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潮就在眼前,作者却搁笔了 | 宇帆·早茶夜读251
251丨虹
宇帆金句
茅盾对这部小说
是有着自己的希望与期待的
甚至原本就计划有后续
这不禁让人有点遗憾,也有些好奇
高潮就在眼前,作者却搁笔了
文/ 宇帆
大家晚上好!欢迎收听早茶夜读,我是张宇帆。
刚结束了我们现代小说经典共读的第一个月,鲁迅作品的阅读,不知道大家是否喜欢我们的新形式。如果您也感兴趣,不妨多多参与,可在文章下点赞或吐槽,分享你的观点。
这周我们要共读的作品是茅盾的一部长篇小说,《虹》。茅盾在将前四章的原稿寄给《小说月报》主编郑振铎的时候,在信中谈到了为什么将小说取名为“虹”:
“虹”是一座桥,便是春之女神由此以出冥国,重到世间的那一座桥:“虹”又常见于傍晚,是黑夜前的幻美,然而易散;虹有迷人的魅力,然而本身是虚空的幻想。这些便是《虹》的命题:一个象征主义的题目。
从这点,你尚可以想见《虹》在题材上,思想上,都是“三部曲”以后将移转到新方向的过渡;所谓新方向,便是那凝思甚久而终于不敢贸然下笔的《霞》。
这部小说作于1929年4月至7月。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因为上了国民党的黑名单,茅盾不得不在上海家里隐居了近一年。1928年7月,在陈望道的建议和帮助下,他化名“方保宗”到了日本。《虹》正是茅盾流亡东京时的作品。
茅盾创作《虹》想要记录从1919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到1927年的大革命这一段革命运动。在这篇小说中,茅盾塑造了一位经典的“五四女性”梅行素,一个不轻易向现实低头的女子,要求意志自由,人格独立,“不受恋爱支配”,经历了现实的种种压迫与考验,最终走上革命道路。
但《虹》也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茅盾在写于1930年2月1日《虹·跋》中写道:
右十章乃一九二九年四月至七月所作。当时颇不自量棉薄,欲为中国近十年之壮剧,留一印痕。八月中因移居搁笔,尔后人事倥偬,遂不能复续。忽忽今已逾半载矣。岛国冬长,晨起浓雾闯牗,入夜冻雨打檐,西风半劲时乃有远寺钟声,苦相逼拶。抱火钵打瞌睡而已,更无何等兴感。
或者屋后山上再现虹之彩影时,将续成此稿。
正当我们读到这位主人公梅女士经历了一系列的反抗与考验,刚投身到五卅运动,人物故事情节似乎终于进入了高潮时,作者却搁笔了。这不禁让人有点遗憾,也有些好奇,如果继续写下去,主人公梅女士就要遇上让作者也备受打击,苦闷烦恼的大革命失败的情况,她又将如何面对,何去何从呢?作者说自己“凝思甚久而终于不敢贸然下笔”,或许当时的茅盾也无法作出正确的估量,感到困难与迷惘吧。
原名沈德鸿的茅盾,字雁冰,出生于1896年,浙江嘉兴桐乡人。都说江浙一带出文人,咱们之前读的鲁迅也是浙江人,可能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不过这两位作家的作品风格倒是大不相同。
日本私小说作家小田岳夫,曾著过《鲁迅传》,也翻译过茅盾作品《蚀》三部曲中的《动摇》和《追求》,他认为:
如果将鲁迅归为具有东方性的作家的话,那么茅盾则正可谓是具有西方性的作家。而如果说鲁迅是主观性的、抒情性的话,那么茅盾则可谓是客观的、叙事性的作家。
尽管这种评价在研究界的接受程度各有不同,但我们也可以稍微感受一下两者的区别。
扫码购课
关注早茶夜读,从此阅读有谱系
每晚9:30,不见不散
本期主题
林家铺子
下期主题
理水
上期主题
本期编辑: 白水
早|茶|夜|读