楞行记》获甘肃省第四届黄河文学奖三等奖。2013年5月散文《母爱无眠》在第五届“漂母杯”全球华文母爱主题散文大赛中获得优秀奖。2014年5月散文《四旧书屋的老李》获得第五届冰心散文优秀奖。2015年散文集《心若琴弦》获得第五届黄河文学奖优秀奖。2015年散文《将军的女儿》入选《2014年中国散文排行榜》。2015年9月获得天水市麦积山文艺奖文学奖三等奖。2015年10月获得第五届“岱山杯”全国海洋文学奖三等奖。2016年7月获得第三届徐霞客游记征文三等奖。2016年7月获得纪念柳青诞辰100周年征文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