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穴古人 读书知味——读王孙荣编校《孙燧集》

王孙荣老师是位方志专家,在余慈两地颇有声望。其人面容清瘦而有神,与他相熟的人见面时常常打趣他“从不曾见你胖过”。细想来,大抵是因为他是真正的学问人——做学问苦啊,劳心劳力,安得有“垂腴”?

我与王老师虽不算熟识,亦知他著述颇丰。前不久,他编校的《孙燧集》由宁波出版社出版,我闻说之后,趁着某次借书、拜访的机会,讨了一本来读。

▲王孙荣编校的《孙燧集》封面

《孙燧集》,顾名思义,是汇录孙燧撰写的诗文之作。孙燧是明代余姚孙家境人氏(今慈溪市横河镇孙家境村),他于弘治六年中进士,历仕刑部主事、福建参政、河南布政使,在“宸濠之乱”中宁死不屈,赢得千古美名,其事迹见诸《明史》,在当时,“小夫妇人皆知公之为烈也”。

▲龙泉山孙忠烈祠

孙燧所在的孙家境有“一个孙家境,半部明代史”“横河孙家境,纱帽八百顶”“孙胡(徐)两姓,在朝半进”等说法流传,文风鼎盛,冠绝一时。王老师的外婆家就在孙家境,年少时他常听外公讲忠烈公的故事,这为他长大后研究地域文化埋下了种子,恰如他在前言里所讲:“岁月蹁跹,回想起在千年古村孙家境度过的童年时光,先外祖父母的言传身教犹在眼前,当年的朝夕潜化给了我最初的人文启蒙,使我涵泳于以忠烈公为圭璋的故事之中,从此孜孜矻矻逡巡明史几三十年,并以之为终身志业而乐此不疲。”

综观《孙燧集》前后近三百页,除了收录孙燧平生所作的诗文,还整理了时人与后人撰写的祭文、传记、碑记和挽诗,以及明代众多官员、名家写给孙燧的诗文,当然也囊括了孙燧父母、兄弟和妻子的寿序、祭文、墓志铭等,因此被业内行家誉为孙燧研究史料的集大成者。它让我们对孙燧这个500多年前的人物有了更立体、更全面的了解。

▲《孙燧集》部分目录

可以想象,编校这样一本书,需要耗费多少的精力。至于其中艰辛,唯有编校者自己心知。事实上,编校本就是一件苦差事,光是编,就要翻阅很多的资料,看很多的书,而要校,还得读通这些资料,于浩繁的卷帙里筛选出自己需要的、与主题相关的信息。同时,编校也相当考教人的学问,学贯古今需要扎实的功底,非一日可成,这从“校记”里可以看得出来。

比如“嗔目”与“瞋目”,从字义上讲,“嗔”或许为古人笔误,当为“瞋”,然而前人积久成习,错着错着也便当作是对的了,今人在阅读的时候只得以“通假字”呼之。宋代苏轼在《代侯公说项羽辞》里有“项王嗔目大怒,叱侯公”之语,明代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里亦有如许描述——“赵盾不得已,将身闪开,放灵公进园,嗔目视岸贾曰:“亡国败家,皆由此辈。”按说,这样的“通假字”原本没有必要仔细圈点,然而,王老师却将它标注了出来,可见其做学问的态度之认真。

很多时候,校注文章也好,以考据为诗也罢,免不了有“獭祭”“饾饤”之累,可喜的是,《孙燧集》并未有此弊端。它的校记简明扼要,精准可靠,而且没有一味地沿袭前说,还匡正了《明史》中“遣燧枣梨姜芥”“六年之丧”两处差错。古人云:“有才无学,如巧匠无木,不能运斤;有学无才,如愚贾操金,不能屯货。”观王老师编校的《孙燧集》,足见他的才学皆备。

手捧《孙燧集》细细而读,你会发现随着文字的流动,孙燧的人物形象变得愈发鲜活和丰满,施施然,孙荣老师的学者风范也宛然呈现于我们的眼前了。

▲孙燧像(2013年柯鸿坤绘)

孙燧简介

孙燧(1460—1519),字德成,号一川,明余姚县梅川乡孙家境(今慈溪市横河镇)人,明代著名忠臣,为维护国家统一而临危受命,直至从容赴难,最终以一己之死赢得了平定宁王叛乱的先机,使百姓免遭兵燹,社会少经动荡,在客观上挽延了明朝120余年的历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