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墙 | 中国古建筑知识学习
山墙,砌筑于建筑两端的墙体,以支撑建筑上部的屋山,山墙的下部一般就是方正、坚固的墙体、而上部大多数为三角形,这样的山墙大多是在硬山和悬山建筑中。在歇山建筑中,山墙一般是山花。在那方一般民居建筑中,山墙的上部不是一般的三角形样式而是做成阶梯状的防火墙样式。
徽式马头墙
谚语说“山墙扒门必定伤人”,这是因为中国传统硬山式住宅的主梁搭在山墙上的,而山墙常是承重墙,如果在墙上开门会使墙的承重能力下降,主梁有跌落的危险。
山墙分类
山墙分,内山墙、外山墙与排山墙也叫排山。假如你在乡下你可以知道内山墙是指每个房间与房间之间的墙,它一般与前后墙成丁字形。
外山墙
外山墙是指在外面能看到的墙但前后墙不算,如:一房屋是门朝南,则东西那两面墙就叫外山墙;排山墙就是老式房子,房间与房间是用木头或水泥柱立起来,再用砖进行砌筑起来的那就叫排山墙。山墙之间距离较短,比纵墙适合做为承重墙。
在闽南、潮汕地区民居建筑山墙通常分为金、木、水、火、土五行及其派生形式。“
五行山墙
“金”的山墙特征是有一个大弧
金行山墙
“木”的山墙特征是弧线窄而高
木行与水行结合的山墙
“水”的山墙顶端由三到五个弧线组成
水行山墙
“火”的山墙形状带有锐角
火行山墙
“土”的山墙则有平整的顶端
土行山墙
山墙三种形制
人字山墙
人字山墙
人字山墙比较简洁实用,修造成本也不高,民间多采用。
锅耳山墙
锅耳山墙
锅耳山墙线条优美,变化大,实际上它是仿照古代的官帽形状修建的,取意前程远大,因它的形状像铁锅的耳朵,民间俗称镬(锅)耳墙。锅耳墙不但大量用在祠堂庙宇的山墙上,一般百姓的住宅也常运用,锦纶会馆等建筑为典型的锅耳形山墙。
波浪山墙
波浪山墙
造型起伏有致,讲究对称,起伏多为三级,实际是锅耳墙的变形,更像古代的官帽,百姓基本不用。在比较大的建筑群中它和人字形山墙、锅耳形山墙一起出现在群落里,尤显风姿。
山墙构造作法
庑殿、歇山建筑的山墙:
庑殿与歇山建筑在两山部位均有屋檐向外挑出,山墙构造基本相同。砌筑范围从台明上皮至山面檐柱额枋下皮。
构造特征:
(1)立面组成:墙体分为三段,分别为下碱、上身、签尖。
(2)构造做法:庑殿、歇山等级较高,山墙砌筑组合可以选择干摆到顶、干摆-丝缝组合、丝缝落地缝、干摆(丝缝)-淌白组合、干摆(丝缝)-糙砖抹红灰(黄灰)组合、琉璃-糙砖抹红灰组合等。
(3)各部分比例权衡:
①下碱:也称群肩、下肩,高度为1/3檐柱高;厚度,大式建筑外包金为1.5~1.8倍山柱径,里包金为0.5山柱径加2寸,小式建筑外包金为1.5山柱径,里包金为0.5山柱径加1.5寸或花碱尺寸。在墙体里皮与柱子相交的部位,常将墙体砍成八字状露出柱子,称为柱门。柱门最宽处等于柱径。
②上身:砌筑标准一般比下碱降低一个等级,厚度比下碱向内退进一个距离,称为退花碱,宽度为6~8mm。山墙上身一般有正升,整砖露明正升为3/1000~5/1000,抹灰做法正升为5/1000~7/1000。
③签尖:分为有拔檐的签尖做法和无拔檐的签尖做法。在有拔檐的签尖做法中,该部位由一层拔檐砖和签尖两部分组成。签尖高度约同外包金,做成斜面。
悬山建筑的山墙:
悬山建筑山墙有三种构造形式。
①露明梁架式山墙:墙体砌至两山梁柁底部,梁以上露明,山花、象眼处的空当用木板或陡砖封堵。
②五花山墙:墙体沿着排山柱、梁架、瓜柱砌成阶梯状。
③整体式山墙:墙体一直砌到椽子、望板下面。
第①、②种构造做法与庑殿、歇山山墙相似,第③种做法与硬山建筑相似。
硬山建筑的山墙:
硬山式山墙的基本构造从台基向上是由下碱、上身、山尖和山檐四大部分组成。
(1)下碱:也叫下肩、裙肩。一般为檐柱高的3/10,并以砌砖层数为单数定高。其厚外皮应与墀头外皮平。而背里砖里皮线,若为普通建筑的山墙,则与山柱里皮在同一直线上;对较重要的建筑应较普通里包金大1/4山柱径。背里部分靠柱子的砖要砍成六方八字形,两块八字砖之间的距离叫“柱门”,柱门最宽处同柱径。比较讲究的房屋都是采用干摆砖墙砌筑,稍次的用丝缝砖墙,最节省的做法是两端用三出三进做法,中间干砌或浆砌虎皮石墙。对比较重要的建筑,下碱最上一层采用腰线石。
(2)上身:是指山墙的中间部分,墙厚较下碱的里、外皮退进一个距离,称“花碱”,花碱的尺寸一般为1/10~1/6砖厚。上身所用砖料一般较下碱低一个档次,较重要建筑也可以与下碱砌法相同。当上身采用干摆、丝缝、淌白墙三七缝(三顺一丁)砌法时,在正对正脊的地方,应每隔一层砌一丁头砖叫“座山丁”。在小式建筑中,上身多采用“五出五进”、“圈三套五”和“池子”做法,墙心多用较粗糙材料砌法,“五出五进”软心的外皮要较四角退进1~1.5cm。上身里皮用料一般都较外皮粗糙。如果下碱里皮采用抹灰做法,上身里皮不退花碱。当有排山柱时,山柱与金柱之间,被分隔的山墙里皮称为“囚门子”,囚门子做法可同廊心墙,也可与普通山墙做法相同。若采用落膛心做法,又称它为“栱盘心”或“圈套子”。
(3)山尖:它是指墙身最上的三角形部分。大式建筑的山尖墙身一般与上身做法相同,小式建筑中当上身墙心是碎砖墙心,山尖采用整砖砌筑时,叫“整砖过河山尖”,简称“过河山尖”。过河山尖一般从挑檐砖或挑檐石以上或盘头中荷叶墩同层开始。过河山尖的摆砌形式需同下碱一致,如采用三七缝法则山尖正中须隔一层砌一“座山丁”。山尖墙的里皮面,瓜柱之间被横梁分割成矩形块的空当叫“山花”,瓜柱与椽子之间形成三角形的部分叫“象眼”,对山花、象眼的砌筑称为“点山花”、“点象眼”。
(4)山檐:是指与屋面瓦接壤的滴子瓦以下至敲山尖上皮的部分,包括拔檐砖、博风砖等。
(5)硬山建筑封火墙:多用于南方民间小式建筑和园林建筑。它的山墙墙体超出屋面屋脊,做成两边对称的阶梯形,与邻近房屋起着封隔作用,墙顶做成挑檐式屋脊,以加强装饰效果。
来源:建筑名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